农业供给侧改革下韶关地区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找出韶关现有流通模式存在的尚未构建农产品多方面流通渠道、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农户在农产品整个销售链中处于劣势地位、韶关地区农产品流通模式不符合广东经济迅速发展的现状等问题。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提出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中间成本,构建流通新渠道;优化韶关地区农产品生产布局;健全韶关地区农产品的运送、存储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增强韶关地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宣传特色农产品;着重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等措施。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产品流通模式;韶关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9.012
0 引言
韶关位于广东北大门,是一个以第一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业大市。韶关在农业方面表现突出,气候优良、资源丰富,其土地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拥有着水稻、烟叶、水果等主导农业产业。还有特色农产品如南雄板鸭、翁源三华李、火山粉葛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逐步向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生产。但现有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并不能满足韶关地区农产品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农产品不流通,滞销情况时有发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江建秧有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的实施政策、企业的人员管理、高校发展人才等角度探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流通之间的协调发展机制。王晓平等人也通过探究我国农产品流通现状,分析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来搭建农产品流通体系基本框架。在此研究基础上,我认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有效改变农产品库存过大的现状,能够进一步发展韶关地区农业经济。优化产能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内容,要将经济增长方式从低级逐渐转向高级,转向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资源要从配置型转向再生型;第二个方面,增长方式要从对外扩张转向内涵开发;第三个方面,增长驱动方式要从要素向创新转变;第四个方面,经济增长运营方式要从资源、产品、资本三种运营方式向运营方式转变。转向的最终目标是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供给流通的效率,保障供应过程中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产品的种类,提高供应数量,让大众买到最优的农产品,从而形成一个有完善架构、安全可靠的农产品供给体系。
1 农产品流通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
农产品流通是产销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关乎人们的生存生活需要、影响到农民收入、牵动着农业发展的大局。因而,要想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做好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创新。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平衡,可以有效优化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还能对提高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和效率起促进作用,最终能够对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有促进作用。对消费者而言,它能精确的提供符合需要的多品种、高质量、健康、绿色的农产品,更好的满足消费者日渐提高的要求。
1.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提升优化有推动作用
农产品流通由连接供给与需求、连接城市与农村、引导生产、引导消费等功能。并且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对农产品质量、生产运输效率、产业结构完备、供给结构对当地的适应性、供应的灵活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改革的大趋势下,所有农业产业的发展都会被委以更高的要求,而为了适应这种要求,产业要提高自身的适应性,这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中自然有农产品流通产业,流通产业必须实现自身的优化升级。第二方面,我国各职能管理部门已陆续出台涉及各环节的相应政策及实施的保障措施,用以保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在推动改革的进程中,农产品流通产业可以充分利用政策带来的红利,结合自身优势所在,升级产业结构、创造流通新模式,更快更好的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
1.2 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优化升级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经步骤
提高农产品流通产业优化升级速度,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提高质量增长效率、调节供给与需求、提高农民收入这三个目标的需要。首先,农产品流通连接着生产与消费,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农产品流通充当中间人的角色,这是将农产品价值变现的有力保障。流通渠道的优化升级就是建设优化必要的流通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从而在根本上加快流通的速度、提高流通的质量、降低流通中积压的库存,进而降低农产品的流通的交易成本,提高农户的收入,最后促进改革目标的实现。其次,产品流通可以为消费者及农户传达市场价格的变动信息、市场的农产品供应信息、市场的农产品需求信息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农户有目标性的进行科学化生产。吸引消费者主动购买应季适销的农产品。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可以更快、更准确的传达各类信息,有力推动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户的收入,还能让不同地区的消费者购买到价格更低,质量更高,更为绿色新鲜的农产品。
2 韶关地区农产品流通模式现状
当前,韶关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有三种。
2.1 农户——农贸交易市場——最终消费者
这是中国大部分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地区普遍有的一种农产品流通模式,也是韶关地区最为主要的流通模式。对于农户而言,可以与消费者面对面,繁杂的流通环节减少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大大提高了,而且可以立即获得收益。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直接以相对于商场更低的价格买到更新鲜的农产品。但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改变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这种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韶关农业的发展。
2.2 农户——购销商——销售地市场——菜市场、超市——最终消费者
这是韶关地区存在的较为普遍的流通模式,一般是购销商大规模地到农村收购农产品,然后运送到销售地市场销售给各种商贩,再由商贩运送到菜市场、超市销售给消费者。这种模式虽然降低了农户的交易成本,规模也较大,由于是上门收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压价行为,就以整个流通过程来说,并没有真正的降低成本,再者,农户所获得的交易信息大大低于贩销商,农户无法得到应有的利益。 2.3 农户——销售地市场——菜市场、超市——最终消费者
这是以往在韶关地区占据着最大比例的流通模式,但在目前比例较少的一种,此模式下,农户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或者以较低的成本退出市场,然而由于流通所需的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市场机制不健全,造成流通效率的低下。而且大多数进入市场的农户都比较小,交易的次数增加了交易成功的难度增大了,因而农户的市场风险就增大了。长此以来农户的生存将非常困难。
3 韶关地区现有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尚未构建农产品的多方面流通渠道
韶关地处于广东北部,多山峦,交通不便,韶关地区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不完整、过于薄弱,农户销售难、消费者购买困难的问题凸显。且买卖双方实时信息交换滞泻,交易信息流通受阻,很容易造成农户无目的生产。例如:某一年市场上皇帝柑大卖,而原本专注于种植火山粉葛的大塘镇火山村跟风种植皇帝柑,最终收成不佳,农户亏损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商品流通网络规划滞后;流通的集体化程度不高,运输消耗占总成本比例很高;农产品流通网点数量严重不足,设施无法跟上发展的要求。
3.2 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较低
韶关拥有众多的贫困区域,经济发展与大城市脱节。其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特征为:农产品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规模小、流通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齐全、自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手段不符合新时代要求,没有现代化、组织性的流通。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价格始终处于较低的点,农产品质量高低不一;没有以市场为导向而进行生产,有限的资源无法合理运用。
3.3 农户在销售链中位于不利一方
韶关地区的农户大多都是分散从事农业种植,尚未形成成片的,有组织农业群体。但正是他们作为了农产品销售链中的农产品来源,由于货源的稀少以及货源质量的不佳,因而难以与采购商建立长久的供销联系,无法组成利益一体化集体。分散从事种植的农户只能得到非常有限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信息,难以对价格的走势有正确的理解和判断,通常在与购销商的谈判中,对采购商提出的价格只可以选择被动的接受,导致农户在整个农产品销售链中不仅获利最少还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3.4 韶关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不符合广东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
广东作为国家经济大省,经济发展异常迅猛,而作为广东众多地级市之一的韶关却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多数地区还是农村。韶关地区产出的农产品除供应自身以外,多供应给广东其他城市。其他城市在整个流通体系建设中着重于渠道的建设,而韶关则恰好相反,忽视了流通渠道建设更为重视农产品生产,在投入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发展速度迟缓,与广东经济迅速发展,需求量日益增长的要求不符。
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韶关农产品流通的影响
4.1 加快韶关农产品供给结构的改变
供给结构的改革重点在于去库存、降成本。韶关农业的发展方式需要转变,首要就是改变供给,改善供给结构。韶关目前农产品不仅产量大,且库存总量也较大,而改革是要扩大农产品加工生产的总量、促进库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成其他产品、减少农产品在库数量、降低储存成本,进而改变农产品供应结构。
4.2 调节产销矛盾,导向农业生产
广东人多、地广,而韶关作为广东农业大市,理应优先将农产品供给本省。实施改革就是要求在韶关在自给自足的同时,更多将农产品流通到本省其他地区。进而调节了韶关农产品产出量大,销售量低的问题,有效的引导农户的准确生产。
4.3 提升农产品价值,为农业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可能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韶关地区农产品的价值,更準确的定位了其价格。改革通过影响以下四个因素:自然条件及对其改造利用的程度;投入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在农业方面的运用状况及其发展水平;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状况,来影响农产品生产,鼓励农户维持原有规模的生产,甚至扩大原有规模的生产。
5 创新韶关地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措施
5.1 减少流通环节,减少中间成本,构建流通新渠道
目前,韶关的农产品供应链最主要有贩购商上门收购、中间运输、销售地市场批发以及零售商售卖等环节,整个流通层次非常多,因而流通成本就高了,流通成本的升高直接导致了农产品最终售价的提高。所以,流通环节的减少,是能否将中间成本降低最为关键的因素。要采取多种措施,减少流通成本。具体的措施有两点:第一点,要加速建设农产品配送网络系统,设立新型农贸批发市场点,立足自身以点带面对向其他大城市;第二点,在韶关积极推行“农户超市无缝相连”和“产地直销” 等多种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让消费者以尽可能短的距离和生产地接触,有效减少流通成本。
5.2 优化韶关地区农产品的生产布局
目前,韶关地区农产品生产的布局还不够合理,部分农产品产量高低不定造成农产品供求脱节,价格波动巨大,流通成本高昂。优化生产布局,要从以下三个供应链入手,着重建设:一是本市供应链,本市供应圈为解决本市自身的农产品供应,流通距离可能缩短。二是同省供应链,以同一省份的城市为目标,流通距离扩充至同省,流通距离相应拉长。三是外省供应链,目标是广东以外的其他省份,范围扩张至全国。做好规模化生产和运输,大大缩减开支。
5.3 健全韶关地区农产品的物流、储存体系
健全运输系统首要就是大力研发物流技术,减少流通成本的关键就是物流技术的创新。要针对复杂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和农产品自身新鲜期短、易变质这几个特点着重研发。韶关政府要大力促进流通技术的研发,构建人工智能物流、生鲜储存运输、物流配送、电子化信息交易和自动识别等多种农产品物流技术支撑体系,尽可能的保障产品的安全质量,加快物流速度,延长运输距离,降低流通成本。 5.4 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首先,要的就是要号召韶关当地的知名企业合资构建农产品第三方物流,针对运输及存储方面的技术加大投入研发力度。其次,畅通农产品市场信息交换渠道,通过加大对网络、农业报纸、农业财经频道等信息流通设施建设的力度,将更多的农产品交易、需求信息传递给农户,引导农户科学正确的生产。最后,要尝试构建一条冷链物流系统,其目的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减少运输途中农产品变质的可能性,也可以让农户选择错峰将农产品上市,尽可能的保证农产品的售价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护农户的利益。
5.5 增强韶关地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宣传特色农产品
第一点是筛选出韶关地区具有优势、有特色的主导的农产品,确定其品种区域划分,产量划分,整合各区域的优势特色品牌,发挥产品特色优势,因地制宜的种植具有足够竞争力的农产品种类,逐渐的树立起和创造出韶关的龙头品牌和知名产品,加强韶关地区知名农产品品牌的竞争力,形成每村都有知名产品、每乡都有知名企业、每一地区有每一地区的特色的农业区域性布局以及集体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经营局面,引导当地企业争创有韶关特色的名牌产品。第二点是要合理规划各类有特色的名牌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基地的布局和不断扩大其生产规模,建立相关的推广体系,大力建设种植示范区。第三点韶关市政府应大力组织宣传推广,提高特色品牌知名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对本地特色农业品牌大力宣传,强化对特色性、品牌化、安全可靠性的宣传,提高该品牌下产品的公众曝光度及社会影响力,引导和促进农产品的健康消费。发挥农产品行业生产及销售的示范作用,引导产业走向规范化。最后要推动农产品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促进农业种植从散户种植向集体化、产业化、统一化的转变,树立良好的韶关地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增强韶关地区农产品在整个市场上的竞争力。
6 结论
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创新是韶关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渠道是否创新,会直接影响到农户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中所需付出的成本,影响到农户的最终收入与农产品的最终价格,最终影响到韶关地区农产品在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韶关地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创新将会为整个市场注入新活力。多層面的创新或许能为我国其他省市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变革提供新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晓平,郑忠义,李文龙,宛如星.基于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5.
[2]任伟.区域农产品物流配送问题优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
[3]岳秀红.我国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思考[J].农业经济,2017,(07):129-131.
[4]王宏智,陈业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产品物流体系的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9):11-13.
[5]孙伟仁,张平,赵德海.农产品流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困境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8,(06):99-104.
[6]姚晓红.山东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2.
[7]许婷.浅析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庆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5):167-170.
[8]江建秧.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探寻[J].农业经济,2018,(12):138-1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6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