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内蒙古自治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意义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在自己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习俗、道德、宗教、立法等方面的生态环保思想,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环境要素的可持续利用等深刻内涵,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之精髓。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游牧时期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原因,借鉴游牧文化探寻今后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道路,力求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游牧;环境保护;禁牧政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4.010
  钱穆先生云:“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有着3000年历史的游牧文化作为世界人类文化之一,其生产方式与其他文化截然不同,蕴含了许多值得推敲的内在因素和价值,包括游牧民族崇敬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四季倒场的放牧方式等等。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的背景下,游牧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游牧的起源及含义
  关于游牧的起源,西方学者摩尔根认为:中亚和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是由闪族和雅利安人发展而来。另有学者认为中国北方游牧的兴起,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变化、马的驯化和使用以及外来游牧文化的影响。按考古学者的观点其起源于非洲大陆的原始狩猎文明,一些处于草原地区的部族食物来源就是捕猎,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随着兽群的迁徙而迁徙。在此过程中,人们不断驯化动物,其中就有马,他们发现在迁徙时有了马就会方便很多。研究显示,在内蒙古一名牧人可看管150-200头羊,但一人骑马可控制约500头羊,两名牧人骑马可控制2000头羊,因此,骑马迁移逐渐取代徒步迁移,游牧因此产生。
  游牧与定牧相区别,类似于鸟类迁徙。游牧一词的“游”即体现出游牧的最大特点就是“动”,是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游”又通过马、勒勒车等传统交通工具实现,“牧”又体现出了以畜牧为主的特征。因此,“游牧”可表述为:利用马、骆驼、勒勒车等在干旱草原地区依照季节更替和水草资源分布状况进行移动放牧,并保持草场可持续利用的最佳生产方式。
  2 游牧与生态环境的两个“矛盾”
  2.1 脆弱的生态基础与延续千年的游牧
  在本来就气候资源环境条件不佳的高原地带,千年的游牧不但没有破坏草原生态,而且使生态愈加稳定。历史上大多数游牧地区其气候条件恶劣,资源匮乏,动植物种类单一,但在历史上,游牧民族统治时期,均是生态环境最好的时期。游牧民族不把自然对象化,他们遵循自然规律而非改造自然。游牧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产方式,游牧民族生活过的地方均是山青水秀之地。
  因此,这个“矛盾”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相对于人类消耗自然资源进行生产活动却依然保持着绿水青山。这个“矛盾”因何产生?究其原因,就是游牧民深谙先天不足的自然环境资源和循环利用之道,在使用环境资源的同时注意适度与保护,使人能融入草原生态系统,成为生态链中的一部分。
  2.2 千年游牧与草地的生生不息
  无论是游牧还是定牧,最终都是在利用草地资源,用生态环境的一种要素来满足另一种要素(家畜),进而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不同的是放牧有过度和适度一说,而游牧却没有,但就其对草地的破坏程度来讲,应属于“适度放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过程都需要消耗草地资源。
  最新研究表明,适度的放牧对于草地植物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学者通过伊犁巩留县东部保护区适度放牧与无放牧的山地草本植物群落样方的调查,结合植物特征的统计和多样性指数的计算,给出以下结论:适度放牧提高了草地植物的丰富度、均匀度以及植物总量,使得保护区内的群落结构更加完善,能更好的行使其生态保护功能。
  因此,这个“矛盾”就是消耗草地资源时不仅没有对草地植物系统造成破坏,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草地系统的完善,也就是游牧方式下的牛羊吃草时不仅没有破坏草地,反而让草“更新换代、去陈出新”。
  3 “矛盾”产生的因素
  3.1 宗教信仰的影响
  广大游牧民族中的蒙古族把“苍天”视为神,称之为“长生天”,蒙古语读作“騰格里”,它象征无上的自然之力,主宰万物的生息。在蒙古人心中,苍天、大地、虫鱼鸟兽等自然界的一切均属于长生天,是长生天的恩赐,他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同时要回馈给自然。而动植物本身来自于自然,又与游牧民生活息息相关,遂对一些动物产生了亲密感,将其作为“图腾”来崇拜,此外还有对天地、山川、树木、水草等的崇拜。
  蒙古人认为,地上的首领的权力都是“长生天”授予的。元朝圣旨的开头语为“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名字就释义为“赖长生天之力而为汗者”,蒙古人敬畏“长生天”,也就敬畏和崇拜着自然万物,所以蒙古人爱护草原,与草原生态和谐共生,形成了保护生态的传统和意识。
  3.2 严格的法规约束
  千百年来草原生态环境资源得以牧而不竭,光靠宗教信仰是不够的,还需法律的客观约束。成文法《大札撒》在保护草原方面指出“禁草生而锄地”,即由初春至秋末严禁挖掘草场,同时也明确了禁止污染水源的相关规定,如“禁止水中溺尿”、“禁民人徒手汲水”等;在《黑鞑事略》中还明确了有关失火的规定“遗火而炙草者,诛其家。”;关于动物保护方面,在蒙哥汗统治时期曾下旨:“正月至六月禁怀羔野物勿杀”,他们主张放生怀孕的母兽和幼崽,使其免受伤害。可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成文法律已基本完备,细化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进一步给以游牧民族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制规范。
  3.3 游牧利于草地生长
  前文已谈到适度放牧提高了草地植物的丰富度、均匀度、植物总量及多样性等,但为何被啃食过的草地反而长得更好呢?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牛羊的轻度采食不仅不会对植物的造成危害,反而进一步刺激了植物的生长。在放牧时动物会把一些种子踩入土中,起到了蹄耕的作用,在牧草生长早期适度践踏亦能增加牧草产量;二是牛羊食草时,较为羸弱的草苗会被连根拔起,衰老的组织会首先被吃掉,就会淘汰一些病苗老苗,促进草种进化。此外,牛羊的唾液可以杀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草地的病虫害;三是动物排泄的粪尿起到均匀施肥的作用。粪尿中包含的氮、磷、钾及其他有利牧草生长的微量元素,这些养分可以持续刺激牧草生。
  4 游牧文化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启示
  4.1 加强环境保护思想教育工作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线,从《大札撒》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来看,法律只是告诉人们“何不可为之”,而没有告诉人们“须为何之”,因此,再多的法律、禁令只是起到了外在的约束作用,引导人们发自内心的去保护生态环境还需靠环保思想教育。
  此外,蒙古人还常常将河比喻成母亲,将河水比喻成乳汁等,这都体现出蒙古人对环境资源的高度认识和对子女的优秀教育方法。我们需要学习游牧民族习惯法及宗教信仰中的思想精髓,在环保思想教育中将苍天大地、虫鱼鸟兽人格化,赋予其特殊意义和内涵,使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让人们从幼时开始就意识到自身同整个生态的联系,更加关爱自然环境和动植物,从而促进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与共健康发展。
  4.2 从游牧中演化新的放牧方式
  放牧是最经济、最健康的家畜饲养方式,合理的放牧可以最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品质高的畜产品。放牧的方式主要有连续放牧和划区轮牧两类。连续放牧就是无计划、无区划的自由放牧;划区轮牧也可称为计划性放牧,即在一定区域内,根据牧草的生长情况和草地生物量,严格规定放牧时间和范围,防止过度利用草场的计划性放牧方式。划区轮牧可以说是古代游牧方式的一种演化,它不仅使牲畜能够经常采食到鲜嫩的牧草,草场也可以有休养生息的时间,我们应进一步推行划区轮牧的放牧方式。2012-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荒漠草原滩羊轮牧试验研究”发现在暖季(5月中旬-10月中旬)实施4区轮牧的草原植被盖度、地上现存生物量与禁牧草原相比基本持平或稍有增加,轮牧草原净初级生产力比禁牧提高34.4%,每只羊年饲养成本减少354.2元,节本增效达39.5%,科学利用草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的双赢。
  4.3 加大对限牧政策、生态工程的评估力度
  游牧文化中对自然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顺遂自然,而不去改造自然,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而非盲目改造自然,很多工程看似为了保护生态,却因违背自然规律,使得生态问题此消彼长。
  良好的草原生态需要土壤和动植物之间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从而实现生态平衡。长期的禁牧封育造成牧草资源浪费、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部分草原完全禁牧后家畜转为饲料饲养,养殖业成本大大增加。局部地区因偷牧严重导致草原再次出现退化,草原总面积不断减少。有实验发现,封育5年时植被盖度、多样性增至最高,禁牧7年时土壤有机质等主要养分增至最高,之后二者开始有所降低。从维持植被和土壤稳定性看,禁牧封育第7年是草原自然恢复过程中的转折期。因此,在实施禁牧政策时,要审慎明确禁牧的区域和时间,避免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比过度放牧更加严重的不良后果。
  此外,一些造林、引水等工程只凭理论上的一纸空谈,为了局部效益和利益,大肆破坏草原生态环境,以巨大的生态损失换取了短期效益,得不偿失。例如一些在草原开展的造林工程,由于开阔草原地带常年大风,再加之地区偏远无人养护,造成大面积的树木死亡,得不偿失;一些引水工程忽视了草原蒸发量大、部分地段土壤下渗率高,引水河渠短期内干涸荒废,加剧了草原的水土流失。因此,要加强对禁牧政策、生态工程的评估力度,防止一些未经实践调研,脱离实际情况、技术质量不达标的打着“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和平”幌子的工程“乘虚而入”,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历史悠久的游牧文化是草原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瑰宝,游牧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远不止一面,如宗教信仰问题、哲学思想成果、法律法规制定、民族团结发展方面都有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是先人为草原儿女遗留的宝贵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錢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郑君雷.西方学者关于游牧文化起源研究的简要评述[J].社会科学战线,2004,(3):217-224.
  [3]邵方.中国北方游牧起源问题初探[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144-149.
  [4]刘瑞俊.内蒙古草原地带游牧生计方式起源探索[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5]韩路,潘伯荣,王绍明,等.适度放牧对林间草原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5,32(9):1405-1412.
  [6]盖志毅.匈奴的生态文明及其现代价值[J].前沿,2011,(5):4-9.
  [7]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推行宁夏草原禁、休、轮牧制度 建立草原资源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Z].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8]苗静,张克斌,刘小丹,李海涛.宁夏盐池封育草地植被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5,24(05):762-766.
  [9]杨鶴书.广东南华寺发现八思巴字、藏文重要文物[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
  [10]宁天琪.论古代蒙古族习惯法对草原生态的保护[D].成都:西南政法大学,2008.
  [11]成如,赵楠,赵青山.草地放牧利用制度与草地生产力关系[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4,(3):29-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14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