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优先倒逼人才供给侧改革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2019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优先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就业优先的提出,客观上要求在调整就业岗位需求侧的同时也要改革人才供给侧。从供给层面,探讨了如何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职工这四类群体进行改革。
关键词:就业优先;人才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3.040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直是一个高频词汇,但是,就业优先这一表述,首次提出是在201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在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表述再次出现,且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显然,这意味着稳就业已不仅是促民生的重要发力点,也正在成为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一个重要施政指引。
就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它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发展之要、安邦之策。目前,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供需虽两旺,但就业难与招工难仍普遍存在。体现在:(1)每年毕业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上百万人,却有大量企业招聘不到满意的人才,某些行业甚至呈现人才短缺现象;(2)产业转型升级淘汰的劳动力,他们通过转岗实现再就业的机会较低,而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面临常年用工不足现象。
人才是重要的供给要素,就业优先的提出,客观上要求在调整岗位需求侧的同时也要改革人才供给侧,优化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再平衡的人才结构,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以满足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要做好人才供给侧改革,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精确研判,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对特定群体分类制定培养方案。
1 高校毕业生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首先,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且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业务的发展,部分工作岗位用人量少而质精,致使人力资源过剩;其次,高校的课程设置和企业需求没能同步进行,存在一定偏差,不管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学校里的知识大多偏向学术性研究,学的课程多而不精,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无法尽快满足岗位需求,也无法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导致毕业生频繁离职现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普遍缺乏一个比较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眼高手低,对自身估值过高,不屑于从基层做起,对单位的待遇、工作环境期望过高,易产生心理落差,择业过程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
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优化高校布局结构及各学历层次的供给目标,构建高校分类发展体系,开展错位培养,将高校划分为学术型、教学型、应用型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高校对应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立足本校办学基础,高校应与时俱进,对于经济转型升级不断产生的新职业,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急需专业,强化优势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视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的衔接,注重学生内涵发展和素质提升,致力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多元价值选择和终身发展需求。教学同时,以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高校毕业生职业获得感,增强毕业生工作稳定性和持久性。
2 退役军人
退役军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财富。他们经历过严格的部队磨炼,具有强健的身体素质,优良的组织观念。妥善安排好退役军人的就业,一方面可以稳定军心支持国防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人力资源。提高退役军人的就业率可从以下两个渠道入手;(1)服役期间,军队可和职业院校联合,开设军隊职业技能素质提升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充分对接军队需求,多渠道、多层次、订单式地为部队开展人才技能培训,军人职业技能的提升不仅是军队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的基本要求,更是军人退役后实现完美转型的资本;(2)对于退役军人,相关部门应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自身特点和就业需求,制定相应的升学深造、技能培训措施,更好的促进军人技能提升和高质量就业。
3 农民工
据权威方面调查,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人,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部分农民工时常面临失业或转岗问题。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因此政府应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投入以提高其新职业技能。可以采取如下途径:一、可通过减税或补贴,委托企业或服务外包单位对农民工进行培训,二、可委托职业院校对农民工进行技术指导,三、可借助于网络资源,让更多农民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四、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高质量就业。
4 下岗职工
职工下岗是计划经济下的就业制度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必然反应。相比于农民工,下岗职工有工作经验,有社会阅历,有技术基础,有现成的社会关系,珍视就业机会,容易产生归属感,敬业精神较强,稳定程度较大;组织纪律与法纪意识均较强,一般不存在住房等生活上的要求。但是他们知识功底和时代有程度不同的差距,研究开发能力较薄弱,专业技术能力偏于陈旧或者欠缺。因此,对于这一部分人群,各地市要切实落实好失业保险费率调整、扩大失业保险基金实施范围等一系列稳岗援企政策,同时加强对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规模性失业的专项就业援助和技能培训,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再就业。
做好人才供给侧改革,还要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引导作用,深入宣传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大力宣传成功创业和就业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增强劳动者自信,积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创业观念。同时,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和保障制度,逐步形成良性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参考文献
[1]姚跃,冯莉莉.供给侧改革驱动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143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