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民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返乡创业,不断促进就业增收,脱贫攻坚,提供了解决“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问题的新路径,返乡创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农民实现脱贫致富自我能力提升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地方政府应努力营造好的创业环境,改进农民工 创业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农民工创业者的金融支持力度,做好人力资源培训,全面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脱贫攻坚 农民工 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处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交汇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提升。农民是新常态、新阶段背景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人数最多,潜力最大、需求最旺的重要载体。调研发现,农民创业减贫致富效应明显。探索农民创业的价值定位及可行策略,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农民创业正成为减贫脱贫的活力新引擎和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我们要积极稳妥做好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
  一、新形势下农民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从调研中发现,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区域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我国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设的指导意义》、《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意见》等促进农民创业的政策性支持文件, 近年来,射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创新创业热潮不断涌动,先后建成13家镇级全民创业园、6家省定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15个特色产业专业村,62%的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其中超百万29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保持10%左右增长,今年1月下旬起已确定创业项目175个,计划投資额4.1亿元,其中110个项目已经落地实施。射阳又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载体引凤还巢,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热潮涌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有300多位农民,流转土地之后,在现代农业园区内实现了就近就业,年收入能达到五六万元。我县当前又坚持县、镇、村三级联动,全方位开展创业创新工作的宣传、引导、服务活动,积极鼓励在外创业有成人士、大学生、退役军人、务工能人等群体创业。截至目前,全县扶持创业825人,其中扶持大学生创业53人、扶持农民创业463人、实名登记返乡创业770人,创业带动就业1157人,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总额1570万元,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我县又累计创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培训基地、省级大学生众创空间各1个,市级创业示范基地13个,县级创业示范基地25个,促进创业项目落地见效。我县今年以来又累计为225人发放创业贷款2018万元;设立1500万创业担保基金,1500万元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为创业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创业型经济正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民创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生机。农民创业催生了农业农村的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一人创业、带动致富”的农民创业景象正在形成,农民创业正成为脱贫减贫的活力新引擎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1、农民创业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农民工是连接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重要纽带。
  返乡创业不仅推进了优势资源由城市向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逆向流动,带动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向小城镇集聚,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更点燃新经济时代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火种。为打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2、农民创业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新鲜活力
  农民工背着“第一桶金”创业,很多人从事现代农业。他们或从加工、流通切入,发展特色种养业和一二三融合产业,或是从事规模化农业经营。他们带着从城市学来的市场意识、互联网思维,将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现代经营理念和产业发展模式引入农业,为家乡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引来一泓活水。他们为当地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拓展和丰富,发挥了前驱和引领作用。他们是践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鲜血液和活跃因子。
  3、农民创业为新常态下实现宏观经济新增长培育了新动能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的动力支撑。我国现有2.87万亿农民工,他们勤劳而智慧,又经历了市场思维和城市文明的洗礼,他们创业创新的激情、故事和经验,乃至他们自身风生水起的存在,对于进一步唤起民众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挖掘基层和群众的创造力;对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形成宏观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型动力源,都具有重要作用。
  4、农民创业为推进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挖掘了新的潜力   农民创业不仅有利于其身价值的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也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让更多乡亲可以就近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既能解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推进精准脱贫,也缓解了部分农民工“进不去城市,回不了家乡”的尴尬和无奈,有利于化解农村三留守问题,加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与此同时,大量农民创业,他们中间很多人都会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新乡贤、新时代农民企业家等,这必将带动农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完善,对于整个三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民创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難与原因
  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扶助措施,射阳县为农民返乡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人文和硬件环境,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农民返乡创业。但是,在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由于返乡创业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偏低、许多优惠政策难以落实、用地融资难等问题也使得返乡农民工创业发展缓慢、步履艰难。根据调研,射阳农民工返乡创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原因表现如下:
  1、融资难直接影响创业的持续发展
  射阳县近年来对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行扩面提标增效,返乡创业农民工群体贷款额度逐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创期的启动资金问题。但是随着贷款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创业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有些担保基金额度偏小,基金担保能力不足问题凸显。金融机构仍普遍要求贷款对象提供反担保措施,部分创业者因缺少有价值的财产或信用抵押,申领贷款存在较大难度。此外,对于已经创业成功的返乡农民工而言,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后续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缺乏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2、创业场地制约创业规模扩大
  农民工创业初始阶段,多数利用闲置厂房、自家院落、废弃学校等集体用房或自有住房作为生产经营的场地。但随着企业发展需要扩大场地,他们推进标准化生产以及组团发展时,受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审批困难等因素的制约,土地供应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场地难还表现在设施服务、周边环境、生产规范等的不配套。
  3、人力资源供给矛盾较为突出
  一方面,返乡农民在二三产业创业主要集中于县和乡镇,住房、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资源较为匮乏,对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的就业吸引力不足。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市场对产品的质量和人的素质要求不断的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难以找到符合条件的技能型劳动者。另一方面,射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比重已达到74.1%,部分返乡从事一产创业的农民工反映,招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难度很大。
  4、创业政策集聚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扶持政策涉及发改、国土、农业、教育、科技、人社、扶贫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政出多门”造成政策的碎片化,信息发布渠道多、财政补贴标准低、工作职责不明确、经办流程复杂等。各部门建设的各创业载体普遍同质化,不利于返乡创业农民工顺畅地享受各类创业扶持政策。
  5、创业培训方式亟待进一步优化
  农民工创业培训中多头培训、重复培训、常规培训现象较为普遍,针对性、精准性培训不足。农民工技能培训的资金分散在农委、人社、扶贫等条线部门,不能进行有效的整合,直接就影响培训的层次和规模。农民工素质参差不齐、创业方式、创业领域不一,农民工创业培训的难度相对较大。返乡人员掌握、运用培训技能、提高技术水平的能力比较弱,还需进一步探索创新培训方式。
  6、创业抗风险意识有待提高
  返乡创业农民工部分文化素质不高、适应市场能力弱、管理能力缺失,跟风创业、同构创业现象较为普遍,存在很大创业风险。政府对一些创业典型成功事例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大。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一部分返乡农民工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不是以进取的心态求成功,而是消极的态度怕失败。在创业方面不愿冒太大风险,即使有创业意愿,也是瞻前顾后。所以提高创业抗风险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三、鼓励支持农民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
  近年来,射阳广大农民在强农惠农政策引导下、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积极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和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创业面临着投入不足、场地难批、人才难觅、创业风险高等现实困难。跨越这些障碍,需要创业者自身的努力、坚持,政府和社会也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1、增加资金扶持,降低融资门槛
  推动农民创业,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首先,要加大政府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设立返乡农民创业基金,对创业农民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对考核优秀的创业农民,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支持做大做强。其次,拓宽创业农民的融资渠道。引导、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民创业特点的金融产品,调动金融机构投资放贷积极性。加大对创业人员担保贷款扶持力度,提高贷款限额,降低贷款门槛,为借款人提供更多容易实现的反担保方式,简化审批流程,缩短贷款审批及发放时间。建立农村互助资金,为创业农民提供更多渠道资金支持。
  2、健全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
  加大对返乡农民的培训投入,制定长期培训计划,建立完善的农民创业培训体系,长效开展农民创业培训。第一要加大培训力度,增加培训频次。制定长期培训计划和目标,定期聘请相关教授学者或是创业成功的农民工对处在创业阶段的农民工定期指导培训。增加培训频次,把培训规划落实到位,使每一位参与培训的创业农民都能够切实掌握一项或多项专业技能。第二要加强培训的针对性。结合农民工的技能特长、市场需求和创业项目特点,“量身定做”开展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创业水平和创业技能,培养创业经营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和机会识别能力。第三扩大培训覆盖人群。把返乡农民工创业招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纳入“技能培训全覆盖惠民工程范围”,享受相关补助政策。通过发放培训补贴或开展合作培训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创业企业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对招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解决创业项目人才缺乏的问题。第四建立后期跟踪服务联系制度。在创业农民工中,实行创业培训“一对一”和“一对多”后期跟踪服务,巩固培训效果,增强创业培训的有效性。   3、完善设施建设,保障创业发展
  应当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与现有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现有乡村振兴规范和精准扶贫等项目的深度结合,实现各类资源的统筹规划。不断完善农村道路、现代信息基础设施、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社、共生企业及网店云商,綜合利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打造产业链条,打造高附加值产品,推进乡村产业集群形成,切实保障创业项目在乡村的落地生根发展。
  4、发挥平台作用,促进人才交流
  整合创业资源,建立农民返乡人才信息数据库和网络服务平台,以此进行人才的交流利用、开发、储备和管理。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信息互通,开设“创业课”、打造“创业群”、培训“创业导师”、构建“创业融资渠道”,积极促进创业农民与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校以及各类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达到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才、项目信息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聚能,以创业项目带动乡村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5、提升服务水平,发挥政策实效
  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体系,为农民返乡创业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建立和完善返乡农民工信息平台,将返乡农民工掌握技能、创业意愿、创业困难等信息分类登记在册,为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提供合适的创业项目建议和创业优惠政策信息,提高农民工创业积极性。二是要健全基层创业服务体系,增加基层人力资源保障人员配置,切实做好创业服务引导和指导。三是合理规划和管理创业场地。加大创业场地的建设力度,出资开拓和发展创业园区、各类商业街及商贸城等。在场地租金等方面扩大或延长优惠支持力度,免费或低价提供创业场地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四是做好跟踪服务。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长期稳定的创业指导与创业支持,帮助其指定不同创业阶段的发展规划,避免企业因发展后劲不足,出现发展“瓶颈”等问题而半路破产。五是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及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工作,让更多的返乡农民工享受到政策的扶持,让政策发挥出实效。
  6、拓展创业空间,打造创业环境
  建立完善创业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目标考核、检查通报等制度,把优惠政策的落实任务具体到各镇或相关部门,全面调动县域上下服务农民工创业积极性;加强创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畅通创业信息交换渠道,免费创业信息;坚持手续从简、服务从优、办事从快、收费从低的原则,全面清理和规范收费项目,推行县政务中心联合审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理的“一条龙”服务,强力治理和规范创业发展环境,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开通办事“绿色通道”;打造以“互联网+创业“为载体引导和鼓励返乡人员利用网络创业,通过开展线下体验与线上展销,为推广本地土特产、打响本土品牌搭建展示平台,助力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搭上电商致富快车。
  21世纪是“创业时代”,更是创新的时代,只有发展创业型经济构建创业型社会、建设创业型乡村和城市,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助力脱贫攻坚,而首要又是发展创业型经济。创业型经济是建立在创新事业基础上的一种经济形态。创业型经济,使乡村和城市“功能性集聚”充分拓展,生成产业优势,补齐链条,形成集聚和雁阵效应;使乡村和城市“吸引性集聚”全面释放,吸纳生产要素,外溢辐射,以存量带来了增量。由此,乡村和城市自身财富创造和推动地区财富增长的“核心竞争力”得到空前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69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