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汽车企业精益物流问题研究及解决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精益生产在世界汽车业的流行,精益物流在日本、欧美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其内涵就是减少物流运作中的浪费,增加增值时间比例。本文通过研究物流的发展历程,以及精益物流在国内外企业的应用,从人的因素、生产方式、评价体制三方面入手研究,提出了在汽车企业发展精益物流的解决对策,涉及设施改善、管理模式、生产思想及系统横向联系四个方面,为企业推广精益物流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汽车企业;物流;精益物流;生产思想
  一、引言
  汽车工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众多汽车制造企业积极的引入精益生产模式,开展精益物流研究,但物流成本高、运作水平低仍是我国汽车行业竞争力的瓶颈。由于汽车工业中降低物流成本的巨大潜力,汽车企业的精益物流研究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精益理论于199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aniel T·Jones等教授在《改造世界的机器》一书中提出,并在后续于1996年出版的续篇《精益思想》中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归纳了精益生产中所包含的新的管理思维,并将精益方式扩大到制造业以外的所有领域。随后大批学者开始精益理论研究。1988年大野耐一在“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中提出了消灭浪费的概念。1997年,Lee等人提出“牛鞭效应”,并提出建议和对策——“改善供应链中的沟通,更好的进行教育,信息共享,渠道整合,库存和定价提高运作效率”。2005年Michel Baudin(美)在《Lean Logistics:The Nuts and Bolts of Delivering Materials and Goods》一书中比较系统的单独介绍精益物流,弥补了以往在精益生产中讨论物流以及一般物流著作中忽视精益理论的缺陷。这也说明国外在精益物流理论也处于发展阶段。
  我国引入物流概念比较晚,对物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物流运作的单个功能模块,而且多集中于流通领域。王之泰在《物流工程研究》一书中定义精益物流为——“精益物流是以精益思想指导的,能够全方位实现精益运作的物流活动”。宣春霞、魏大鹏在《大制造业呼唤精益物流》一文得出“引进精益物流管理是降低制造业成本,克服生产过剩和推动我国制造业大发展的重要途径”的结论。冰雨在“东风汽车整车物流仓储系统”一文对东风整车管理信息系进行了介绍。
  从国内理论发展情况来看各学者已经进行了相关理论的探索,但是从总体上缺乏系统性。汽车物流、精益物流没能良好的融合,缺乏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环节研究,没能把国外先进经验和我国具体国情、企业文化相结合,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汽车企业精益物流特点
  精益物流同时拥有精益物流和生产物流的双重特点。(1)顾客拉动性。在精益物流系统中,顾客需求是驱动生产的源动力,是价值流的牵引点。(2)整体协作。整体协作性及系统的“精益”性对精益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益物流必须保证信息流动迅速、准确无误,减少作业环节,消除操作延迟,使物流服务准时、准确、快速,以零缺陷为终极目标。(3)系统性。生产物流的上游是供应物流,下游是销售物流,在整个物流运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4)易被忽视性。我国物流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领域,生产物流的“利润源泉”作用没有被认识,导致生产物流被忽视。
  四、精益生产物流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生产观念、生产方法以及员工对新的生产模式的不接受,旧的评价机制不合适,在精益生产物流的实施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人的因素。精益物流是一种新的物流运作模式,蕴含着与传统物流运作截然不同的思想。这种“精益化”的思想对当前汽车制造企业的各个阶层人员都是一种思想上的冲击,推进过程中会受到人力方面的阻力。(2)改变传统的生产方法和思想。实现精益生产物流需要整个生产思想和生产组织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精益生产物流需要生产的均衡化,避免超产、生产不及时等问题。(3)评价体制。绩效评价机制是企业运作的指挥棒。目前许多企业内部的績效评价机制仍然遵循大批量生产的模式,缺乏精益原则。(4)缺乏新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传统的交流媒介难以做到信息的实时沟通和共享,容易产生信息丢失和“信息孤岛”的现象。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实时共享和更新数据,杜绝“牛鞭效应”现象的产生。
  五、实施精益生产物流的对策
  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生产的引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引入过程中需要相互协调,体现系统性,做好基础工作,分步实施,切忌急功近利。
  (一)建立工作小组,重构运作模式。开展学习精益生产物流理念、简单物流工具培训的活动,改变传统的绩效评价、激励机制,提供个人发展机会,有效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二)业务流程改善或重组。对物流管理流程采用工作流图进行分析,本着“精、简”的原则使流程并行化、组织机构扁平化,打破区域壁垒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对物流操作流程用价值流图、过程分析等工具进行分析,明确当前过程中存在的浪费;采用精益技术,改进和消除物流管理、物流操作中的各种浪费。
  (三)精益生产物流改善实施。根据各种浪费利用专业工具进行分析、归类,明确问题所在;合理的物流规划与可视化建设可以减少搬运、等待等浪费,缩短时间,提高物流运作质量。
  (四)物流设施改善。基础设施的改进必不可少,主要包括信息设施建设、包装容器改善、工位器具改善、物流设备改善、看板物流设施改善等。在改善过程中,坚持精益原则,不盲目求大求新,力求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五)横向联合。精益生产物流的推广与其他系统模块(生产模块、质量控制模块等)是密不可分的,要注重相互关联。
  六、结论
  我国在实现精益物流方面还需要很大的改进,精益物流的实施与推进具有很强的背景要求,所以在理论本土化、实用化方面还需不断完善。本文通过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精益物流的实施提供了参考。精益物流涉及的面比较广、深度深,在后期的生产实施中还会遇到诸如大规模更新设施、建立完善的协作机制等许多挑战。
  参考文献:
  [1]Lee,H.L,Padmanabhan,V,Whang,S.The bullwhip effect in supply chains[J].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view,IEEE,2015,43(2):108117.
  [2]王之泰.物流工程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3]宣春霞,魏大鹏.大制造业呼唤精益物流[J].经济师,2004(5).
  [4]冰雨.东风汽车整车物流仓储系统[J].电子商务世界,2004(4).
  [5]肖彦明.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物流合理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77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