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发展的现状与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地方政府投融资发展也步入新的环节。根据目前经济新常态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影响,深入分析目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发展现状,同时对地方投融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探究其存在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最终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发展提供新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地方政府;投融资发展;创新策略
   政府投融資活动是政府参与到市场经济发挥其职能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途径。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日益步入新常态,经济周期正处于速度换挡、结构调整与政策消化三个阶段的叠加时期,对我国市场经济、金融市场等等都有不小的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在原有的投融资活动基础上进行创新就显得十分有必要,通过创新的方式将投融资工作进行优化,为地方政府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同时也是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能力。
   一、我国经济新常态本质与对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的影响
   (一)我国经济新常态本质
   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经济顺势就进行经济深入改革,从而使得经济处于速度换挡、结构调整以及政策消化的时期,这也是目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前期过度投资刺激需要市场花费时间进行消化,而投资的领域与重点正在逐渐转移,同时投资的决策权更多的也交给市场决定,新的经济形式对于投融资活动已经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也对投资提出新的机遇与要求。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逐渐由快趋于缓,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优化经济结构也是为了市场经济能够稳健发展。因此对投融资活动进行创新是十分有必要的,为在新的经济背景下提升投融资效率与收益提供保障。
   (二)经济新常态对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影响
   我国经济将会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重要战略调整时期,而且整体经济仍然是表现向好,新常态经济下经济速度的减缓所换来的将是经济的增长质量,整个时期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1. 投融资增长仍存在巨大空间。新常态背景下,投融资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经济发展驱动力,但并不是不需要投融资推动经济发展。从需求理论的角度出发,经济体当发展到某种程度后,资本存量与总产出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同时意味着中国经济向发达经济体逐步迈进,同时资本产出将会稳定一个合适的水平。加入通过人均GDP衡量总产出,将美国与我国的资本存量与总产出的关系就能够得出,2014年,美国人均GDP为5.9万美元,而同时期我国人均GDP为4.8万元人民币,根据当时的名义汇率进行计算得出,美国人均GDP是我国的7.6倍,也就是说要想达到2014年美国的产出水准,我国的人均资本存量还需要提升6.6倍左右。可见,中国的资本不是太多,反而是太少,也表明我们未来仍然需要向更多的领域扩大投资,投融资增长仍然有着较大的空间。
   2. 投融资领域更加趋向多元化。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同时处于转型时期,经济总量也达到新的水准,尤其在某些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的周期里,我国许多新兴行业的还有待投入。目前从水利、交通、生态环保、地铁以及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所滞后,而且就是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有所欠缺,一些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与新商业模式不断展现。除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之外,在通过创新驱动为主的经济新常态下,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科技装备制造等等新型产业都将会迅速崛起,同时将会占据经济总量中更多的份额。但是要让这些新兴产业能够快速的崛起就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大量的投融资,从而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活动就会多样化,需要更加专业的投融资人才才能将风险进行分散、降低。
   3. 投资主体趋于多样化。从2013年我国民间投资超过50%后,其真正成为投资主体,同时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相应减少。但是尽管投资主体趋于多样化,政府投融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其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政府投融资资金,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其他各方面的发展资源,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某些存在困难的产业,更是需要政府投融资活动出面带动民间资本投融资,才能够为我国经济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让其能够平衡发展。
   二、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发展现状
   截至2015年,从投资资金来源出发,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38923.98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为18349.23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仅占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国内银行贷款资金占投资总额的12%,自筹资金占投资总额的77%。从中能够看出,在财政收支存在较大矛盾时,各级地方政府的预算内投资金额仍然相对有限。
   地方政府的财政相对有限,多数运用地方债的方式进行融资,而且随着地方政府融资规模的扩张,其融资来源结构逐渐多样化。许多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极易给中央财政带来巨大债务压力。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存在问题
   1. 地方政府投资范围界定较为模糊,存在缺、越位现象。市场与政府在投资领域的范围上并没有进行明确确定,因此,容易导致本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事业、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严重滞后,而在具有较大收益的投资领域出现大量投资额度。正是因为地方政府投资范围界限的模糊就造成投资领域的畸形发展,不管是市场还是政府都一窝蜂的涌向巨大收益的投资领域,而对于某些收益低,但是仍然需要投资建设,需要政府出面带头的投资领域就缺乏资金发展。
   2. 地方政府投资结构不够合理,投资产出效益较低。地方政府投资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处,诸如在基础建设投资方面投入的资金过多,但是在技术改造上的投入相对较少。而且在投资目标的选取上更多的是选择具有较大利润的产业,不利于地区产业的平衡发展。同时在某些大型项目的投资商,更多的运用承包或者采购的形式,失去了投资的主体地位与通过大型项目提升当地劳动力水平的机会,同时极不利于当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    3. 地方政府融资模式过于传统,渠道十分单一化。由于受到传统历史条件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在项目融资时主要是运用银行贷款与财政性资金两种形式。其中,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的形式容易对信贷资金产生依赖性,将融资渠道的拓展方向进行阻碍。
   4.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监管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其更多的是注重市场风险,而对于投融资活动所产生的风险极易忽略。主要就是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尤其是法律方面对于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监督机制规定更是空白,存在较大的滞后性,而且社会公众也无法参与到监督机制中。
   三、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的优化策略
   (一)深入投资审批体制改革,重点提升行政效能
   要严格根据中央财政的部署,运用有力举措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环节,一定要审批则要将审批流程进行优化提升投融资活动效率。首先各级政府要结合地方实际,将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将投融资活动审批事项进行优化。其次就是进一步将政府核准的投融资项目目录进行充实与完善,使得各个投融资活动都有所根据。最后就是构建投融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从而实现网上多部门并联审批,不仅提升地方政府投融资项目审批效率,同时也是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径。
   (二)拓展投资领域多元化,优化经济结构转型
   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活动要积极适应新常态经济,同时主动的帮助经济转型,将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在该过程中,运用投融资活动鼓励推进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涵盖列入国家与省(区)工程包的项目,或者是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项目。同时要注重投融资项目的平衡,不能够偏向于某一产业,要多元化发展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
   (三)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模式,构建多层次融资渠道
   地方政府要积极运用创新融资模式,诸如产业投资基金模式、资产证券化融资、政府企业合作模式等等。融资模式的创新是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层次融资渠道能够为地方政府带来稳定、长期的资金,同时也是加深地方政府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刘骅,卢亚娟.转型期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分析与评价[J].财贸经济,2016(05).
   [2]丁兆君.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體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12).
   [3]马毅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路径:透视水利行业[J].改革,2015(03).
   (作者单位:江苏瀚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927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