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铁侠
摘要: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7000年前长江流域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虽说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病虫害一直是困扰着水稻正常生产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常见的水稻病虫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水稻的高产优产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20.046
1常见病害
1.1稻瘟病
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茎瘟等,是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由于为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茎瘟、枝梗瘟、粒瘟等。寄主范围是水稻、小麦、马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一年从病稻草上传入稻田中侵染为害。
防治方法:在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的前提下,重点抓好药剂防治。药剂防治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选用针对性药剂,可选用20%或75%三环唑、40%富士一号等药剂;二是选准防治适期,防治叶瘟,见病斑施药,防治茎瘟,在水稻破口期喷施,齐穗期再喷1次。
1.2 恶苗病
又称徒长病,在我国各大稻区均有发生。病原菌是子囊菌亚门的藤仓赤霉菌。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的串珠镰孢。从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病,病株徒长、瘦弱、黄化,通常比健株高3~10厘米,极易识别。病株基部节上常有倒生的气生根,并有粉红霉层。
防治方法:首先要选取无病的种子,然后对种子进行处理,用10%的401抗菌剂1000倍液或80%的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2~3天后催芽;52℃~55℃温水浸种30分钟,灭菌效果较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3天,每天翻动2~3次。在发现病株时,要及时拔出并进行焚毁。
1.3纹枯病
其是由层蕈科薄膜革菌属稻纹枯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20世纪70年代前以早稻和单季晚稻受害较重,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杂交水稻发生普遍,已上升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在分蘖期到抽穗期盛发,现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大呈长椭圆形的纹状病斑。病斑边缘呈褐色,中央淡褐色,潮湿时呈灰绿色,水浸状半透明。
防治方法: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发病一般的田块,在拔节与孕穗期,当病丛率达20%时要防治。发病较重的田块。分蘖末期病丛率达10%~15%时,即可施药防治。常用药剂为井冈霉素50单位溶液加水1000倍液喷雾;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望佳多可湿性粉剂,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2常見虫害
2.1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其中发生较严重的主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二化螟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三化螟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水稻。为害方式以幼虫蛀食水稻,在苗期和分蘖期蛀茎形成枯心苗和蛀入叶鞘,使被害处出现黄褐色线条。在孕穗期驻茎,形成枯穗,抽穗后蛀茎,穗茎节受害时形成“白穗”,使产量受损。
防治方法:防治水稻螟虫,要采取二化螟挑治一代重防二代;三化螟重防三代的措施。在插秧前,每亩施用3%呋喃丹颗粒剂2.5~3.0公斤,插秧时用90%晶体敌百克0.5公斤,兑水400~500公斤浸苗10分钟。插秧后每亩用40%乐果乳油150毫升或50%乐果乳油兑水200~300公斤泼浇。在螟虫轻发生时,每亩用1.8%阿维菌素50毫升或2.0%阿维菌素45毫升兑水15~30公斤进行喷雾,间隔15天再喷1次;重度发生时,每亩用1.8%阿维菌素75~100毫升或2.0%阿维菌素70~100毫升单独喷施。
2.2水稻蓟马
分布在全国各大稻区,以吸食叶片汁液的方式为害水稻,轻者出现花白斑点,重者使叶尖卷褶枯黄,受害严重的秧苗返青慢,萎缩不发。另外,也会为害穗粒和花器,引起籽粒不实。若为害心叶,常引起叶片扭曲,叶鞘不能伸展,还会破坏颖壳形成空粒。蓟马不耐高温,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18℃时产卵最多,超过28℃时,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
防治方法:清除田间杂草,并进行集中烧毁和深埋,消灭越冬成虫。利用蓟马趋蓝光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的效果较好,但应该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可使用2.5%多杀菌素悬浮液1000~1500倍液,20%吡虫啉可溶剂2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等,每隔5~7天喷施1次,连续喷3次即可获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3稻飞虱
俗名火蠓虫,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为主。常见的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为害较重的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早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中晚稻以褐飞虱为主。稻飞虱的成虫能够长距离飞行,成虫和若虫均群集在稻丛下部茎秆上刺吸汁液,遇惊扰即跳落水或逃离,趋光性强,且喜趋嫩绿,但灰飞虱的趋光性稍弱。
防治方法:要选育抗病品种,因地制宜的推广种植。对不同的品种或作物进行合理布局,避免辗转为害,同时要加强水肥管理,适时适量施肥和适时露田,避免长期浸水。在白背飞虱为主的地区:吡虫啉亩用75%WP3~5克或10%大功臣WP30~50克,对成虫数量较多的田块,可选择吡虫啉类与噻嗪酮类混用;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混合发生地区:噻嗪酮类亩用25%虱鸟WP75克或25%扑虱灵WP50~80克,噻嗪酮与氨基甲酸酯类复剂亩用35%正欢EC80~100克;褐飞虱防治:对于田间虫龄相对整齐的稻区,在低龄若虫高峰期选用噻嗪酮或噻嗪酮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复配制剂,并适当提高用药量。
作者简介:铁侠,本科学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46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