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微更新”的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微更新;景观改造设计;曹北社区广场
  1“微更新”概述
  单从字面来说,微更新就是细微的更新,不同以往大刀阔斧的推翻重建,更像是整容界的微整形。着眼于细微处,找到问题所在,从改变局部问题着手提升整体风貌。微更新之微,具有尺度微,投入微的特点。更新的对象是微,实践投入是微,导向切入点是微。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是综合导向型的更新,是包括创意、建造、制作、服务、管理和运营在内的一系列策略的整合。
  一處景观的更新改造大多因为人文历史的更迭、周遭环境变化、配套设施老化造成的功能滞后以及部分景观破坏,需要进行调整、更换、维护使其恢复功能的同时匹配周遭环境,这一行为就是微更新行为。不仅要恢复景观物理面貌,还更要恢复其精神面貌,重拾记忆面貌并赋予时代新颜。
  微更新在于以小规模、渐进式的方式针对性解决景观问题,以局部微调的手段提升整体景观空间气质。以最小的干预维护人文环境,激发人们的文化感知及地域归属感。区别与以往的拿来主义被动接受的改造成果,微更新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渐进式的改造,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改造。
  2基于“微更新”的景观改造设计的原则
  2.1功能性原则
  微更新旨在原有基础上扩展性功能改造,充分尊重和保留原始人文环境,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延续景观风貌,是一个自发式的修补过程。例如营北社区广场改造,在满足公共空间功能需求及改善原广场不足的同时,增加广场活力延续社区广场功能和空间。使其在有限空间内,功能最大化,提倡广场区域的混合设计与使用,倡导有特色的广场布局,进一步提升社区的公共空间生活品质。从公共空间设施提升和改造、植被配置重组、景观特色提升等方面提高了营北社区广场的土地利用价值,延续了小区人文景观风貌。
  2.2以人为本原则
  鼓励、尊重、引导民众积极参与,给予民众话语权和自主选择权,增强人们的地域归属感。马宏、应孔晋在《社区空间微更新——上海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社区营造路径的探索》中强调社区居民应自发隆参与更新过程,其核心是公众参与而获得社区的认同感,最终实现社区在物质空间层面和精神空间层面的全面提升。
  2.3文化保护原则
  更新改造中应注重整体风格与人文的保护,尊重原始结构、居住方式等。以微小改造的切入点进行局部更新推动整体革新。塑造原始长度记忆同时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以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为例,通过高度控制、道路网架保留、建筑形式延续、成片整治等方法,完成了能与到城市的肌理完美融合的更新改造工作。
  2.4可持续性原则
  注重景观空间的可持续性更新,注重更新的可调性,以长远发展的角度更新实现多维发展。统筹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及发展价值,实现多方利益最大化。由局部更新推动整体自发式更行模式,推动景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
  3武汉研口营北社区广场景观改造设计
  3.1社区广场现状
  营北社区地处湖北省武汉市王家墩中央商务区的南端,是一个社区文化氛围浓重、交通便利、充满人情味,但老龄化的社区。老旧的小区现状与居民现代化的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硚口营北社区广场位于小区中间地段,是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广场由居民楼三面环绕,是个占地约为40平方米的梯形广场。正前方为小区物业楼与广场相隔一条主干道。目前广场顶端是社区舞台,配有储存室。广场两边种植行道树,广场地面铺装为浅色方形地砖,如图1所示。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社区广场存在如下问题:
  1)设施老化,与需求脱轨。社区修建年代久远,物业管理疏于管理导致广场软硬件都不符合实际需求。广场仅有一个舞台根本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广场铺装破旧,局部破损无人维护,这对以老人小孩为主要人群的社区具有安全的隐患。
  2)公共活动空间单一。与其说是广场不如说是小区空地,广场上无法引导居民活动。儿童活动区域、老年人活动区域基本没有。调研中发现居民更多的是在广场上晾晒衣物、豆类或是老年人自带板凳聚集晒太阳(如图2)。这样的行为无疑是不美观的,与整个社区文化相违和。
  3)广场舞台功能落后。现有舞台0.6米高,舞台墙面为米黄色涂料、中间有一块电子显示屏。跟当地居民访谈发现,舞台仅仅在重大节日期间使用,平时闲置,小孩在此玩耍居多。但是舞台和储藏室占用了现有广场二分之一的面积,使用效率较低,这无疑造成了很大的场所空间浪费。
  4)绿化分布不均。整个广场以硬质铺装为主,广场仅仅两侧种植了高大的乔木,但是几乎遮挡底层居民家的大半视线和阳光;东西角落的有小部分种植花坛,但是对于整个社区来说绿化是明显不够的。
  因此如何在保留广场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加强广场活力更好的满足营北社区居民需求,形成一个有活力的广场空间是设计改造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遵循“微更新”的改造理念,用小变化、小改善、小更新的设计方法,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强调小范围的渐进式改造方式。在满足公共空间功能需求及改善原广场不足的同时,增加广场活力延续社区广场功能和空间。在有限的空间中使其功能最大化,提倡广场区域的混合设计与使用,倡导有特色的广场布局,进一步提升社区的公共空间生活品质。
  3.2改造设计分析
  1)广场区域再划分。由于原社区广场中大部分公共设施和活动场所缺乏联系,使用效率低,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改造时考虑到周边环境,仍保留广场北动南静的基调。改造中将广场划分为舞台表演区、安静休憩区,其中新增了廊架休闲区。广场后方原储存室改造为社区室内阅览室,阅览室室外区域与舞台结合,将平时闲置的储存室与舞台重新利用起来。同时在场地北侧增设植物与树池景点,进一步改善原广场平时利用效率低,绿化不足等问题(如图3、图4、图5)。
  2)公共空间设施提升。目前现有广场无任何休息设施,无法满足居民在广场上交流、驻留的需求,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因此改造中在舞台前方增设部分座椅设施,如图4所示。广场北部则新增廊架与绿植结合,既能丰富活动区域也能起到遮阳休闲娱乐的作用。原广场舞台破旧且功能单一,改造中对其墙面进行翻新改造,节假日可用来表演和放映,平时可用于阅览的室外休闲区域。另一方面考虑到社区老年人儿童较多,对舞台增设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坡道。
  3)植被配置重组。好的绿化景观可以软化建筑、铺装等边角的生硬感,营造良好的生态空间感。(1)原广场两侧车道植有两排乔木,隔绝车辆噪音的同时遮挡了居民楼的视线和光照。因而在改造设计中将部分乔木移植到广场北侧树池。(2)对广场中座椅周围种植矮小绿篱使其更具观赏性,营造出层次感更丰富的社区广场。(3)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两侧乔木可选用香樟、桂花、垂柳或三角枫;小乔木及灌木可选用八角金盘、红叶石楠、女贞、红花继木、木芙蓉、紫薇花、野蔷薇等;草本可选用高羊茅、麦冬、二月兰等。
  4总结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环境景观将面临着年限较久,公共设施老化及环境差等问题。如何对城市老旧部分进行优化升级和品质提升,满足居民逐日提高的品质需求是设计师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武汉研口营北社区广场景观改造设计为例,希望尝试通过“微更新”设计方法,用小变化、小改善、小更新,进行有温度的改造,让老城区社区实现良性更新,更好的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29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