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市场反应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相继爆发出知名企业财务造假的丑闻,这迫使各国企业开始思考自身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内部控制信息可以反映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可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是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的提高,内部控制信息被纳入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本文就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引起的市场反应,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市场反应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企业在资本市场中逐步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企业破产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如巨人大厦,美国的雷曼集团等说明了各国企业迫切需要相应的制度来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针对全球相继出现的财务舞弊造假现象,美国于2002年颁布《SOX法案》来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以及会计职业行为。
  相比歐美等国家,我国资本市场目前还有待完善,部分企业还尚未做到充分披露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还不成熟完善。近年来,我国企业财务造假丑闻逐渐曝光,反映了内控在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了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避免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我国交易所以及财政部等部门先后于2006年、2008年出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一系列规范制度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控体系。对企业内控建立、健全及披露做出有效的指引,这一系列的举措进一步反映了监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重视。
  二、国外文献综述
  Willis和Lightle(2000)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呈正相关关系。若是公司对外界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对市场来说属于利好消息,市场会相应地做出正面反应;反之,若是对外界披露的属于坏消息,市场则会产生负面反应。
  Whisenant(2002)经过研究发现,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与对公司股价造成的负向影响存在正相关关系。
  Gupta和Nayar(2007)认为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后,市场信息的确定性将会增加,更容易得到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信赖。内控缺陷的严重程度不同,其反映的信息含量也不同。公司披露内控缺陷会造成短期的股票价格下跌,给市场带来负面反应。
  Haimnersley等(2008)认为内控缺陷越严重的公司,市场评价普遍不高,且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其信息的不确定性越强,引发市场做出更大的负面反应。
  三、国内文献综述
  虽然我国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理论研究上不断吸收借鉴先进的理论成果,对该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刘燕,陈共荣(2007)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2006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后的股价波动情况,研究发现事件窗口期内的累积超额收益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越详细,市场会越快做出反应,累积超额收益也越高。
  陈亚光(2013)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9—2010年的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后的窗口期内的市场反应显著为负。
  余海宗等(2013)认为公司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的质量越高,市场反应就会越好,进而增强投资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信任,决策有用性得以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也会越高。
  崔秀梅,张文婷(2017)对2015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市场反应,且应规披露比自愿披露更能引起正面的市场反应。
  但是也有部分学者得到了不同的结论。于忠泊,田高良(2009)对2007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披露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多元回归法得出累积超额收益与是否披露内部控制报告之间不存在显著影响。
  苏萍(2010)采用事件研究法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程度对市场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法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不同的上市公司对市场的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存在信号传递失灵的情况。
  丁岚(2013)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类型分为应规披露和自愿披露,认为应规披露由于具有强制性,会更快对市场做出反应,引起股价的变化,而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虽会引起市场的负面反应,但结果并不显著。
  四、总结
  国外学者对内控信息披露的研究较早。根据信号传递理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披露其内部控制报告可以向市场传达出一种利好的信号,股价会进一步攀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呈正相关关系,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会导致股票价格下降。国外学者虽然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尚未形成一个完备的理论框架系统,同时也没有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及内控缺陷披露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国内学者针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市场反应的研究较多,但尚且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大部分学者认为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会释放出一种比较消极的信号,会导致股价下降;但仍有一些学者认为披露内控缺陷可以增强资本市场中信息的确定性,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经营效率,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会更容易得到资本市场中信息使用者的信赖。在对文献进行梳理时,发现部分学者在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与采用超额收益法进行研究时得出的结论不一致。
  总之,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其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中所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特别是累积超额收益法,在进行后续相关研究时得到了普遍应用,大多数学者都会使用此模型来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随着我国对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关内部控制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完善,需要进一步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燕,陈共荣.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J].系统工程,2007(10):40-45.
  [2]陈亚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基于沪市A股2009—2010年报的经验数据[J].社会科学辑刊,2013(2):109-114.
  [3]余海宗.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市场评价与盈余信息质量[J].审计研究,2013(5):87-95.
  [4]崔秀梅,张文婷.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市场反应研究——来自沪市A股的经验数据[J].商业会计,2017(2):12-15.
  [5]于忠泊,田高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信息有效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4):145-147.
  [6]苏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效应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6).
  [7]丁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498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