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带一路”背景下嫩江流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嫩江流域是我国边疆地区,属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带一路”中重要的一环,资源丰富,经济条件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明显。因此,通过对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嫩江流域内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嫩江流域;经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5-0044-02
  一、嫩江流域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
  嫩江流域位处东北经济区的西北部,是该经济区向北开放的前沿、向南辐射的腹地。嫩江流域对于东北经济区来说,它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为,一方面,它是东北经济区向俄罗斯、蒙古开放的前沿地带;另一方面,它又是东北经济区向南辐射所依托的腹地。满洲里口岸地处亚欧第一大陆桥的交通要冲,是我国环渤海港口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最便捷、最经济、也是最重要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同时,嫩江流域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之中,对于连接省内市场和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交通优势
  其交通优势有3个方面:
  (1)嫩江流域已形成密集的铁路网络,对内随着高速铁路的开工建设,齐齐哈尔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将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等几大城市链接起来;对外,黑河市通过黑龙江公路铁路大桥将内部的铁路网延展到俄罗斯,促进了经济与文化上的交流。(2)嫩江流域公路网络密集,已形成国道、省(区)道、县(旗)道、公路交叉的公路布局。境内的绥芬河市至满洲里市的301国道贯穿东西,黑河市到大连市的公路南北相连。(3)嫩江作为松花江的最大一条支流,水上交通畅通,机动船上溯可达嫩江县,下行可至哈尔滨市。
  由上可见,交通优势不但为流域各地区产业转移、经济发展提供服務,而且在与俄罗斯、蒙古两国贸易、文化发展方面也实现了有效连接。
  (三)自然资源丰富
  嫩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型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许多资源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地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对该地区的产业合理布局,一方面有利于扩大该地区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可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旅游资源丰富
  嫩江流域生活着多个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锡伯族等。这些少数民族各自拥有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以及其生活的自然环境,这些都使其边境文化、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非常丰富,构成该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五)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嫩江流域沿线城市近年来抢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和黑龙江省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机遇,超前谋划、主动融入,积极推动对俄合作升级,为对接“一带一路”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2015年,哈欧货运班列正式开通,此线是目前国内对俄铁路运输里程最短、用时最少、费用最低、环境最好的一条线路;设立国内第二家对俄邮政互换局,建立了国内唯一的中国北方电商物流仓储发寄中心;批准设立哈尔滨新区,并确定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成为全国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为本流域产业集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二、嫩江流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
  嫩江流域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发展条件优越的县域可作为市域经济发展的提高地区,但对于周边县域的带动作用较低、辐射范围较小,从而出现中心高四周低的现象。比如,肇东市经济发展较好,第二产业尤其发达,但其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比较小,两极化的现象严重。
  (二)产业结构不完善
  嫩江流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完善。嫩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较为分散,嫩江所流经的内蒙古地区普遍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比较高,第一产业比较低,呈现出中间经济较四周低的现象,可见该产业的发展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而在黑龙江省,则出现产业分布不均衡现象,其中在黑龙江省东部和北部,第一产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他产业比重相对较弱。小范围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缺少其他产业的经济带动,使该范围内的经济难以迅速发展。
  三、嫩江流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以绿色经济为依托,发展特色经济
  特色经济、循环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之一。首先,建立山区生态功能保护区,促进该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的协调推进与可持续发展。其次,建立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以形成绿色经济发展态势。
  (二)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嫩江流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应依据国家及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纲要指导内容确定产业带发展框架,以中心城市作为中心,结合各自优势产业,带动其发挥作用,形成群体效应。同时,嫩江流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特别是旅游业,是当今公认的无公害、能够有效带动地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三)加强道路交通建设
  1.嫩江航道是嫩江流域的水运大动脉,充分利用黑龙江省整治水运网络的大背景环境,加大投入以改善嫩江的通航条件,建成“黄金水道”,从而推进开放港口、货运码头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水运交通综合服务能力。
  2.织构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网。以齐齐哈尔为中心,向整个嫩江流域进而向东北地区乃至俄罗斯地区辐射。齐齐哈尔市是嫩江流域的核心城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重工业城市。该地区以东丘陵地区较多,建立良好的公路网络有助于有效连接嫩江流域上游地区,促进区域内部贸易往来。对外可通过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向北借助口岸地区连接俄罗斯地区,向南可向内蒙古地区及东三省方向辐射。   3.开通东北航道。东北航道是指西起挪威北角附近的欧洲西北部,经欧亚大陆和西伯利亚的北部沿岸,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太平洋的航线集合。对于中国而言,东北航道作为连接欧亚大陆东西端的交通线路,将欧洲经济圈与亚洲经济圈连在了一起,是连接中国到欧洲最短的贸易线路,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四)加强与符拉迪沃斯托克战略合作
  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滨海1号”国际大通道重要节点,是黑龙江省西通欧洲东入海的重要关口。符拉迪沃斯托克是远东地区自由港,为进一步拉近嫩江流域与国际市场,特别是俄、日、韩及欧洲市场的距离,可积极争取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与绥芬河接壤的波格拉尼奇等地建立特别合作区,发挥对嫩江流域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五)建设旅游综合开发区
  首先,充分利用本流域多样化的风土地貌,打造有特色、有新意、有底蕴、设施完备的旅游区,带动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因此,可以采取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及有效宣传等措施,重点开发整合如呼伦贝尔、齐齐哈尔等地的几个特色项目,加强城际间的旅游合作,以城际旅游带动区域内旅游发展,建设旅游综合开发区,进而实现区域联动。
  (六)加強与东北亚国家产业合作
  1.资源产品进出口加工业。一是利用远东丰富的远洋渔业资源开展水产品冷链加工产业。二是利用俄罗斯丰富的石油、林业等资源建设石化化工及木材、纸浆加工业。三是利用俄罗斯丰富的金刚石、宝石、黄金等资源开发高档饰品加工业。
  2.新材料产业。一是积极承接国际新材料产业转移。随着国际新材料巨头在全球范围内产能扩张,新材料产业链中低端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快与日、美、德等新材料大国合作并承接其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二是主动与俄罗斯开展合作,依托哈尔滨市在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等六大方面优势和产业基础,争取在极地装备特种材料研发及生产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建设面向东北亚和北极的新材料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
  3.旅游、冰雪体育。一是借助“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契机,成立“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联盟,共同谋划开发极地旅游线路和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向我市集聚。二是加强与北欧、北美等冰雪体育强国合作,借力其全球冰雪体育运动的领先优势和雄厚经济实力,通过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吸引世界知名体育运营企业开拓市场,带动当地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4.加强科教人文领域合作。一是深入开展教学合作。可进一步拓展与北极圈相关国家高校的教学合作。二是定期举办共建“一带一路”学术研讨活动。三是加强中小学教育合作。鼓励与沿线国家互办夏令营、文艺演出以及北极科考等活动,丰富交流渠道,拓展交流内容,进一步增进各国青少年的友好往来。
  5.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北极社会进步。技术为人类服务。“冰上丝绸之路”通过基础设施连通会促进主要经济要素在内陆经济和海洋经济之间流动,但是“冰上丝绸之路”也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北极环境的脆弱性和北极经济开发人员工作的风险性。因此,围绕通信、破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对于提升人类在北极未来活动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苏醒.嫩江流域经济空间优化开发浅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8.
  [2]  秦佳佳,季景盛.嫩江流域生态体育资源开发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4):32-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547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