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设备管理框架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蒲逸然

  摘 要:
  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已经逐渐应用于交通、家居、公共安全等各个领域,通过底层的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网络,通过有线、无线传输技术,将各种数据传输到智能处理系统,以实现对物的实时监测及智能化控制。同样的,利用物联网,医院可以对各类医疗设备进行精准、智能、高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例如,利用物联网,我们可以以跟踪每一个设备的所在位置、闲置情况、使用状态。通过提取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精确分析设备使用率,制定相关的设备共享机制,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因此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型,帮助管理者分析设备的经济效益,提高医疗质量。本文以医院常见的胃肠镜设备为例,对基于物联网医疗和设备信息化管理框架进行一定的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
  物联网;物联网医疗;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3.090
  医院的医护人员每天都会依靠医疗设备对病人进行准确的诊治及护理,而各大医疗设备生产厂商也一直致力于寻找使他们的机器更加高效、可靠的方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诞生,医疗设备与物联网的结合已日趋紧密,如何将物联网应用到设备管理也成为各大医院重点研究的课题。
  1 物联网在设备管理中的优势
  利用无线射频标签、二维码或条形码,每一个设备都可以得到其唯一的身份标签,用于记录该设备独有的各类信息;通过嵌入的传感器,設备的工作状态可以被清晰地感知。通过各种有线与无线传输网络,各类医疗信息可快速地发送到医护及设备管理者终端。
  设备通过传感器自行收集数据,避免了人为因素可能导致的错误,更少的错误可能意味着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以及更高的医疗质量。不仅如此,对于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物联网的应用还可能带来以下的好处:
  (1)监控机器运转情况。
  目前,各类医疗设备已经可以为患者提供出色的监护、支持、治疗服务,但设备管理人员要了解机器运转情况,还需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利用物联网,设备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管理终端对医院所有设备进行全天候监控,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停机等情况,特别是需要特殊看护的病人,设备的意外故障甚至停机可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2)避免设备闲置。
  避免设备闲置一直是医院设备管理的重点,确保设备高效使用可以带来巨大收益。通过物联网,管理人员可以监测机器的定位和使用频率,将闲置或低效率运转的设备进行合理调度,优化设备使用效率。
  (3)指导设备采购。
  当某设备报废需重新采购时,可以综合分析该设备的运行效率、维保成本、收益等数据,指导设备采购工作,避免采购到在实际使用中出现效率低下、使用率低等情况的设备。
  2 管理框架
  胃肠镜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设备,用于查看人体上下消化道的内部,以胃肠镜为例,可以分析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新的设备管理框架。以下为胃肠镜全生命周期中几个重要阶段。
  (1)设备采购。
  胃肠镜作为一种昂贵的医疗设备,在购买设备之前,必须先进行投资评估。若非首次购买,我们可以通过对现有胃肠镜的使用频率、维护记录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准确计算出除去采购成本、维护成本后单次使用所得净收益,以此来决定是否继续购买当前品牌/型号的胃肠镜。
  (2)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在全生命周期所占比例最大,也是最需要精细规划一个环节。当医院有多台胃肠镜设备,并应用于多个检查、治疗室时,可以通过定位技术,将每台胃肠镜定位到具体的楼层、科室,便于医护及管理人员迅速查找到所需设备的准确位置。例如,我们将某台胃肠镜的信息录入条形码中,该条码便为设备唯一身份标识。在每个检查、治疗室配备条码读取器及台式计算机,通过读取设备条码进行设备签入及签出,计算机自动将设备信息及定位信息传送至物联网数据库,供相关人员读取。设备管理人员需要盘点时也只需携带扫码设备,按照定位对设备进行扫码盘点,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胃肠镜的使用是由医生与患者共同配合完成,因此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对医患双方的信息进行记录。当一台胃肠镜启动后,我们可以通过读取医生工作牌及病人腕带等方式,将本次胃肠镜检查、治疗过程进行记录,信息包括谁使用了胃肠镜,检查、治疗了哪位病人,甚至可以精细到做了哪些操作。结合设备定位系统,医务及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到哪台设备正处于闲置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调度。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次检查后,胃肠镜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所以我们必须跟踪每条胃肠镜的消毒记录,包括消毒人员、消毒起止时间等信息,当出现院内感染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追溯。最后,在每一次维护之后,也需要在系统中留下维护记录,以便在遇到相同问题时快速解决,同时,设备维护人员也可以在系统中创建设备维护计划,在临近维护期时进行自动预警。同样的,按照预设的折旧方法,相关人员可以随时查询资产的剩余价值,这对于医院的财务报表也十分重要。
  (3)投资效益追踪。
  投资效益追踪依赖于设备的使用、维护记录。一段时间内动态的投资效益可以作为科室绩效分配的重要指标,在设备报废后,对历史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对该设备的资产评估报告,作为是否继续采购的重要依据。
  3 结论
  医院传统的设备管理是基于纸质档案及简单的电子表格记录,设备的采购、使用、盘点、维护、报废等管理模块相互分割,各种信息无法互通。特别是在大型医院,成百上千的设备,如果还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必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也无法提升管理效率。最新的物联网技术为医院提供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解决方案,利用传感网络与通信技术,将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的信息汇聚到一个集成的物联网数据库平台,降低了人工录入所耗费的成本并极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可以预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构建更加先进的医院设备管理框架。同时,物联网带来海量的医疗数据,这使得个性化医疗与精准医疗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王晓琳.基于物联网的手持式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系统设计[J].档案与建设,2016,(05):88-91.
  [2]俞磊,陆阳,朱晓玲,等.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01):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93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