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语文教学中品鉴经典诗词的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结合中华经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中职学校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让学生品赏经典诗词的审美过程中,我们力求改变从传统的背景分析、思想挖掘、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鉴赏,而是尝试从全新的角度,用更生动的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感悟诗词意境与音乐欣赏相结合品赏诗情
  找到与诗词风格相适的曲子作背景音乐,有助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嘉会寄诗以亲”的作品配上清新欢快的乐曲,“离群托诗以怨”的作品配上怀旧忧伤的曲子。在感受乐曲主题韵律的同时,体会诗人寄托于字里行间的情感。这样,品赏诗词的审美活动就会变得有声有情,学生也能够收获更多的审美体验。例如,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此诗可配上《牧童短笛》钢琴曲,该曲的旋律积极、舒缓。学生可伴着想象:牧童骑牛,悠闲山中走……乐曲里的审美意象与诗歌里的那个牧童定会在审美过程中渐渐重合融为一体。牧童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灵动,呼之欲出。在悠扬的乐曲中,小牧童高坐牛背、大声唱歌,从我们心头一步步走过……充满了童真与稚气;小牧童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凝神与专注是何等的天真烂漫!随着音乐,每诵起这首诗,都是一次美好的审美体验。再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和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这两首唐诗都是思乡的典范之作。我们可以在小提琴曲《思乡曲》中,找到那份离愁乡恋带来的柔肠寸断的痛和对家乡那份柔软的爱恋与牵挂。著名音乐理论家李凌年说:“《思乡曲》有点像南国的夜合花,徐徐吐出幽香,清新芳香。如果你闭上眼睛,细细品味小提琴曲《思乡曲》大概你就会明白,什么是想念的感觉。”在这样的音乐背景下去品味、去赏析王维和柳宗元诗中那份刻骨铭心的情感,定会演化出更加生动的诗歌意象。这样的审美、鉴赏活动定会将学生带到一个新的情感体验的高度。
  二、在反复吟咏和深情朗诵中品读诗韵
  在反复吟咏、朗诵中品赏诗词,那些含情脉脉的表意符号会变得更加丰满而灵动。就如87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中,贾雨村对酒吟诵《对月寓怀》,高声诵起,激昂万分,半唱半诵中缓缓结句收尾,诵出了心中的憧憬与抱负。“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所谓“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明诗歌本来就是在吟唱中产生的,否则,何以称其为“诗歌”呢?“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李白的《劳劳亭歌》让人们仿若能看到声音的响亮清澈,“朗”是独属声音世界的魅力,为了“朗然”,所以需要“朗诵”。所以,品赏诗词不仅仅是从文学的角度去赏析,而是通过朗诵把品赏审美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吟诵时,对于探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與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宝贵的一种境界。”所以,师生在吟诵一曲经典诗词时,实际上也是在经历一次不同寻常的审美之路、情感之旅,更容易身临其境,感受诗人的悲欢喜怒。
  三、在古代诗词和现代歌曲的对比中品析诗境
  古代诗词和现代歌曲也有一脉相承的地方,通过对比,可以相映成趣,收获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离愁,是古今不变的话题,我们可以通过古今对比来完成审美体验。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写尽了怀乡之意。《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萧索的秋意,浓浓的离愁,写尽了别后的思念。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凄美。月夜思妇凭栏望远到月已西斜,写尽了思念之深,离愁之极。《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望归鸿而思故里,见碧云而起乡愁,这是诗人们最普遍的审美感受。离愁啊!恰似那苍苍飞雪的天际,延绵不断,浩渺迷茫……这些作品都可以和现代歌曲《雁南飞》对比着来欣赏。“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已盼春来归。今日去,愿为春来归,盼归,莫把心揉碎,且等春来归……”“雁南飞”的一个飞字,意味无穷。这个“飞”代表的是一种心情,一种心境。是情、心、义都跟着这一个字飞走了,带着很多的伤感、很多的无奈,同时也有很多期盼,带着很多复杂的情感飞走了……柔肠百转,婉转悠扬,凄美无限。引领学生感受那只南飞的鸿雁,不光行在李清照的诗词里,也徘徊在现代歌曲的音符中。它牵引着古今多少离人凝望的目光和纷纷的思绪,寄托了古今多少有情人儿的绵绵情思,深深依恋!诵读古诗词,倾听现代歌曲。通过这样的审美活动,让学生感受古人今人一样的离愁,一样的伤感,在诗词的韵律里,在歌曲的优美旋律中,品味祖先留给我们的永恒的凄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19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