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区块链技术因其去中心化的特征,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及交易的可靠性,大大提升经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运行效率。金融业尤是如此,比如在资源配置中,区块链技术使得每个个体均可能变为其中的节点,共同对经济社会发挥作用,同时该技术有助于现有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从而形成双赢模式的金融系统,因此加快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关键词:区块链;金融;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3月25日
一、前言
“区块链”技术最早由日本的中本聪提出,他在自己所创造的文章《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提出一种可用来解决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信用共识问题的方法,即建立一个互联网基础协议,并且该协议通过纯数学算法来实现去中心化,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各个国家之间进行价值转移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从而提高世界各国的信息傳输效率。而随着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研究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发展与应用就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区块链”技术的内涵与本质
针对“区块链”的内涵,目前没有一种确切的定义。中本聪在他的文章中指出区块链是一种底层的数据结构,可以用来记录有关比特币交易的相关账目。之后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成长与应用,人们发现它可以拓展到很多领域,并针对不同领域的区块链技术,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从记账的角度,将其定义成一种分布式记账结构的底层技术;第二类是从数据的角度,将其定义成一种数据库或者数据结构;第三类是从技术的角度,将其定义成一种通过多技术而成的新技术方案;第四类是从协议的角度,将其定义成一种互联网协议;第五类是从经济的角度,将其定义成一种价值互联网络。
关于“区块链”的本质,它不同于现在的互联网,用来实现信息的互联与共享,而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可用来不同主体合作开展各种新业务的价值互联网。由于区块链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结构或数据库,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对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赋能来实现共赢,这也是其最为重要的价值。
三、“区块链”技术的特点
区块链技术根据其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去中心化。这是区块链技术最为核心的一个特性,它指的是在该模式下,对于网络中去中心化的管理机构或硬件,任一节点间均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即以分布式方式进行管理和运行的网络,即使任意一个节点出现了毁坏或丢失,都不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转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拿人民银行和P2P来说,人民银行的清结算体系属于“中心化”模式,而P2P的网络传输却属于“去中心化”模式,如此一来,在这两种模式下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由于人民银行在整个的清结算体系中处于中心节点的位置,它会对所有参与节点(通常是商业银行)的账务往来过的“账本”进行单独地维护和管理,所以人民银行的账务系统一旦发生危险,就会使得整个社会的账务处理受到影响。对比之下,P2P系统中由于各个节点间是均等的关系,在资源下载及获取的过程中,任意一节点都是以分布式的方式从其他网络节点获取资源来完成的,所以不会依赖单一的结点,也就是说其他节点资源的下载及获取并不会因为单一结点的毁坏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二)去信任。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整个系统里参与数据交换的各个节点间不必是相互信任的,因为系统内所有的运作规则,数据内容都是公开透明的,所以在一定的规则和时间范围约束下,各节点是不会欺骗到其他节点的。即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它的信任基础是依赖于既定规则和算法的,而与单个节点无关,并且通常而言算法是难以在现有的技术下进行攻破的。
(三)集体维护。指的是所有节点都可以用来维护系统中的数据块。即系统中的任何参与者均会拥有一个用来记录历史交易的文件,每个节点均可以辨别新交易记录是否真实。
(四)可靠数据库。指的是系统中的各个节点通过分数据库的形式,都可以拷贝一份完整的数据库。由于单个节点只有能够同时控制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才会对数据库的修改产生有效性,否则修改无效,因此系统中参与的节点越多数据的安全性也就越高。
综上所述,在区块链技术下,系统中的各个节点均能够查看或备份完整的数据内容和交易记录,但是所有的节点都不能伪造或是篡改数据,但是可以自动安全地在没有中心权威机构的条件下进行数据的交换。从理论上讲,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那些必须依靠第三方中介信用背书才能实现的有关交易。
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金融局限性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不仅仅是局限于比特币的范畴,在那些中介成本高,流程繁琐,需要及时处理业务的领域中更为适用。目前,区块链技术根据其发展情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区块链1.0:数字货币,即可编程货币,通常应用于支付领域,如小额借贷、P2P借贷、电子商务、跨境支付等;区块链2.0:合约,即可编程金融,通常应用于交易领域,如债券、股票、金融衍生产品、众筹、养老金等;区块链3.0:治理,即可编程社会,通常应用于社会生活领域,如教育、医疗、博彩、公证认证、民主选举等。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区块链技术也不例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一是区块链技术在时效性和容量方面的限制,所以对于一些有繁琐执行程序的场景,区块链技术还难以处理,同时它的交易速度也较慢。例如,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比特币交易,每秒仅可交易6笔,而美国的存款信托和结算公司的交易频率却为每秒1万笔,两者交易速度相差悬殊。另外,区块链技术对于有交易轧差的业务还无法处理,只能处理一些实时逐笔清算的交易,因此在短期内还不能够代替有较大交易量的场内交易所市场。除此之外,区块链技术会占用较多的网络资源,倘若在交易量大的领域或金融领域中应用比特币模式,就会造成极大的资源耗费在宽带占用和系统压力上。其二是安全问题,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是以拥有大量可靠的计算节点为前提的,所以确保发展这些节点之前不被攻击是一大难题,尤其是当参与计算的节点数达不到一定数量时,51%的节点将会很容易地被攻破。除此之外,区块链技术还会面临合作机构间的信任问题。其三是监管和法律上的缺失,到现在为止,世界各国还没有对监管区块链技术制定出统一的监管框架,也没有在法律层面上明确定义行业标准,因此存在着诸如洗钱等的监管风险。
五、金融业如何适应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一)利用区块链技术增强金融监管效率。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完善金融监管的方式与手段,例如通过区块链中的公共账本信息就可以完成对P2P市场中系统性风险的监控;另一方面可以在金融立法上进行有关区块链技术的研究,比如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对消费者的教育工作,降低金融风险,与其他国家进行新技术在立法领域上的经验交流等。
(二)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可以在三个方面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一是创建一支专门研究新技术的人才队伍,积极与国内外先进的研究者沟通交流,共同分析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其对应的应对方案。二是鼓励民间区块链技术的成长,创建相关项目的投资基金,开展技术模拟实验。三是积极参与到国际区块链技术的规则制定中,和世界各国共同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争取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新技术的话语权。
(三)推进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一是促进区块链技术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上的应用,比如将新技术运用在银行间结算、跨境支付、信贷合约等领域中,形成一种新的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模式。二是开展创新试点,可以探索建立国家之间清算、结算、金融支付、登记等领域的实验区,发挥各国家间的相互协调作用。三是将新技术的模拟实验开展在一些交易所内,例如在债券、股票等领域的应用,提升交易的效率及安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忠,邹传伟.区块链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J].金融研究,2018(11).
[2]张苑.区块链技术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国际金融,2016(5).
[3]赵鹞.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研究[J].武汉金融,2018(3).
[4]欧阳红兵,李雯.区块链技术在我国普惠金融领域里的应用研究[J].武汉金融,2018(4).
[5]杨力菲.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信息系统的探讨[J].武汉金融,201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30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