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瑞丽傣族农村老人高血压预防的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对瑞丽市60岁及以上傣族农村老人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专门研究,并与高血压健康教育策略结合起来,期望为民族地区制定相关老龄化应对策略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与意见。[方法]采用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和自报告调查方法,对12个村民小组187名瑞丽傣族农村老人高血压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瑞丽农村的傣族老年群体高血压患病率自报告患病率为52.9%,实际的高血压患病率很可能更严重。另外,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在60岁以后,高血压的患病率都接近或超过了百分之五十。这与国内很多研究所做高血压筛查调查患病率都相差无几。[建议]加强针对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是长远之策;政府补贴推广低钠盐是行之有效的短期策略。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傣族;农村老人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8.045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WHO报道,每年全球因高血压死亡人数高达900多万人,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云南省瑞丽市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是我国通向东南亚的重要经济贸易通道,傣族是其世居和主体民族之一。苏明华等于2013年对瑞丽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指出当地的高血压问题不容忽视,同时提出应将当地的中老年人作为高血压预防与干预的重点高危人群。遗憾的是该研究并未专门对当地老年人的高血压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2015年本课题组对瑞丽市60岁及以上傣族农村老人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与高血压健康教育策略结合起来,期望为民族地区制定相关老龄化应对策略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与意见。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瑞丽市(县级市)位于云南省西部,隶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处于东经97.31°~98.02°,北纬23.38°~24.14°之间,东南、西南和西北三面与缅甸接壤,陆路距省会昆明752公里,距州府芒市103公里。瑞丽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周边环山,坝子(小盆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是云南重要的产粮区。瑞丽盛产橡胶、甘蔗、柚子等经济作物,是我国傣族世代居住的地区之一,也是典型的以少数民族农村和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本研究以瑞丽农村地区 ≥60岁常住傣族老人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本研究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首先对瑞丽市所有乡镇按地理地貌、经济发展水平分层,进行随机抽样。抽取出姐相乡、弄岛镇和勐卯镇共3个乡镇。再对该3乡镇的村委会(行政村)进行随机抽样。在抽选出的村委会中又随机抽取出12个村民小组。最后,对12个村民小组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即凡属该村民小组,且实足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傣族常住村民,都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
2018年8月据村委会和村民小组提供的村民名单,本研究共调查了209位老人,占应调查者的96.31%(整群抽样率)。删除不满60周岁者10例,以及在傣族寨子已生活几十年的其他民族老人12例,得到有效调查数187例,有效调查率为95.21%。
1.2.2 调查方法
常见的高血压患病率筛查主要是采用血压测量。同时,结合自报告,即对于自报告已经确诊高血压病,且正在服用药物的患者,也视为高血压病患者。
本次瑞丽调查,主要采用自报告调查的方式。首先请村民回答有无高血压,然后请其出示正在服用药物、相关病例和诊断资料等。此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所获得的高血压患病率是“人群中实际高血压患病率的最低估计”。其价值在于:第一有获得明确的诊断机构。第二有质性研究发现。
1.3 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和高血压患病情况。其中,高血压测量主要以自报告的方式获得,通过询问“最低诊断机构”“查看正在服用的药物”“查阅新农合相关病历或者就诊手册”等方式验证,从而得到人群真实患病率的最低限。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e3.1软件双录入问卷,并对数据的一致性、逻辑查错和异常值等进行分析,最终形成数据库。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在187份有效問卷中男性68人,女性119人。汉族12人,傣族175人。最大年龄为103岁,最小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69.87±9.769岁。
2.2 傣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情况
本次调研结果表明,瑞丽农村的傣族老年群体高血压患病率相当高,自报告患病率为52.9%(见表1)。然而,这是傣族老年人群中实际高血压患病率的最低估计值。因此,实际的高血压患病率很可能更严重。另外,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在60岁以后,高血压的患病率都接近或超过了百分之五十(见表1)。这与很多研究所做的自报告加上筛查的高血压病患病率调查结果都相差无几。如,李芳等人在武汉市≥65岁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调查中发现高血压患病率为60.2%;苏明华等人在瑞丽调查了解到当地6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58.82%。
其次,本次调查还开展了细致的傣族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在瑞丽农村傣族老人当中的因病失能率比较高。同时,质性研究发现,高血压是当地导致老年人部分失能或完全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老人往往由于高血压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卒中等,最后导致偏瘫,部分失能甚至完全失能。最终严重地影响了傣族老人的生命质量。因此,有必要针对该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本次调研还专门访问了当地乡镇卫生院和卫生局的业务骨干及领导。访谈结果表明,该地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虽然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傣族农村群众当中,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及求医的行为仍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亟需进行针对更加深入和丰富的高血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加强知识和技能的普及。 3 讨论
众所周知,针对慢性病预防的健康教育内容一般可以考虑3个方面:针对慢性疾病发生、发展或恶化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和临床预防,即“三级预防”。本文从瑞丽农村实际出发,结合对可操性的考虑,提出以下长期和短期的两项策略。
3.1 加强针对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是长远之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傣族村寨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傣族群众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饮食中脂肪含量及动物性脂肪含量不断增加。再加上,瑞丽处于亚热带,当地傣族群众长期认为劳动之后,要大量摄入食盐。另外,千百年来傣族的饮食结构和口味都偏重。酸、咸、辣是傣族口味的特点之一。因此盐的摄入量也特别高傣族的饮食结构、习惯和特征,是傣族农村的高血压病患病率不断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高血压病是导致傣族农村老年中风、失能的重要因素。在访谈瑞丽市卫生局原局长时,据其本人回忆,他知道的一些傣族村民,患高血压病未及时发现和控制,最后导致中风、偏瘫有的部分失能,有的因此失去了生命。限于篇幅,本次研究的此案例这里不再详述。但无论是从定量的数据,还是质性研究的案例,均显示,在瑞丽市傣族村寨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已迫不及待.从长远来说,可以开发有民族语言的,针对傣族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和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以及相关技能的培育、养成和巩固。例如,发放节油的勺子和节盐的勺子等,都可以通过参与性的方法,让傣族群众知晓,最后能够接受自己改变已有的一些习惯和风俗,甚至改变饮食结构和习惯。但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系统的工作。
3.2 政府补贴推广低钠盐是行之有效的短期策略
由于在短期内很难迅速改变傣族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因此,建议当地政府考虑,通过政府的促销和补贴的式方,使得当地销售盐的零售商有利可图,从而提高其销售低钠盐和钾盐的积极性。在一定的时间内,村民可以保持原来的口味和饮食结构。但实际摄入的钠离子会大大的减少。钾离子大大的增加,这样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当然长远来说,低钠盐的推广,还是应该更多立足于有民族文化敏感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广大傣族农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在本民族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慢病控制管理人员等健康教育关键人物的共同努力下,更快、更有效地推广低钠盐。同时,在此基础上,未来逐渐通过行动性的研究,使得群众逐渐减少高蛋白、高盐的食物摄入量。从根本上,预防高血压病的人群发生。最后,还可以考虑地老年协会,围绕傣族传统文化和节日,比如入洼、出洼和奘房等宗教活动,促进群众自觉地控制高危因素,从病因上进行预防,从而减少高血压患病率。
参考文献
[1]段文静.社区高血压病空巢老人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及社区护理对策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9,(2):308-310.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A global brief on hypertension[R].Geneva:World H ealth Organization,2013:9.
[3]蘇明华.中国东南亚边贸口岸民族地区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9):1537-1542.
[4]瑞丽市政府网.德宏瑞丽市简介[EB/OL].http://www.114huoche.com/zhengfu/DeHong-RuiLiShi,2012-6-2/2016-4-10.
[5]曹亚景,祁素芬,殷洪山,等 河北省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现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3):296-300.
[6]施侣元.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7]崔明昆.云南勐腊县纳卡村老年慢性疾病的医学人类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41):60-66
[8]夏南,张焕鑫,赵继先,等.高盐饮食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的影响及左旋氨氯地平的作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5):611-6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32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