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技术形势下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当前,世界在向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时代转型。新技术能提高生产力,可望为中国带来新的竞争力优势。然而随着新技术改变工作与职业结构,加速就业市场环境变化,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将面对人才数量、人才结构、人才能力以及就业保障的挑战。因此,创新社会教育政策,培育新技术时代人才,强化就业安全,就是政府应对人力资源开发机遇与挑战的重要课题。
   一、新技术推升高端就业机会,填补低端岗位空缺
   新技术将创造高技术就业机会,推动高端人才就业增长。21世纪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蓬勃发展,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日渐广泛。中国目前提出发展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20年4月各地推出了高达33.83亿元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预计随着这些项目的铺开,对软件开发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师、算法工程师、通信研发工程师、通信技术工程师、ERP 实施顾问等专业人才需求将大幅增长,形成推升高端就业机会的新动能。
   机器人将助力填补低端岗位空缺,缓解劳动力成本压力。由于劳动力人口减少、生活消费提高以及青年就业偏好,使得包括低端劳动力在内的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对企业竞争优势造成了压力。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为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机遇。首先是“直接示教法”使得机器人的编程和安装更加简便。“直接示教法”,就是利用机器人的數字传感器与智能软件,人操纵机器人手臂进行一个完整的作业过程,整个过程数据将自动存入机器人的数据库,之后它就可以自行作业。其次是人机协作机器人缓解了技术和成本制约,大大促进了机器人在工作现场的利用。人机协作机器人,能够理解语言、手势等肢体动作,按指示配合人进行作业。再次是机器人行业通用接口标准化的普及,使得不同厂家的产品之间有了可连接性,为使用多种类机器人重组工作流程带来了便利性。另外还出现了机器人租赁服务,企业无需设备投资,仅支付使用成本,而且程序升级、维修等有保障。由于以上这些技术和服务的出现,企业使用机器人会更方便、更廉价,这样就会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使用和相应的成本支出,在新技术基础上构建新竞争优势。
   二、新技术重塑劳动力市场,要求人力资源全面升级
   新技术发展要求市场扩大两端人才供给。新技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高端人才需求大幅增长,然而市场供给十分欠缺。智联招聘预测,大数据、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产业的核心技术人才缺口在2020年底将达到417万人,其中软件开发人才缺口最大,关于Java 开发工程师的需求只能满足三分之一。虽然近年教育部为了发展新工科,增设了近400个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专业院系,但还是满足不了迅速发展的产业需求。不仅高端人才短缺,流水线上的组装工人、车工、钳工、搬运工等基层工人也十分短缺,岗位空缺与劳动力市场求职人数比率在珠三角等地区甚至超过了技术人员。加速新技术发展与应用进程,首先要求市场扩大这两端人才供给。
   新技术更迭要求劳动者对能力转型升级。新技术应用推动业务重组和工作改变。随着智能设备的使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劳动者将从简单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转向需要人类智慧的复杂多变化的劳动。以前具有的技能与知识将变得落后,劳动者需要重塑技能与知识储备,学习和掌握大量与新技术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发展智能设备所没有的属于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环境应变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这意味着从学校到企业、从内容到手段的所有教育培训系统都要发生变革,要与新技术发展相匹配。如果教育培训不能跟上技术发展步伐,劳动者不能建构起新能力,对于个人就意味着会遭到就业市场淘汰,企业也因此会失去人才竞争力,最终会影响国家的新技术产业战略的实施。
   新技术应用要求劳动者对工作重新定位。新技术应用对工作岗位有“取代”和“补充”两方面的影响。根据英国研究与咨询机构牛津经济(Oxford Economics)的报告,2004年以来全球每新增一台机器人取代了1.6个工人。分国家看,2000年以来全球有170万个工作因为机器人而消失,美国26万个,占制造业雇用人数的2%,欧盟40万个,占1.5%,中国55万个,占1%。按照国际机器人联盟的预测,全世界到2030年还将有24万个制造业工作消失。虽然中国因机器人消失的工作岗位与其他国家比不算多,但中国是世界机器人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劳动力人口在减少,因此未来机器人的使用将会更加普遍,进而导致一些工作岗位被取代,一些劳动者被迫转岗或失业。因此,在加速新技术应用的同时,需要强化就业安全体系,支援劳动者对工作重新定位,防止他们陷入贫困。
   三、创新社会教育政策,应对机遇与挑战
   第一,创新在职教育以缓解高端人才短缺。新技术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目前这些人才主要依靠高等院校与科研机关的学制教育培养,不仅时间长,而且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满足不了企业需求。因此需要开辟其他培养渠道。
   一是增加在职教育机会。英国提供一年制转换专业领域的人工智能硕士学位课程。日本在大学设置人工智能专门课程,由政府提供部分费用,支持在职人员回校深造。借鉴英国、日本经验,在高等院校设置大量短学制专业课程,吸引在职人员接受“回炉教育”。另外还可以通过在线培训、职业培训以取得相关的专业资格,来支持在职人员学习。专业资格标准由政府与行业共同制定,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可以作为在职人员的能力证明。
   二是强化合作型实战教育。合作型实战教育,也称作问题导向型教育(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它根据企业的实际课题设置教育课程,使学员在实际解决企业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现实中,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极为关切并有很大需求,但是很多企业还做不到把自己的问题明确地与新技术结合起来,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不知道如何选择提供新技术的企业。而能够提供新技术的企业也不了解对方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数据,也无法立刻拿出具有实效的解决方案。其瓶颈就在于双方都缺少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因此需要借助PBL这种形式来培养供需双方的技术人才。PBL就是由需求方和供应方合作,在一定期间针对需求方的具体课题研究使用新技术的解决方案。需求方有解决问题的需求,有数据,而供应方有基本技术能力,双方合作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双方参与人员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到具有实战意义的新技术。但这个合作过程中是不会产生效益的,需要双方前期投入,并且合作也有失败的可能,双方企业都必须承担风险。因此为了培养紧缺的高端人才,国家应该对PBL进行费用补助和组织协调,在社会上形成更多的培养高端人才的“合作型实战教育组织”。    第二,推动自动化以缓解低端人才短缺。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低端人才短缺。低端人才指的是在低端职位就业的劳动者。这些职位处于组织底层,工作相对简单、程序化、高强度和危险。低端职位很多分布在制造业的劳动密集行业。如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十大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榜显示,排在前茅的就是搬运、包装工、车工等制造业低端职业。未来随着劳动力人口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制造业低端人才短缺问题会更加严重,会进一步削弱企业竞争力和中国制造大国地位。因此在实施产业政策时,应该聚焦那些低端人才短缺的劳动密集行业,推动自动化以阻止企业竞争力的下降。
   然而,自动化是一把“双刃剑”。完全的自动化会导致技术性失业,因此引进自动化时,在符合效率的前提下,应该尽量使用人机协作方式。人机协作方式指的是人与机器协同完成生产任务。人机协作方式在当下有着技术上的必然性。由于智能技术自身的局限性和性价比的关系,在一些行业尚无法将全部生产业务都实行自动化。因此,在设计生产流程时,应该引进“适度自动化”理念,分析各个工序或岗位上人与智能设备的各自的优劣,将重复、简单、危险、高强度的作业交给智能设备干,而人来从事需要判断、需要多样技能、需要不断改进革新的作业。在适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中,形成人机协作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提供劳动机会,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素质,还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在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以及产品设计等方面发现问题,在生产现场捕捉技术创新的机会。
   第三,加速劳动者能力转型以应对技术发展。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工作方式改变,并且引起职业及就业结构转型。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我们必须在教育、劳动就业各方面做好准备,借助新技术发展机会,促进劳动者实现能力转型,提升劳动价值。
   首先要提高全社会的新技术基本素养,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再到工作阶段普及新技术教育。对于义务教育的中小学阶段,应该完善每个学校的信息网络,要使高速Wi-Fi网覆盖全部校区,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专用的终端设备。当前教育界中能担任新技术教学的教师人才十分欠缺。国家应该制定紧急行动计划,至少要在5年以内消除相关基础素养课程空白的中小学,使每个学校都有充分的师资资源。对于大学阶段,不光是理工科,要在包括人文社会、艺术、体育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开设新技术的必修课程,促进学生提高新技术基本素养。对于工作阶段,应该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行业制定新技术基本素养标准,把它们作为就业的必备条件。公共职业培训机构应积极利用大数据来监控技能需求变化,针对未来需要的重要技能开设培训课程,在课程设施、教材编写、授课教育、实操训练、技能评价各环节充分发挥作用。政府对相关培训、研究费用进行补助,包括给企业、教育机关以及学员的补贴。
   并且,要在人才培养中引进价值链目标,按照市场需求导向进行职业培训。现在社会局势和科技的变化迅速,企业价值链的所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所谓企业价值链,包括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消费、售后服务、回收利用等生产服务网络中的各环节。随着环境变化,价值链的各环节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化,如由原来主要依靠引进外国技术变为自主开发技术、由主要销往海外市场变为开发国内市场等。因此,企业的培训目标也应该随之变化,以满足实际需求。现有的学制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学用差距,在就业上受到阻碍。为了持续发展,企业应该参与人才培养,对教育机构提出自己的人才目标,确保符合自己价值链的人力资源供给。对企业参与学制教育人才培养,应给予政策规范和支持。同时,企业、尤其是在行业中有着关键地位的大企业要树立人力资源的战略目标,完善用人与内部员工职能培训标准,以此促进社会教育体系的调整。
   另外,为了缩减现行学制教育的学用差距,首先要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改进,要推行问题导向及跨学科合作探讨方式的教育培训。企业与教育机构协作就现实问题设立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引导学员接触社会实践,学习使用真实数据解决问题的技能。借鉴国外STEAM(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Mathematics)教育,打破学科界限,组织学员综合学习数学、统计、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理、化学、生物、艺术等多学科知识,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和制定解决方案,提高新技术与各类专业技术的融合創新能力。并且要引进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代替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
   第四,多方面加强就业安全保障以防范致贫风险。一是强化失业预警机制。今后一段时期里新技术加速和全球经济下行、新冠疫情冲击、市场疲弱等因素叠加作用,将加大中国就业市场压力。因此,必须强化失业预警机制,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预测的基础上,对劳动力供需走势进行监测,对可能产生失业的产业、领域、地区以及可能产生的失业人数提出及时预警(提前一季度等),及时做好相关的失业调控预案,采取必要的再就业措施。
   二是促进失业人员提升技能和再就业。对于因自动化而失去工作岗位的失业人员,要加大力度促进他们提升技能和再就业。2019年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提出对下岗失业人员和转岗人员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就业困难人员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贫困劳动力在培训期间提供培训补助资金和生活费补贴(含交通费)。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失业人员提升技能和再就业有着重要作用。但从提高政策实际效果的角度看,培训补助类目、补助次数以及再就业帮扶机制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一是可以在培训补助类目中增加求职交通补贴(不限定是否属于困难群体)、异地求职交通补贴、搬迁费补贴、房租补贴等;二是可以把培训补贴享受次数适当上调到目前每人每年享受3次以上。三是可以通过数字手段加强与失业人员的沟通,针对失业人员实际情况提供技能培训和再就业服务。四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引导就业机制,确保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三是加强社会安全网的基础支持。劳动者一旦失去工作岗位,就有陷入贫困的风险。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制度设计,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确保失业人员公平享受健康、教育机会。2020年5月29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扩大失业保险范围的通知,指出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要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基础的功能,切实保障参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该通知提出,自2019年12月起,延长大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阶段性实施失业补助金政策,2020年3月至12月,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可以申领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阶段性扩大失业农民工保障范围,对个人不缴费且连续工作满1年的失业农民工,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等;阶段性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2020年3月至6月,对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人员发放的价格临时补贴,补贴标准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提高1倍。这些紧急纾困措施对于防止失业人员生活窘困十分必要和及时。今后应抓紧做好政策落实工作。并且,为了预防失业人员在健康、教育各方面遭受不平等待遇,还应该对失业人员提供学费减免、医疗费补助、心理辅导等服务。
   (基金项目 :本文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企业管理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9年度“实培计划”项目资助)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21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