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按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划分,包括企业筹资风险管理、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管理和企业收益分配风险管理。笔者围绕企业经营管理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了论述,分别阐述了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提出控制风险产生的办法。
  关键词:筹资;投资;资金回收;收益分配;风险;企业管理
  
  引言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的有可能发生的损失,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二是人类主观认识的局限性。企业在生产经营业活动中通过财务管理,对企业财务活动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以期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然而,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或企业领导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往往会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这就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即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也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上的不确定性,以及主观上的原因,如决策失误、组织不力、管理失策等所产生的风险。企业财务活动组织状况好坏,可能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1.企业筹资风险管理
  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发生企业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渠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有者投资,一类是借入资金。对于借入资金这一类筹资活动而言,筹资风险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借入资金均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款金额,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效益,导致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使企业付出更高的经济和社会代价,例如向银行支付罚息,拍卖抵押财产,引起企业股票价格下跌等,严重的则会使企业破产倒闭。因此,借款筹资的风险,表现为企业能否及时足额的还本付息。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它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这部分资金属于企业的自有资金,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上。投资者向企业投资,总是希望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如果投入资金不能产生效益,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收益目标,就会给企业今后的筹资带来不利影响。但是这种风险只取决于资金的使用效益,因而它实际上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另一种形式――投资风险。因此,一般来说,筹资风险不仅仅是指借入资金这种筹资形式的风险。
  1.1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
  分析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具体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1投资效益的不确定性,即投资风险的存在
  如果某个投资方案绝对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那么所筹资金即使是借款,一般也是可以按期归还的,但是,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投资效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由此决定了筹资风险的存在。
  1.1.2资金调度的不合理性
  资金调度是对企业资金的流入、流出和周转,在时间、金额和形式上的规划和安排。合理的资金调度,可以相对节约资金占用,并使之既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能在时间上相衔接,形式上相协调,充分挖掘资金使用的潜力。资金调度不合理,就会出现相反的局面,既会增加资金占用,又会使其在形式上相冲突,时间上相脱节。企业资金调度能否合理,除取决于财务人员的判断之外,还与环境变化和其它财务环节的工作效率有关。撇开经营环境方面的原因不论,企业资金回收状况,利润分配的形式和额度的规划,都会影响筹资风险。假如一个企业,产品确有销路,但若销售货款不能及时回收,也会使企业的借款无法偿还。因此,企业资金调度能否合理,也取决于企业资金回收状况和利润分配的组织,也就是说筹资风险的大小与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密切相关。
  1.1.3外汇汇率风险,它只在有外币筹资业务的企业间存在
  当企业借入外币扩大生产经营,如果归还时该种外币汇率下降,就会产生汇兑收益;反之,就是汇兑损失,这样就会使企业必须以更多的本位币来归还借款,这就是外汇汇率风险。
  1.2控制筹资风险产生的基本方法
  企业在实际经营活动中,控制筹资风险产生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和分散风险等几种。从预防风险来看,对筹资风险的控制,可以从借款金额的控制和还款时间的安排上想办法。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借款的规模和借款的比重,分散借款的归还日期,比如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减少一次还款的压力。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合理调度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外汇汇率风险,可尽量避免选择币值不坚挺的币种,通过选择多种外币的方式来分散汇率风险。
  2.企业投资风险管理
  企业投资活动是指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在企业内部合理分配以及对外投资的过程,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把资金用在刀口上,用在能够取得经济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的投资活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投资生产某种产品,从事加工业,工业企业的投资以此为主,二是投资商贸活动,即不加工生产某种产品,只进行商品的购进和销售,商业企业的投资即属于此种类型;三是对外投资,如购买另一单位的股票,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参股控股等。在各种类型的企业,均可能出现这种投资活动。
  2.1企业投资风险存在的衡量标准
  以工业企业为例,工业企业的投资风险,是指投资项目不能产生预期效益,从而可能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风险。
  投资项目是否存在风险的衡量标准,有如下三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产,不能取得效益,或虽然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了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这是投资风险的最强形式。二是投资项目并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息率,虽然取得一定的投资收益,但该项投资得不偿失,这是投资风险的次强形式。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出现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例如,某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是20%,而拟上马的投资项目的利润率是15%,那么这项投资活动实际上也会降低企业的能力,这是投资风险的较弱形式。如果企业某个投资项目出现上述情形,(至少是较弱形式的投资风险),那么该项投资就是一种风险投资。
  2.2规避投资风险的几点措施
  企业对外投资,特别是长期投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因长期投资的投资额通常较大,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成果和所有者权益,所以必须认真研究,进行有效管理。控制投资风险有多种策略,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可通过加强可行性研究,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来减少决策失误。从分散的角度来看,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控制风险的发生,如购买多种股票、债券等。还可以通过其他措施来转移风险,如改购买固定资产为融资租赁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按既定的投资方案对投资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密切注意投资过程的发展变化,不断揭示差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投资项目的实现,或者及时中止投资,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3.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管理
  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在工商企业就是产品销售的实现。它一般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从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的过程;二是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过程。这两个转化过程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就是资金回收的风险。
  3.1企业资金回收风险存在的客观依据

  自改革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按照建立市场经济的新思路,打破了原来国有企业的铁饭碗,将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推向了市场,进行公平竞争,信用工具作为一种搞活流通、繁荣市场的润滑剂,被多数企业抵抗破产而广泛采用。这种情况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机遇,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回收风险,坏帐损失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资金回收风险的存在,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金融政策是紧密关联的。在膨胀型的的财政金融时期和紧缩性的财政金融时期,企业资金回收风险显然是有差别的。在财政金融双紧缩时期,整个市场疲软,企业产品销售困难,三角债务链规模巨大,各个企业无不深受影响,资金回收困难;反之,资金回收则容易的多。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大小也取决于企业决策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即使是在财政金融双紧缩整个经济工作不景气的条件下,企业也可能别有洞天,欣欣向荣。
  3.2资金转化对企业回收资金的影响
  企业资金要能顺利回收,首先要求产品能顺利地实现销售,完成由成品资金向结算资金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抛开宏观政策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内在因素分别是:(1)产品质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产品质量的高低是其销量变动的重要决定因素。(2)产品价格。消费者不仅要求物美,还希望价廉,价廉物美的产品,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而企业产品价格的最低承受力,主要是由其成本决定的,因而企业必须尽力降低成本。(3)品种花色齐全,适销对路。这要求企业能准确地把握市场行情和走势。(4)广告宣传的配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做法是不行的,离开了一定的广告宣传,再好的产品也难以占领市场,企业只有同时抓好上述几个方面,才能使产品销售顺利地实现,避免出现积压的局面。
  企业资金回收的另一个环节是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的转化,如果说前一个环节是由企业的综合因素决定的,那么这个转化能否实现则主要是受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业绩的影响(当然也有外界环境方面的原因)。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作为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为各个企业所重视,这使得企业资金的回收和产品销售的实现,往往都要经过结算资金这个环节,而直接由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的情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多见的,市场经济越发达,信用关系也越发达。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信用手段,简单地说就是赊销商品,它的积极作用从宏观上看就是繁荣市场,搞活流通,从企业来看就是促销,但它也可能出现坏帐损失,加大了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这种风险产生的原因,既有宏观上的因素,如国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变化,也有微观上的因素,如对方企业的的财务状况,本企业催收工作情况等。
  3.3如何预防和降低资金回收风险
  要控制资金回收风险,具体的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
  第一、注意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坏帐损失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佳造成的,因此,企业应重视对购货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估,尤其是大宗购买的客户。如果对方企业已濒临破产,再对其赊销商品,会面临极大风险。严格地说,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需要取得对方的财务报表,当不能取得对方报表时,可从其它方面的情况间接判断,如从对方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工厂生产情况、产品积压情况、工人生产积极性、工资奖金发放等方面加以评估。对于财力状况不佳的企业,要慎重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最好是即期结算方式,如托收承付、支票、银行汇票等,而不要采用商业汇票等远期结算方式,同时签订购销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预防坏帐损失的发生。
  第二、注意对方的资信状况。资信状况是指一个企业在经济交往中,货款的结算与支付是否足额及时,遵守合同,恪守信誉。在国外,对企业的信用等级的评估比较普遍,在我国,尚只在部分行业(如金融行业)间进行。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向那些资信等级高的企业销售产品,这样有利于控制资金回收风险,减少坏帐损失的发生。
  第三、合理地利用折扣手段,促进货款的及时回收。折扣有两种,一种是商业折扣,另一种是现金折扣。商业折扣的主要作用是促销,是对大宗购买的客户在价格上的优惠,如规定购买量达到1000个单位以上时,给予2%折扣,即按98%作为应收销货款。现金折扣是对购货方在规定的付款期限内提前付款所给予的一种优惠,对促进货款的及时回收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控制信用成本,因为折扣手段的运用会减少企业的销售净收入,企业在制定折扣条件时应加以考虑。
  第四、加强销售货款的催收。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进行帐龄分析,对各项应收款采取相应的催收措施,如去函催收、上门催收等,必要时可依靠诉讼方式,以控制资金回收风险,减少坏帐损失。
  4.企业收益分配风险管理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指企业实现的财务成果(即利润)对投资者的分配。收益分配的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这种影响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如偿债能力的降低),有些是潜在的(如企业声誉下降)。
  4.1企业收益分配风险存在的客观条件
  在企业效益有保证,资金周转正常,调度适当的情况下,合理的收益分配,会提高企业的声誉,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对股份制企业还会带来股票价格的上扬,为企业今后的筹资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利润分配也有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收益确认的风险,这是指由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的不当,有可能少计成本,多计收益,使企业提前纳税,所确定的可分配利润也偏高。例如,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时期,按照现行的历史会计模式就必然存在虚减成本、虚增收益的问题。
  2、收益对投资者分配的时间、形式和金额的把握不当所产生的风险。若企业正处于资金紧缺时期,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对外分配,且金额过大,就必然会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畅,大大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影响企业再生产的规模。但若企业投资者得不到一定的投资分红,或单纯以股票股利的形式进行分配,则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降低企业信誉,股票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也会下跌,这些都会给企业今后的行为带来不利影响,具有一定的风险。
  4.2针对实际控制企业收益分配风险
  对企业收益分配风险的控制,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合理的确定分配政策,即既不能过分强调企业的利益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不能忽视企业的长远利益而“分光吃尽”,既要控制资金成本,又要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应注意如下原则:
  1、在确定收益分配额度时,首先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有计划地建立价格变动补偿基金,保证收益分配不致辞于影响企业简单再生产的进行。
  2、在正常的情况下,企业一般每年应进行一次收益分配,向投资者支付红利和股息,给投资者以看得见的实惠。
  3、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争取使投资者每年的收益率呈递增趋势。
  4、收益分配的额度,在正常情况下,下限是银行存款利息率,上限是企业资金利润率,即投资收益率一般既不得低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也不得高于企业资金利润率。
  5、对股票上市企业来说,在我国目前股民长期投资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不可单纯地采取股票股利的形式进行收益分配,否则就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最终对企业自身产生不利影响。
  收益分配风险控制的主观随意性较强,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控制依据和标准。事实上,收益分配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形式、以什么标准进行,都总是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即既能使投资者满意,又要控制资金成本,事实上是比较困难的。企业进行收益风险的控制,就是要从两难困境中作出选择,找出它们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发挥其积极因素,消除其不利影响,但要完全消除却是不可能的。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我国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产生的新课题,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强化风险意识,对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财务管理》.1997.7
  [2]中国商业出版社《企业财务会计》.1999.2
  [3]武汉市财政局《财会月刊》.1998.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28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