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夺人的跨国企业低碳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10年底,经济科学出版社推出了《绿色创新,低碳发展》一书。该书的执行主编蔡林海博士对《经济》杂志说:“跨国公司在发展绿色经济与低碳技术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让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以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有了约束性指标。蔡林海觉得,跨国企业由于有着较长的环境方面的研发,在其经营中有一整套管理体制,在中国走向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中时,不仅在技术上占有优势,“而且在和中国企业、地方政府从事经济方面的交往时,找到了一个新的市场。”蔡博士说。
低碳经济是个刚刚出现的概念,我们只知道要实现这个概念,却找不到一个典型案例、找不到一个样板城市。现在跨国企业迈出了一步,要先声夺人在天津滨海新区,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智能城市来。
这家企业就是日立(中国)有限公司。其常务副总裁野本正明风尘仆仆往来于东京、北京、天津之间。“日立在2010年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但宝刀不老,百余年来我们在机械设备、IT信息各个方面都积累下了大量的技术,今天我们正把这些技术融合起来,在日本,也在中国发挥着其他企业难以全面推进的特别作用。”野本常务副总裁对《经济》说。在天津能够迅速参与智能城市的建设,正是因为日立公司有这样的技术积累,也愿意把相关的最新技术拿到天津来使用。
半年内30次访华后转调到中国
野本正明常务副总裁在正式来中国工作以前,是日立制作所最精通智能城市、智能工厂的专家。2010年3月,日立公司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办“绿色经济技术交流会”时,在会场上《经济》杂志记者就看到了他的身影。
那次会上,野本主要向与会的数百名绿色经济方面的地方政府负责人、企业高管讲解了在绿色经济社会中可以使用的日立技术。记者旁听了他的近一个小时的演讲,他详细地讲述了日立埘中国经济宏观的展望、及对中国能源的使用效率的分析。会场上的很多专家赞同他的结论:“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增长,但在能源的多样化及节能方面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那次会上,野本主要从日立的智能电网方面,为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提供了一个方案。之后他很快就回到了口本。
4月,日立总公司成立了一个总裁亲自牵头的“智能城市事业统括本部”,在这个本部中,野本成了担当本部长,相当于相关业务的具体负责人。“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听说天津要做一个智能城市试点。在这里要建一个全新的智能城市,我感觉到中国这回不仅是我们在会上介绍的那些技术能够具体发挥作用的地方,而且这里有一个非常巨火的市场,我开始每个月都到中国来。”当时还任担当本部长的野本先生列本刊说。
中国市场之巨大,变化之快超出了野本的想象。2010年4月到10月的6个月中,野本30次来中国出差,负责了相关业务的洽淡与推进。“9月我在中国连续待了20天时间,马不停蹄地在中国各地出差,决定了几个项目的最终推进。”野本说。
“我知道野本先生是日立在智能城市方面的重要人才,日本国内也非常地需要他。但是中国市场太大,中国对日立来说太重要了,所以我还是向总公司要求野本先生直接来中国公司工作。”日立(中国)有限公司大野信行总裁对《经济》说。日立最具有智能城市方面业务知识,也是在日本多次为日立争取过大的政府项目的野本正明,20tO年10月作为中国公司的常务副总裁来到了中国。
感受引进智能技术时的“中国速度”
野本正明常务副总裁用自己在日本积累的经验,开始全力投入到中国业务中。一种更强的市场吸引力,一种追求更快的建设方式,让他兴奋不已。
“在日本的时候,决定是否要做一个项目可能需要事先拿出几个方案,然后大家聚集在一起,反复讨论这些方案的优缺点,经过较长的一段审时度势,反复探讨后,大家心里算是有了一个方向,然后再回去和企业上层沟通,再花一段时间后,决定是否推进该项目。”野本常务副总裁这样解释日本的工作方法。
但是中国经济在各个方面都在大干快上,环境问题、环保问题等刻不容缓。和地方政府、企业接触过几次,野本常务副总裁就感到了日本与中国在速度上的巨大不同。“我参加过一些会议,在会上大家免不了要问到公司肯不肯参加相关的项目。要是在日本的话,人们会自然地说,这事我要拿回去讨论,要问我的领导。但在中国,这也许就意味着缺少决断权,意味着商业机会有可能要丢失。”野本说。日本的按部就班的决策方式,显然不适合于今天的中国。并不是日本的方式出了问题,是中国的环保已经不能让人去花几个月或者上年的时间去讨论该不该治理,也没有必要去商讨中国该不该建一个智能城市这些问题,中国需要有一个为全国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榜样的城市。在大的方针已定的情况下,速度就成了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野本常务副总裁的观察能力、做业务的特点,“我参加会议就要表现出我是能拍板的,我有充分的决定权。一个不能作出决断的人,在中国很多时候甚至没有参加相关会议的资格。”野本已经在日立把相关业务做到了顶级,他有这个信心。他肯来中国工作,也相信能拿到大单。
野本常务副总裁能这么做,也是因为他对世界市场有种特殊的感觉。“在中国成功了,在中国周边国家就能花开二遍,获得再度成功。”他这么说。
看一看中国及世界的社会基础设施市场,2015年日本的相关产业的投资规模为11万亿日元(约1万亿人民币),但中国是95万亿日元,是日本的将近9倍。和欧洲及其他国家比,中国也大大地超过了欧洲(43万亿日元)和美国(20万亿日元)。如果把印度的15万亿日元也加上,今后国际市场会出现中国95万亿日元对阵欧美日印(89万亿日元)的局面,可以说国际上主要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就在中国。如果在中国能够取得成功,那么在生产成本、市场规模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占据要津。野本常务副总裁作为日立在中国的重要决策人,这些他看得自然非常清楚。
在天津拿到重大项目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让野本正明常务副总裁看到到处是商业机会。
“我知道中国正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很多城市在构筑智慧城市。光我听说的就有13个这样的城市。另外至少有上百个城市也在做相关的规划。”野本说。在城市化进程已经完结,基本实现了城乡没有太大差距的欧美及日本,想要为老城做更新的工作是有的,但如此大量的新城市的出现,在那些地方已经没有了可能。
智能城市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能源的使用。现在在GDP规模上,中国与日本基本相当,但日本实现这个规模的GDP使用了16817亿度电,而中国是41735亿度电,也就是说日本用的电力仅有中国的40%左右,再换句话说,如果中国能够做到和日本一样节能,那么用现在的中国电力,就能拿到目前的两倍多的GDP。中国的节能潜力非常的大。
跨国公司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技术积累。2010年,日立(中国)已经和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天津滨海在新建智能城市时,将使用日立的相关技术装备。野本常务副总裁在中国首战告捷。
天津项目从2010年一直要持续到201 5年,最后在2020年建设成35万人口的全新的城市。调到中国后,野本更是经常到天津去。“开始去时,只看到一片平地,但很快那里就有了住宅、办公大楼,以后还会有商业、文化设施,有大学。”对于能够参加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环境城市的建设,野本感到非常的自豪。日立的环保技术将在这个新城里得到众多的体现,跨国企业也在中国有了一个能全面介绍其环保、绿色技术的典型城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5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