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大主体功能区”打造新穗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亚林

  “三大主体功能区战略”让增城既有了金山银山,又有了绿水青山,并出现了工业、农业、旅游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可谓一举多得
  
  
  去增城采访的路上,同行的中央党校的的曾业松教授就先给我们做起了导游。在他的介绍下,我知道了有着中国著名的“牛仔之乡”美誉的新塘镇就在增城,而连续举办的七届“中国国际牛仔服装节”更是让增城名声大振。
  而今天,再一次吸引人们眼球的是使得它的县域竞争力持续发展的“三大主体功能区”战略:南部作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园区,中部作为优化开发的生活安居文化休闲区,北部作为限制工业开发的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区。
  这让增城既有了金山银山,又有了绿水青山,并出现了工业、农业、旅游业发展的集聚效应,为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贵经验。
  
  新战略的实惠
  
  《经济》:现在的三大主体功能区是由三大功能圈南部即经济教育产业圈、中部都市生活圈、生活旅游圈演变而来的,为什么会做这种改变?
  朱泽君:之所以有这样改变,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等有了更清楚的把握。所以从2002年开始,增城因地制宜将全市1616平方公里划分为南中北三个功能圈,形成三大主体功能区 。
  起初压力也很大,也有怀疑,通过这些年一步步地按照科学的规划来发展,老百姓已经从以前的怀疑 ,到半信半疑,再到现在的坚信不疑了。
  《经济》:前几年人们说起增城还是“广州郊区”,而现在获得了“世界和谐城市提名奖”、“全国绿化模范县(市)”,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落户这里,甚至很多广州市民都在这里买房子,在这些变化中,“三大主体功能区”战略起了什么作用?
  朱泽君:“三大主体功能区”战略既为增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又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实现空间均衡找到了新路。
  通过推进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使增城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不断得到优化,资源环境承载力也不断得到增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双赢。目前,广州本田增城工厂、福耀玻璃等优质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增城,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由2000年的7家增加到2007年的71家。北部生态保护区因为人口的大量转移减少了对当地环境资源的压力,人均绿地面积从2000年的4.73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15.8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1%。
  通过推进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区域间公共服务的差距不断缩小,南、中、北各功能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纳入低保人数达2.6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
  南部发展先进制造业也为中部、北部提供大量的财力和就业岗位,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农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市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由2000年的1507元增加到2007年的3959元,增长1.62倍;中部为南、北部的居民提供了一流的生活服务环境;北部为中、南部地区营造优越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优质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气,创造生态反哺工业的良好效应,使南部的经济发展环境更具有竞争力。
  通过推进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一、二、三次产业逐步实现了集群集聚发展,南部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牛仔休闲服装产业,中部的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北部的生态旅游业和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势头日益明显,规模效应不断增强。
  同时,促进了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全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土地、资本、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比如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唱起了“选择”歌,我们有优势择优选强,目前,仅在东部汽车产业基地,就有30多个优质项目在排队等候入驻园区。
  
  “吃螃蟹者”的经验与困惑
  
  《经济》:今年1月,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在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说,增城通过推动三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建设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做法,在广东乃至全国是先行的。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增城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朱泽君:增城今天的发展不仅仅是自己的创新,还有一些是学习和借鉴了别人的经验,但我们不是“拿来主义”,而是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效地借鉴、学习和尝试先进经验。
  增城就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尚未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时探索出的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融合的之路的新模式。如果没有解放思想想,转变发展思路,恐怕不会有今天的“增城模式”。
  凡事以市民是否得利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这是根本。
  发展目标要明确,发展思路要清晰,发展定位要科学,措施要具体,落实要到位,这是实现一个地区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关键。
  明确了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后,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协同推进”的思路,让主体功能区建设从设想变成现实。这也是很重要的步骤。
  其中,一定要明确,该由政府管的事情,要管好管活,该市场干的事情,放开让给市场,该进就进,该退就退,进退自如。政府要做的就是要 主导发展的方向,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以及发展规划,大方向有了,基本上不会跑偏。
  另外,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评价体系,这是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保障。增城先行一步,实行分类考核。在经济发展方面,北部镇只考核农业和服务业产值,不考核工业,而南部和中部则侧重于考核工业总产值。
  统筹兼顾,机制保障也很重要。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各功能分区的发展需求,科学配置各类资源,尤其是要保障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各主体功能区真正实现互补互动发展。
  《经济》:增城对行政区划进行了全面整合,其中把原有的新塘镇变成了由11个镇街合并的一个全新的新塘镇。并镇在哪些方面确保了三大主体功能区顺利推进?
  朱泽君:2004年增城采取了动作非常大的“撤乡并镇”措施,将原有的16个镇(街)调整为6镇3街。其中南部原有的11镇街合并为新塘(五镇合一)、石滩(三镇街合一)、中新(三镇合一)三个中心镇,以利于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并镇前,南部的新塘镇原来有84.68平方公里,通过多年的发展,拓展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而周边一些小城镇各自发展工业,各镇之间恶性竞争,基础设施出现重复、低效建设,甚至由于各镇发展思路不同连公路都难以衔接。并镇后从根本上克服行政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在更大范围内集中、有效、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能有效促进主体功能分区建设。目前新塘镇辖区总面积280.48平方公里,大大拓展了新塘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
  并镇提高了行政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区划调整后,新塘、中新、石滩的行政事业部门共减少128个,中层干部共减少101人。此一项就可以节约业务经费数百万元,而且公务用车也大为减少,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
  增城区划调整后,各中心镇通过聚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集中财力促进优质学校、医院诊所、行政办事机构、商贸超市、文化娱乐等设施向城镇集中,促进农村周边产业、资金和劳动力向城镇集中。仅在教育方面,增城就累计投资约30亿元,撤并中小学校162所,全市普通高中优质学位占79.3%,成功创建了广东省教育强市。
  《经济》:您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研讨会上曾表示,目前增城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朱泽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已要靠优秀人才,二靠科学规划,三靠先进产业,四发达的交通,五是优质高效政府。
  目前,通过与其它更发达的地区相比,我感觉到我们最大的差距在于人才,我们的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因此,集中精力培养、引进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是当务之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6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