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大世界级湾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梳理三大世界级湾区发展“飞地经济”的做法,总结出“卫星城”“人才飞地”“海外飞地”三种模式,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近期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有序发展“飞地经济”。全球来看,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都利用“飞地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世界级湾区发展“飞地经济”的三种模式
  纽约湾区“卫星城”模式。纽约灣区以纽约市为中心,在新泽西、康涅狄格、宾夕法尼亚等州建立与纽约配套的“卫星城”。在疏解人口的同时,在“卫星城”飞地形成以制造业、金融配套、商贸服务为主导“一极多点”的分工格局,实现湾区内城市的产业协调,大幅提升纽约湾区全球竞争力。其突出特点表现为:一是加强州、市统筹协调,完善“卫星城”的基础设施。纽约、新泽西和康涅狄格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了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纽约区域规划协会等机构,通过立法和交通基金划拨等,协调相关地方政策。丰富完善“卫星城”的公路、学校、商场等公共设施,鼓励人口自发向“卫星城”疏解。二是将制造业岗位向“卫星城”迁移。2008年,纽约—纽瓦克—泽西都市圈的制造业占比为5.61%,而其周边的东斯特劳斯堡城市圈制造业占比高达21.92%,呈现出中心服务、外围制造的格局。三是强化“卫星城”在金融商贸业各环节的分工布局。纽约湾区是世界级金融中心之一,“卫星城”也充分参与了金融商贸产业链建设。比如,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发挥对冲基金优势,新泽西州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优势,为纽约金融业发展提供支撑,完善纽约湾区从金融市场、投融资、证券保险、资产管理,到咨询、评级等辅助行业的全产业链。
  旧金山湾区“人才飞地”模式。旧金山湾区以知名高校、科技创新园为载体,吸引全球高层次人才向硅谷集聚,形成“人才飞地”。利用全球尖端科技人才的创新成果,为湾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其突出特点表现为:一是为人才组建创新创业孵化器。斯坦福大学是硅谷最大的“孵化器”,为硅谷提供场地、人才和技术支撑,使硅谷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高技术产业区。惠普、苹果、雅虎等高科技公司均由其毕业生创建,其企业产值占硅谷总产值的50%~60%。二是建立人才自由流动的机制。如斯坦福大学改变学校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管理模式,允许教员和研究人员每周有一天到硅谷公司兼职,甚至允许其有1至2年的时间离职创业。三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一方面,政府加快完善政策法规保障,出台《小企业法》《小企业投资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案》等政策,引导扶持人才创办中小型科技企业。另一方面,出台《国内收入法》《经济复兴税法》和《投资收益税降低法案》等一系列鼓励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风险投资对创业者的支持。
  东京湾区“海外飞地”模式。东京湾区鼓励企业建设海外“子母工厂”,将企业的生产基地遍布全球,充分利用东京湾区有限的土地空间布局总部和研发中心,强化东京湾区对全球资源和市场的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全球影响力。其突出特点表现为:一是鼓励企业在海外建设“子工厂”。为了降低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东京湾区鼓励企业将配套加工、组装等生产制造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进行模块化生产。由于大企业与其配套企业有着稳定的供应关系,在向海外转移过程中,企业会选择“抱团出海”,共同拓宽空间。例如,广汽丰田在广州南沙区建设生产线时,旭硝子等13家丰田汽车一级配套零部件企业也同时在南沙区投产。二是将企业的核心制造环节留在本土,在本国建设“母工厂”。为了保持湾区核心竞争力,政府在资金、制度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引导企业在本国设置“母工厂”。“母工厂”负责精细生产、研发试制和新产品生产,并为“子工厂”提供设备、工艺、员工培训等支援。这样可以防止研发生产的核心技术外流,确保技术领先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飞地经济”的着力点
  借鉴三大世界级湾区发展“飞地经济”的经验,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飞地经济”过程中,可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建立产业特别合作区,促进各城市互补共赢。积极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在惠州、中山、江门、汕头等地建立若干个特别合作区,加速产业对接。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强化粤港澳三地产业链分工和协作配套,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构建“共同开发、共同获益”的新型合作机制,采取合资设立投资公司等方式,对合作区开展建设。
  开展“一带一路”跨境合作,推动优势产业海外转移。支持大湾区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产能合作,通过跨国兼并收购、共建产业园区、开拓海外生产基地等方式积极“走出去”。支持大湾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抱团出海”,由具有海外运营经验的龙头企业牵头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加强与大湾区内中小企业对接,形成以大带小、产业配套的格局。
  优化跨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协同创新网络。依托深圳-香港地区科技集群优势,吸引港澳地区以及海内外顶尖研究机构、高校、跨国公司在粤设立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支柱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采取联合研发机制,推动大湾区高校、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创新创业培育平台,实现众创、孵化、金融、招商一体化,吸引港澳科技成果转化。
  采取更深层次制度和优惠互认,推进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自由流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程序,优化企业投资环境,推动各类生产要素跨区域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依托深圳、香港、广州等城市的人才优势,突破人才的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探索建立“无证化”制度。在CEPA框架下,增加专业资格互认的领域。探索设立大湾区产业并购基金,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设立投资平台,与并购基金联动发展。优化信息流,加强三地之间的网络衔接、建立互联互通的硬件软件,解决信息流动障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