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商务谈判课程现状分析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龚国平

  [摘 要]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密切接轨及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商务谈判人才成为目前紧缺人才之一。为了适应社会对商务谈判人才的需求,不少学校纷纷开设了商务谈判专业。本文针对目前大专院校开设商务谈判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模拟谈判;实践;案例教学;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231-01
  
  1 商务谈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的雷同与缺失,导致选用困难。我国对商务谈判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商务谈判理论的研究方面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国。教材理论与案例多数沿用国外的,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和案例为数不多。国内现有的商务谈判的教材种类虽然繁多,但是教材照搬照抄、雷同现象非常严重,要不就是将国外的一些内容拿过来生搬硬套,让人感到离实际生活太远,在国内几乎找不到一本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明晰的教材。真正能将理论与中国国情和实际相结合的教材是一书难求。
  (2)师资力量薄弱。商务谈判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极高,教师不仅要有谈判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谈判的实战经验,这样讲课时才能把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相融合,课堂才能更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才能更活跃。但是我们现有的商务谈判教师,大多没有或极少经历商务谈判实际工作,都是“理论型”教师,商务谈判实践能力较弱,致使现有的商务谈判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过多,真正让学生操作较少,即使是实践环节的教学也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战经验的缺乏导致他们在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多讲理论。这种“瓶颈”现象也使课堂气氛很难活跃,教学效果不好。
  (3)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单调,注重谈判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很多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模糊,就是为了教而教,并没有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最终的目标。同时,教学方式单调,很多高职院校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式,且集中在理论讲授,学生的操作与实践较少,由于我国现在大多数高校教师缺乏商务谈判实践,这成为制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的主要原因之一。
  (4)学生参与意识不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都是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环境中,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一方面对考试有依赖性,习惯于跟着考试走,认为只要考试能及格就可以,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殊不知商务谈判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没有主动去接受新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只想着试卷上的成绩是没有用的,是不能指导实际工作的;另一方面,这些学生在与人沟通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沟通方面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他们自己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依赖他人创造沟通环境,不会主动与人沟通,而商务谈判本身又是一门沟通的艺术。
  (5)注重闭卷考试方式,忽视了模拟演练的谈判能力测试方式,传统的商务谈判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学生只需在考试前认真背课堂笔记,在期末考试中就能得到高分。而闭卷考试后,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策划、组织和实施谈判的能力,运用相关谈判策略在谈判过程中出奇制胜的能力却无从考核,而这些谈判能力和谈判技巧却都是在实际的谈判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传统的闭卷考试得到高分的学生,在实际的谈判中未必就是谈判高手,高校培养的学生因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并不能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2 商务谈判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1)完善课程设置,合理定位教学目标。首先要制订商务谈判课程标准。制订与培养目标相一致,与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相一致的课程标准。其次商务谈判教学目标定位合理:掌握商务谈判基本理论,突出商务谈判实务,提高商务谈判能力,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具有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再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
  (2)进行性格测试。依据性格心理学,性格相似的人在思考行为时会有相似的出发点。于是对学生进行性格测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明白原来人的行为与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还会影响到谈判行为,同时又能让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初步了解。这样可以将性格不同的学生组织到一起,在以后的模拟谈判中使每一组同学的性格特征都大致平衡,使各组的实力相当。通过性格测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了解,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谈判对手的性格分析的理论,并认识到谈判对手性格分析是商务谈判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
  (3)进行实践模拟谈判。商务谈判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组织沟通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谈判的基本技能,责任感,承受能力等。在课程一开始,就可以让学生组建一个虚拟公司,围绕一项交易,达成一个合同,按照商务谈判的过程,制订出谈判的方案。学生以5~6人为一个谈判小组,选择谈判项目并做好角色分配。各谈判小组围绕谈判项目和内容开展市场调查,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研究制定谈判的目标和策略,撰写谈判策划书,做好模拟谈判的各项准备,包括谈判室的布置、座次的安排、如何着装、如何签约等商务礼仪知识。在模拟谈判结束后,教师应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总结和点评,并给学生在模拟谈判中的表现打分,其成绩计入期末课程总成绩,通过全真模拟谈判,使学生真正掌握谈判组织和谈判过程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4)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高校教师在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商务谈判实践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分析经典案例,找出谈判对手的决策步骤、取得的谈判效果,以及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有何启发及可改进之处等,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掌握有关理论知识。另外,在案例分析中有一个环节不可忽视,那就是让学生对他们的课堂模拟谈判进行自身案例分析,通过对自身参与过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和他人的不足与长处,也能借此机会让学生直面他人的当面批评,从而起到锻炼心理素质的目的。
  (5)通过积极参加企业的谈判实践,提高任课教师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将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尤其是实践性强的课程,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决定教学是否成功的前提条件。如谈判之前应做何种准备,拟订何种谈判计划和方案;谈判开局如何沟通,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和态度;谈判中期如何与对方磋商,随机应变,破解僵局;谈判后期如何了解对方意图,有效让步,促成双方签订合同等,这都要求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商战经验,才能在课堂上有更好的师生互动及更活跃的课堂气氛。所以作为一名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师,应主动参与企业的谈判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才能够应对自如,有效实施教学任务,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
  (6)加大实训考核,以论文写作提高教学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依靠以能力为本的教育,其人才考核与评价也需转变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我们可采取综合的考核手段,“平时表现20%+理论考核30%+实训考核50%”的考核方式,以重点突出实训考核的比重,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既达到了使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目的,又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9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