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两课”教学心理接受机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帆

  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教师所传播的思想价值信息的反映和择取、整合、内化、外化和践行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是学生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与学校德育过程的契合。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关键是整合学生心理接受机制。
  关键词:两课;接受机制;心理
  
  “两课”接受过程是指在“两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两课”教学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是学生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与学校德育过程的契合。研究分析学生接受“两课”教学的规律,是提高“两课”教学成效的生长点。“两课”教学的接受,实际上就是学生对“两课”教学中教师所传播的思想价值信息的反映和择取、整合和内化、外化和践行。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心理层次:接纳信息、改变态度、影响行为。
  
  一、接纳信息
  
  接纳教学信息是学生接受“两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此心理层次主要包含注意、理解和确信三个心理活动过程。
  1.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一般来说,大众传媒以无意注意为主,学生对“两课”教学的注意则以有意注意为主。不过,“两课”教学不能完全诉诸于学生的有意注意。因为有意注意需要意志的参与,持续这种注意学生会感到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应重视对学生注意的调控,既要调动、保持受众的有意注意,也要调动、激发受众的无意注意。只有二者保持适当的平衡,才能使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纳行为持续较长的时间,并保持活跃的状态。
  2.理解.学生的理解包括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两课”教学的多数内容要诉之于学生的间接理解。因为“两课”教学是属于传播学中所说的劝说性传播类型,主要目的是传道、解惑,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传播的内容往往很难完全以直接理解去认识,而只有依靠对该事物产生的背景、原因、作用等分析,才能逐步理解其意义。因此,“两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了学生对价值知识理解的特点,重视对讲授问题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分析。可以说,理解就是以人的已有经验为依据对事物的译码过程。对“两课”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顾及学生的经验。“两课”教学所涉及的许多内容是学生不太熟悉、关系比较间接或是涉及全局性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发掘讲授内容与学生经验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并由此入手去展示说明。学生对教学的理解总是受情感的影响。影响学生理解的情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情感状态,二是教学过程的情感因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仅受内容中的认知的影响,也受内容所具有的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两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重视把握、调动学生的情绪。
  3.确信。学生在“两课”教学过程中接触和理解了许多信息,但并不一定都确信它。只有一部分由学生确信它已存入自己的头脑中,并且把它作为自己正确认识外界的知识的一部分。要使学生确信,最根本的是要教师讲授的信息是真实的,真实是确信的客观基础。确信还需教学信息让学生感到是可信的。只有当学生对信息所表征的事实的可信度有了肯定的判断后,对信息的确信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二、改变态度
  
  1.态度改变的心理过程。态度改变意味着新态度的建立,原有的态度被新的态度所替代。新态度的建立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心理层次:顺从,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表现出一致的倾向,但主要是出于一种趋利避害的动机而表现为外显行为上的一致,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提问或在答考卷时表述同教材一致的观点,但在内心深处并非一定认同教学的内容。认同,学生对教学内容保持一致,这种一致并非只是表现在外显行为上,而是在心理上与教学内容产生了一种不可分的整体感觉。认同的构成有认识成分,也有情感成分,情感成分往往占主导地位。内化,是把教学内容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把教学内容的观点和情感作为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的一部分。认同更多的是出于情感上的原因,而内化则更多出于理智上的考虑。内化与认同相比,更深地扎根于心理结构中,是学生最持久、最牢固的态度改变。
  2.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传受”关系。“两课”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关系是影响学生态度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去营造,为之建立、创造必要的条件。
  (1)正确对待学生的需要。“两课”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内心需要的把握。教师对学生需要的态度可以分为漠视、迎合和引导三类。对于学生的需要,“两课”教师不能简单地采取漠视或迎合的态度,而应该进行积极的引导,抑制其不合乎社会规范的需要,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需要结构,同时提高学生对高层需要的自觉程度。
  (2)平等态度。就通常情况而言,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处于授与受的关系,教师在知识的传播上占主导的地位,由此,教师在对待学生时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使自己难于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这种不平等态度破坏“传受”关系的和谐,是“两课”教学这种说服性传播难以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只有当学生感到教师在态度上是与自己平等时,才会感到教师不仅是出于自己的目的,也是为了他来教学,才会激起愉快的情绪。这样,教学才能有良好的氛围,对学生的引导才能有效地进行。
  (3)代演接受者角色。“两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二者互为角色伴侣,教师要创造良好的“传受”关系,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代演好学生这一角色。角色代演亦称心理换位,即设想自己是处于对方的角色,去理解思考对方的需要和行为动因。教师代演学生角色,也就是教师要设想自己是信息的接受者(受众),从而体会学生对教学可能会有的需求和可能产生的视听行为。教师代演学生角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避免教师在教学时以自我为中心,可以增进对学生的理解,增强教师对学生的情感。
  (4)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参与教学的决策、制作、表现、反馈等教学活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营造良好教学关系的重要条件。在学生心中,教学内容并非是他亲身感知的,而是别人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传播又经常是单向的,他只是接受,对传播难免就会保持着一种“警觉”。这种警觉是维持个体的自主性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经常制约着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的接受。心理学实验证明,告诉人们一个观点和亲身参与形成一种观点,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后者要比前者更容易为人接受。
  
  三、影响行为
  
  行为是人的外部活动。态度是行为的准备,因为人的行为受到诸如能力、特定的条件、将付出的代价等许多因素的制约,人常常表现出“知行不一致”的情况。学生在“两课”教学的接受过程中,其心理活动较大部分是止歇于态度的转变环节,而没有形成“知、情、意、行”的完整过程,对此,“两课”教师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坚持加强对学生态度的引导,另一方面应该尽量为学生行为的实现创造必要的条件。
  1.把握思想教育的“两个有效区”。两个有效区即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最临近发展区”和社会道德文化发展的“最临近发展区”。学生品德发展存在“最临近发展区”,社会道德文化的发展是渐进的,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特点,同样存在着“最临近发展区”。“两课”教学只有充分把握此两个有效区,才能不脱离学生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促进学生的品格发展和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其社会行为的一致性。
  2.情境教学和适当的行为训练。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应该进行情境教学,将知识置于真实的复杂的环境之下。同时,我们的实践证明,进行适当的心理和行为训练是必要的、有效的。
  3.创造有利于“两课”接受的环境。接受理论认为,受众选择信息并诉诸行为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受众所处的环境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影响学生对“两课”教学的接受的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学校小环境。对于“两课”教师来说,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优化需要更多的其它方面力量的努力,学校环境的优化则是可以下大力气的地方。“两课”建设应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和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大力营造一个理性向善的氛围,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深思熟虑”、时常检视自身、积极“身体力行”的可贵的群体性格特质。
  作者单位:秦皇岛外国语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高蕴琦、金振坤.教育传播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73-179.
  [2]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201-205.
  [3]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0:18-19.
  [4]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J].教学与研究, 2001:48-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3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