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永建镇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字有成

   摘 要:永建镇山区生态复杂,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素质低,缺乏相应的玉米栽培技术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提高玉米单产、规范栽培措施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永建镇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336-02
  
   玉米是山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期以来由于山区特定的自然环境,生态恶化,气候干旱,低温寡日照,大风暴雨;春旱、夏秋伏旱、秋风等灾害天气频繁,土地贫瘠且肥力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缺水,靠天吃饭,农业投入不足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着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山区玉米生产仍然水平较低,广种薄收的面积仍有一定比重。为提高山区玉米生产水平,多年来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小水池、小水窖,加强农业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推广杂交玉米良种,优化种植模式等一系列措施,使山区玉米生产水平得到逐步提高。本人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二十多年,对玉米栽培总结出了一些理论和技术,现就一些丰产栽培技术作一些探讨。
   一、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良种
   品种是增产的内因,栽培技术是外因,内因和外因必须通过相互作用才能发挥效益最大化,而玉米杂交种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一般比当地老品种增产30%~40%,甚至会成倍增长。因此,选用优质、抗病、丰产的玉米杂交种是获得玉米丰产的基础。根据生产实践,适宜我镇山区推广的玉米杂交种有:长城799、海禾28号、罗单3号、三北6号、农大3138、滇丰4号等杂交良种。
   二、精细整地,适时播种
   整地质量的高低是争取苗齐、苗壮的中心环节。而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是确保苗齐、苗壮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抓好一次全苗,保证每亩有适宜的密度,才能为攻大穗,增粒重奠定基础。精细整地,首先,要在播种前掌握适宜的土壤水分,进行翻犁,要求深耕25厘米~30厘米,然后人工碎土,并捡除秸秆、杂草和石块,达到土质疏松、细碎、平整、干净。低洼容易积水的地块还要开好排水沟。平整好土壤后拉线开墒条播或塘播。每塘播3~4粒,盖种深度要一致,一般在2厘米左右,不宜超过5厘米。播种时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期,而播种期主要根据温度、墒情和品种特性来确定。温度是主要的限制因子,一般土壤5厘米~10厘米处温度稳定在10℃~12℃时播种最为适宜。过早播种容易霉烂;过迟播种虽然出苗快,但生育期短,影响产量。所以只有选择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播种,才能获得高产。根据生产实践,永建镇山区最适宜的玉米播种时期是5月上旬至中旬。若遇雨水来的迟,可以推迟一点节令,但不能拖得太久。可以采取先打好塘,然后等雨水来时及时播种或进行容器育苗移栽,切忌“三干”播种。
   三、规范栽培,合理密植
   合理的群体结构是保证个体生长发育与群体结构协调发展,获得理想的最佳产量的必要条件。当密度超过一定范围时,由于果穗变小,秃尖增加,粒数、粒重降低,其产量就会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密度过稀,单株生产力随粒数、粒重的增加而提高,但每亩株数太少,产量也不高。因此,只有合理密植,使每亩粒数、粒重、穗数的乘积达到最大值。才能夺得高产。根据生产实践,山区玉米最佳种植密度为每亩4 000~4 500株,在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内可根据土壤肥力的高低,按照肥密、瘦稀的种植原则进行调节。目前,永建镇推广的种植方式有以下几种:(1)2∶2种植法。适宜于中等肥力地块采用。一般6尺开墒,5尺墒面,种两行玉米,行距1.5尺~1.6尺,塘距1尺~1.2尺,每亩1 700~2 000塘,每塘留两苗,每亩3 400~4 000株。大行4.4尺~4.5尺,种两行大豆或杂豆,大豆行距1.2尺,塘距0.8尺,每亩2 500塘,8 000~10 000株。(2)2∶1种植法。适宜在山坡地或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采用。一般5尺开墒,4尺墒面,种两行玉米,间种1行大豆或杂豆。2行玉米行距1.5尺~1.8尺,塘距1.2尺,每亩2 000塘,4 000株;大行3.2尺~3.5尺,种1行大豆或杂豆,塘距0.8尺,每亩1 500塘,6 000株。以上两种宽窄行间种法可以充分利用边际效应,增加通风透光条件,改善田间气候,减少病虫害发生。(3)等行净种法。适宜于房前屋后,高肥力地块采用。一般等行条播,每行玉米间的距离2尺,株距0.6尺~0.7尺,每亩4 000~4 500株。
   四、科学管理、配方施肥
   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深入田间地块逐块进行查苗,发现缺苗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一是补苗。采用事先准备好的营养袋育苗移栽,先打塘栽苗,后浇定根水。二是补种。要用经过浸种催芽露白后的种子补播。方法是先打塘浇水,后播种盖土。每塘播3~4粒种子,盖土厚度2厘米左右。育苗补栽或补种必须在3叶前完成,补后偏施肥水1~2次,防止玉米大苗欺小苗现象突出。当玉米幼苗长至4~5叶时,及时进行第一次中耕,结合中耕及时定苗去弱苗、虫苗;留壮苗、定向苗,拔苗时应斜向外侧轻提,减少对留苗根系的损伤。同时,在施足底肥尿素5~8公斤、普钙25~35公斤的基础上,每亩深施尿素6~15公斤作拔节肥,偏施弱苗,促进平衡生长。当玉米长至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重施穗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0~25公斤,硫酸钾2~8公斤。适时重施穗肥是实现高产的一个关键环节。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要获得玉米丰收,必须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确定施肥时期,注意施肥技术,充分发挥肥效,达到经济合理,提高产量的目的。根据我镇多年测土配方施肥的结果,总结出以下三种施肥方法:
   1.高肥力地块:目标产量每亩750公斤以上,亩施肥总量腐熟农家肥1 000~1 500公斤,尿素40~50公斤,普钙30~35公斤,硫酸钾5~8公斤。其中,种肥腐熟农家肥1 000~1 500公斤,普钙30~35公斤,尿素8~10公斤,或配方混合肥(14―6―5)25~35公斤。拔节肥尿素12~15公斤,4~5叶期结合薅锄深施。穗肥尿素20~25公斤,硫酸钾5~8公斤,在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深施。
   2.中等肥力地块:目标产量每亩550~700公斤,亩施肥总量:腐熟农家肥1 000~1 500公斤,普钙20~30公斤,尿素30~4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其中:种肥腐熟农家肥1 000~1 500公斤,普钙20~30公斤,尿素6~8公斤,或配方混合肥(14―6―5)25~35公斤。拔节肥尿素9~12公斤,4~5叶期结合薅锄深施。穗肥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在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深施。
   3.低肥力地块:目标产量每亩500公斤以下,亩施肥总量:腐熟农家肥1 000~1 500公斤,普钙15~25公斤,尿素20~30公斤,硫酸钾2~5公斤。种肥腐熟农家肥1 000~1 500公斤,普钙15~25公斤,尿素4~6公斤,或配方复混肥(14―6―5)20~30公斤。拔节肥尿素6~9公斤,4~5叶期结合薅锄深施。穗肥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2~5公斤,在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深施。
   五、抗旱防涝,防治病虫害,防倒伏
   1.抗旱防涝。玉米抽雄前10天到开花后20天,对水分要求最多,最敏感,约占总需水量的2/3,甚至更多。这时若土壤缺水,容易出现雄花不能抽出,雌穗不能吐丝或花期不遇,造成减产,应及时采取抗旱措施。如果降雨多,土壤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生长发育,影响养分吸收,导致青枯,地面积水还会导致玉米缺氧中毒死亡,应及时排水防渍防涝。
   2.中耕培土,防倒伏。玉米种植密度过大,在茎秆伸长时肥水管理不当,容易造成倒伏,影响产量。防治方法是在种植时要深耕,增施基肥,合理密植,保证叶片有足够光照吸收,以壮杆提高抗倒伏能力。同时要尽量选用高产、抗病、耐旱、矮杆品种。中耕时要进行高培土,使玉米根系扎得稳固。施肥时要N、P、K结合,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抽雄前7天喷施玉米健壮素,每亩1支30毫升,兑水15公斤,叶面喷施,能够降低植株高度49.1厘米~64.1厘米,穗位降低12.2厘米~29.6厘米,具有较好的防倒伏作用。同时在大风后,发现倒伏,应及时扶正垒土。
   3.防治病虫害。玉米主要害虫是地老虎、玉米螟、蚜虫等;病害是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灰斑病等。应经常深入地块,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玉米在播种时,可用甲胺磷1克,兑水0.1公斤拌玉米种子1公斤或使用杂交包衣种,可防治地下害虫及鼠、雀危害。而地老虎主要是危害玉米苗期,其特点是夜间危害为主,一般潜伏在被咬倒的玉米幼苗附近的土块下,用10%氯氰菊酯乳油,每亩5毫升,兑水60公斤,或20%氰菊酯2 000倍液喷施在玉米根部周围,在下午五时后防治效果最好,隔7天防治一次,防治2~3次。玉米心叶期主要是螟虫危害,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株用3~4粒撒入心叶内进行防治。一般第一次防治在5叶期,第二次防治在大喇叭口期。蚜虫主要在抽雄后发生,用40%乐果乳剂每亩50克~75克或2.5%敌杀死乳油每亩8~10毫升,兑水喷雾。玉米大小斑病用70%硫磺唑可湿性粉剂25克兑水60公斤喷施,隔7天防治一次,防治2~3次。玉米丝黑穗病主要是种子带菌引起,播种前应用70%敌克松原粉,每50公斤种子用药100克~150克拌种,可防治大小斑病、丝黑穗病,同时,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深埋。玉米灰斑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丙环唑10克兑水60公斤喷施,隔7天防治一次,防治2~3次。
   总之,提高山区玉米生产水平,关键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壤结构,优化栽培技术,做到合理施肥,精细整地,保证苗齐、苗均、苗壮才能获得高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1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