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尚卿

  摘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首先,推进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次,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再次,在价格改革方面,主要的思路是继续改革和完善资源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被压低和扭曲的资源价格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导致资源浪费的机制和制度性因素。最后,加大国有经济改革力度,深化股份制改革。
  关键词:体制改革 发展方式 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009-02
  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出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党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命题,并以国家整体发展方式的转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大抉择。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飞速发展三十多年之后,党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中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社会总供求格局的根本性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相应转变并为之提供了条件。进入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生产力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绝大部分商品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国内资金也由总体上不足转变为总体上剩余。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由过去主要受供给因素制约转变为主要受需求因素制约。社会总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以追求数量和速度为重要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却没有转变,这必然导致经济在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因需求相对不足而出现周期性收缩。
  世界经济失衡及其调整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加快。而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也进入新阶段。这种大形势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经济发展。但中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大多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多的产品及生产环节。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同时也进一步拉大了南北发展差距和全球贫富差距,使发展中国家需求增长受到很大限制。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生产扩大与需求不足的矛盾,过去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内部,现在由于经济全球化而扩大到国际范围。这是全球经济失衡并形成所谓“亚洲生产、美欧消费”模式的根本原因。
  国内要素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作用。要素成本低,是中国吸引国际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的重要优势。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要素成本上升将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许多重要资源短缺。而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中国资源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长期偏低,没有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变化,也没有包括资源开发和利用对环境损害的补偿成本。
  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不仅要求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符合发展阶段和人民的新要求。这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要体现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即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要体现发展过程的均衡性和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不同社会群体间收入分配的差距;要体现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可持续性,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满足当代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造福于子孙后代。这些都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注重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发展转向注重效益和质量的集约型发展。
  二、体制障碍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原因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反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新世纪初期变得更加突出,并引发一些深层次的新问题,以至进一步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计划经济体制存在诱导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激励机制。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性因素,是因为,经济制度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可以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早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理论家就认识到了计划经济体制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市场经济体制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因为生产单位的非企业化运行管理方式产生软预算,使其更容易把精力集中于一些非经济目标,另一方面因为非货币化的行政交易规则、信息不对称、价格虚置所引发的激励机制缺乏,人为地造成社会供求失衡,加剧了资源浪费和配置失衡,从而存在诱导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逻辑。
  2.由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体制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体制障碍。例如,市场体系还很不健全,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资源要素价格扭曲,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行为还不规范,财税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不到位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体制症结。第一,从政府管理体制看,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探索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决定了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创新方面扮演最重要角色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然而,这些比较优势却由于政府缺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激励没有落实到位。第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缺乏体制改革的内驱力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于转变的重要原因。这个根本性的体制障碍在新时期仍然值得重点关注。基于政企尚未彻底分开、许多企业初步形成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离规范的要求还差很远、企业软预算约束明显等主要体制因素造成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主体意识与竞争观念仍然不到位,使得企业对国家的各项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变化、市场价格及其变化所体现的资源稀缺程度与配置效率,难以正确理解并对相关变化作出及时而有效的反映。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然难以奏效。
  3.从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障碍分析的逻辑展开机理看,从利益驱动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生产要素及资源的定价制度、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税收制度和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中存在导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利益驱动机制缺失的体制性因素。由于政府掌握着重要经济资源配置权并控制着重要生产要素的价格,环境监管也不到位,使得稀缺生产要素升值和资源环境的压力大多隔离在了政府层面,没有充分转变为价格信号和更加严格的环境执法,从而使地方政府与企业缺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驱动力。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
  促使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效率和创新驱动转变,这不仅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从本质上来说,它更应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而带来的要素比较优势动态转化所促使的必然结果。或者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初级要素和低成本为核心的低层次比较优势已难以继续支撑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必须依靠高级要素来支撑。因此,加快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化,是促使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

  1.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最有效的资本,也是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的核心。德意志银行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人力资本素质提高10%,就可以使人均GDP提高9%。因此,要把提高人力资本素质作为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战略途径。一要高度重视企业家整体素质的提高;二要大力吸引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新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到浙江企业去;三要加大对广大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四要努力营造安居创业的社会环境。
  2.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目前,中国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仍面临着技术性约束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创新投入不足。(2)创新人才缺乏。因此,要加大创新投入,建议一是将创新投入力度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努力提高创新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资金扶持强度,要进一步鼓励大中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加快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各种类型的产业投资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为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成长提供专业性融资机制;三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创新公共平台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结合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大对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创新力度。
  3.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发达国家大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已达到8%~10%的水平。而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仅占总资产的0.3%。因此,必须把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大战略举措。
  4.进一步加大技术引进力度。要加大对生产工艺装备的投资。而技术引进则是促进生产工艺装备水平跨越性提高的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技术引进力度,积极鼓励企业引进包括成套设备在内的各类技术,实现装备水平的跨越性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和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大现有装备的折旧水平,加快工艺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要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活动。
  5.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创新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首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各级政府要从管投资、管项目、管土地、管贷款等具体的“要素管制”中解放出来,转向以安全、环保、技术标准等管理为主的“社会性管制”上来;其次,要加快完善要素资源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再次,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后,要加快服务业领域的改革。[责任编辑 吴高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1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