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浙江省私营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莉芝 黄艳娴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的研究揭示了浙江省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对主要行业增长速度的研究揭示了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通过对私营企业进入产业的比重研究揭示了私营企业产业结构的现状,提出实现私营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私营企业 产业结构 浙江
  中图分类号:F2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05-05
  私营企业的产业分布,是在私营企业发展初期受到产业进入的垄断壁垒和资本密集要求的障碍以及产业限制政策障碍条件下形成的,也是与私营企业处于发展初期的状态密切相关的。资料显示,目前浙江省私营企业呈现产业分布多元化的特点,产业涉及制造业、餐饮业、零售业、重工业、金融业、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公用事业和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重点集中在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五成,达50.26%(根据《2010浙江省非国有经济年鉴》统计资料345~465页资料计算所得)。其中,制造业成为私营企业发展的重点行业。这些产业一般是国民经济中的非主导产业,多从事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的产业。这样的产业分布将私营企业长期排除在主流、新兴及支柱产业之外,必然使私营企业的发展空间有限,并随着技术进步而日益萎缩,最终被社会淘汰。
  由此可见,浙江的私营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摆脱“边缘经济”的困境,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在本文中通过对浙江省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和私营企业的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揭示浙江省私营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和对策。
  一、浙江省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变动趋势
  (一)浙江省三次产业变动态势和特点
  浙江的工业化起步于建国初期。至1949年,包括建筑业在内的第二产业仅占浙江省生产总值(GDP)的8.0%,而农业占68.5%,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经济迅速发展。1978―2009年,GDP从123.72亿元增长到22 990亿元,年均增长19.02%;人均GDP从331元提高到44 641元,年均增长17.76%。
  三次产业平均增长速度分析(见表1)。从表1可以计算出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见下页表2)。
  根据表1和下页表2所显示的资料可以看出,浙江省三次产业的变动特征和趋势。
  1.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最快。从表1中看出,2004―2009年,第一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仅为7.4%,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为13.76%,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16.69%。这一现象是符合浙江省的产业结构特征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说明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最快,是浙江省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浙江省的整体经济形态正处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发展的过程。
  2.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4―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38.1%下降到2009年的5.1%,下降了约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从43.3%提高到51.8%,提高了约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从18.6%提高到43.1%,提高了约25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第二产业的比重变化相对较小,但不能简单认为第二产业在浙江省经济中处于夕阳产业,这一点从增长速度中可以证明。2004―2009年,第二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3.76%,说明第二产业仍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
  (二)浙江省行业结构及变动趋势
  对浙江省行业结构和变动趋势的分析研究,更有助于把握私营企业的产业定位。
  1.主要行业的变动趋势及发展特点。根据浙江省的产业结构特征,将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旅游和社会服务业作为分析的重点。这几大行业的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见表3),进入新世纪以来,工业、建筑业、邮电通讯、旅游、社会服务业发展较快,尤其是社会服务业,平均增长速度20.12%,远远高于浙江省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随着社区服务业、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逐步兴起,从事社会服务业的企业走势将一路上升。2004―2009年建筑业的年增长速度为19.95%,在整个行业中仅次于社会服务业,处于第二的水平。由于建筑业是一个基础产业,它拉动其他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预测,要保持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保持目前的增长水平。旅游业的增长速度为19.91%,与建筑业增长速度相近,处于第三的位置。我们可以预测,随着各地蓬勃发展的旅游经济和假日经济推动,及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旅游业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势头。邮电通讯业也是浙江省经济发展中增长较快的行业之一,其增长速度高达19.73%,这说明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为通讯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市场需求,推动通讯业飞速发展。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升级和现代物流的发展,邮电通讯将保持强大的增长势头。除此以外,工业和商业也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的行业。但从工业内部结构考察,浙江产业结构仍然呈现出以表明(见上页表4),排列前十位的行业分别是: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电子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些行业的工业产值占总产值为63.14%。
  2.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势及发展特点。浙江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8.6%提高到2009年的43.1%,上升了21.1个百分点,但仍然落后于工业化进程。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第一层次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降低,第二层次作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当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富裕程度提高后,对旅游、居民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增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生活中的联系过程增加,中介业务增多,对第二层次的需求呈增加趋势,第三层次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略有上升。
  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如表5所示),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传统的服务业,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占的比重比较大,到2009年依然占据1/3以上,但是可以看出它是逐年减少的。第二层次服务业目前有了较大的发展,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主要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业跟房地产业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第三层次服务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而且发展速度缓慢,教育、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滞后已严重制约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看出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传统产业仍占很大的比重,而新兴产业、教育产业则比重很低,结构升级缓慢。
  二、浙江省私营企业的三次产业结构与行业分布
  (一)浙江省私营企业三次产业的比重及发展态势
  浙江省私营企业的三次产业结构具有以下特征(如表6所示)。
  1.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从浙江私营企业单位数在产业上的分布来看,2009年私营企业户数为566 595户,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是:第一产业7 627 户,占1.35%;第二产业278 768户,占49.20 %;第三产业280 200户,占49.45%。

  2.私营企业在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最快。表6显示,从2004―2008年期间,私营企业起始行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据第一位,但是呈现下降趋势,到2009年这种格局有所改变,私营企业行业结构中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占据第一位,保持稳步上升态势;第一产业所占份额则呈小幅稳步下降态势。
  (二)浙江省私营企业的行业分布现状
  经过这些年来的大发展,浙江私营经济主要是私营企业,已进入诸多行业,并形成了一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产业结构。浙江省私营企业的行业分布(见下页表7),有如下特点:1.浙江省私营企业的行业分布比较广泛,且企业的数量、从业人员、投资资金和经营收入增长较快,表明浙江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私营企业提供了各种领域的发展机会,而私营企业也在不断市场化的进程中扩大自己的投资领域,凭借产权明晰、经营灵活的竞争优势不断渗透到过去由国有资本垄断的行业中,努力摆脱边缘经济的地位。
  2.私营企业除了在农林牧业或第一产业的增长较快以外,在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中也有很好的发展势头,其资本投入的增长都在20%以上。浙江私营工业的行业资本投入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纺织、化学原料、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电气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中,这些传统行业的总产值所占比重为72.98%,其中纺织业占13.91%,表明私营企业的产业升级十分紧迫。从近两年的主要行业资本投入结构变化看,皮革皮毛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制造、家具制造、文教用品制造、化学原料制造、通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制造、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的资本投入所占比重有所提高;纺织服装业、印刷业、塑料制品业、工艺品制造业等比重有所下降。
  3.虽然私营企业在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注册资金和营业收入方面增长幅度较大,但产值或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却不对称。比如采掘业的注册资本增长96.45%,而总产值仅增长30.69%,说明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该行业的附加值不够高,私人资本的投资回报处于低水平状况,这将制约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浙江省私营企业产业升级的主要对策
  浙江省私营企业的产业升级必须顺应整个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和高度化演进的趋势。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浙江省私营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主要对策如下:
  1.发挥浙江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相结合的优势,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现代产业规模扩张力度。浙江省现有各类产业集群600多个,它们的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75%以上,这些产业集群与规模大、数量多、辐射广、经营人才众多的专业市场相结合奠定了浙江经济强省地位的基础 [4]。发挥浙江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相结合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造就的传统产业部门超常规发展的惯性,在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同时,加快现代产业规模扩张步伐,是适合浙江私营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2.实施第三产业超常规发展战略,提高第三产业层次。浙江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结构层次低主要是由于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保险、咨询、技术服务、教育科技等行业规模过小,而传统产业中主要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商贸餐饮业比重过高。因此,浙江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市场优势,超常规地发展新兴1.浙江省私营企业的行业分布比较广泛,且企业的数量、从业人员、投资资金和经营收入增长较快,表明浙江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私营企业提供了各种领域的发展机会,而私营企业也在不断市场化的进程中扩大自己的投资领域,凭借产权明晰、经营灵活的竞争优势不断渗透到过去由国有资本垄断的行业中,努力摆脱边缘经济的地位。
  2.私营企业除了在农林牧业或第一产业的增长较快以外,在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中也有很好的发展势头,其资本投入的增长都在20%以上。浙江私营工业的行业资本投入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纺织、化学原料、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电气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中,这些传统行业的总产值所占比重为72.98%,其中纺织业占13.91%,表明私营企业的产业升级十分紧迫。从近两年的主要行业资本投入结构变化看,皮革皮毛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制造、家具制造、文教用品制造、化学原料制造、通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制造、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的资本投入所占比重有所提高;纺织服装业、印刷业、塑料制品业、工艺品制造业等比重有所下降。
  3.虽然私营企业在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注册资金和营业收入方面增长幅度较大,但产值或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却不对称。比如采掘业的注册资本增长96.45%,而总产值仅增长30.69%,说明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该行业的附加值不够高,私人资本的投资回报处于低水平状况,这将制约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浙江省私营企业产业升级的主要对策
  浙江省私营企业的产业升级必须顺应整个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和高度化演进的趋势。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浙江省私营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主要对策如下:
  1.发挥浙江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相结合的优势,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现代产业规模扩张力度。浙江省现有各类产业集群600多个,它们的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75%以上,这些产业集群与规模大、数量多、辐射广、经营人才众多的专业市场相结合奠定了浙江经济强省地位的基础 [4]。发挥浙江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相结合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造就的传统产业部门超常规发展的惯性,在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同时,加快现代产业规模扩张步伐,是适合浙江私营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2.实施第三产业超常规发展战略,提高第三产业层次。浙江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结构层次低主要是由于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保险、咨询、技术服务、教育科技等行业规模过小,而传统产业中主要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商贸餐饮业比重过高。因此,浙江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市场优势,超常规地发展新兴服务业。一要根据浙江在工业化中后期国民经济总量中实物产品比重下降、服务产品比重上升的需求状况,适当控制、收缩流通部门的比重,注意防止不顾需要和可能一窝蜂去发展物流业。二要充分认识生产和生活服务业比重增大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标志,积极推进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的迅速发展。三要区分盈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两个不同层面问题。对于盈利性服务而言,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投入,促其迅速发展;对非营利性服务业不应以市场化为方向,而应该明确政府公共管理和发展公共产品生产的职能,解决基础科学、教育服务及社会保障服务等非营利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的问题。
  3.发挥技术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牵引作用。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本动力。一要使私营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形成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的科研投入模式,政府的科研支出主要投向社会公益性明显的研究、基础研究和某些领域的高新技术研究。二要注重技术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确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制定和实施各层次的发展计划,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完善“产学研联合开发机制”,强化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工作,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三要从浙江省情况出发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有效结合部位,把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作为浙江产业升级的关键。

  4.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形成内力和外力共同推进浙江私营企业产业升级的局面。当前,国际资本和技术抢滩中国市场的势头迅猛,浙江私营企业应充分利用毗连上海和处于发展前景越来越被看好的长三角地带的区位优势,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苏浙沪共同营造全球制造业基地这一历史机遇,在引进外资特别是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内外力共推浙江私营企业产业升级的局面。
  5.发挥政府产业政策在私营企业产业升级中的导向作用。在产业结构政策上,结合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培育与选择,积极实施私营企业产业合理化政策,形成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为前提、支柱产业支撑经济快速发展、高科技产业为先导的产业结构体系;在产业技术政策上,加快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鼓励产学研联动、科技经济一体化和技术成果产业化;建立各种类型的私营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帮助私营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产业转移,对退出竞争性产业的破产和被兼并企业,实行核销债务和其他经费支持,对进入新兴产业的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和财税支持。
  参考文献:
  [1]单东.浙江非国有经济年鉴(2010)[K].北京:中华书局,2010.
  [2]国家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10)[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颜蕾.重庆市私营企业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2):32-37.
  [4]刘亚玲.浙江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J].财经论丛,2005,(5).
  
  Study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Esca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JIN Li-zhi,HUANG Yan-xian
  (The Economy,Trade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Lishui College,Lishui 323000,China)
  Abstract:Through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this paper reveal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in tertiary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increasing rates of the main businesses,this paper reveals the trend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nd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proportion of the entry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to industry,this paper uncovers the situation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sca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Key words:private enterprise;industrial structure;Zhejiang Province[责任编辑 安世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2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