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经济论文  > 
  • 简析《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人物动作与象征手法对揭示人物心理的作用

简析《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人物动作与象征手法对揭示人物心理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郗雪蓉

  摘要:戏剧家在表现人物心理时运用了多种技巧,重点分析了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之一《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人物动作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在揭示人物心理方面所展现的高超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人物动作;象征手法;人物心理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257-02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下简称《漫长旅程》)是奥尼尔晚年悲剧体验最深切、艺术技巧臻于成熟时期的作品,它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的艺术成就。奥尼尔在这部剧作中充分挖掘语言潜力,把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人物极具个性的言语自然地展示出来,成为现代美国戏剧中人物心理表现手法的典范。本文则另辟蹊径,着重分析此剧中其他两种揭示人物心理的手段和技巧――人物动作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下文中所引用的原剧译文均引自龙文佩选编《外国当代剧作选(1)》,不另外加注)。
  一、动作
  用人物的动作揭示该人物心理是对言语手段的一个补充。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是刻意之举,还是下意识所为,均表现人物心理。前苏联著名导演拉波泊把“舞台动作”分解为三个要素:做(说)什么,为什么做(说),怎么做(说)。“怎么做(说)”属舞台表演范畴,前两个因素“做(说)什么”,“为什么做(说)”清楚地表明剧中人物的动作包括两部分 ――直观动作及其心理动机。前者是后者的产物。现实主义戏剧摹仿现实生活中的行动与动作,但并不是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动作都具有深刻的心理动机。即使是最典型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也必须对现实生活中的动作进行选取、剪裁、加工,赋予剧中人物的动作一定的心理动机,如此,人物的动作才会有意义,主题思想也能得以张扬。
  剧中人物的行动或是人物刻意的动作,或是人物的情不自禁之举,或是人物漫不经心所为,甚至可能是人物在不清醒状态下的动作。不管是何种动作,均暗含心理内容,揭示人物心理。一个简单、普通的平常动作被放在一个特定的情境里就会反映该人物的特殊心理。客观情境与人物主观心理共同作用,引发人物某一特定动作。
  剧中玛丽从一上场双手就抖个不停,作者在戏中交代了,这是关节炎、风湿症的结果,其实“手抖”这个动作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当杰米和艾德蒙在餐厅谈话的声音传到前厅,詹姆斯开玩笑地说他们肯定在说他什么坏话,不想让他听到。玛丽虽然没说话,却“扭头向着他们声音传来的方向”,这时她的手出现在台面上,“不住地动来动去”。玛丽在头一天晚上一个人待在空房间里,“这总是一种迹象――”,杰米的怀疑没有错,玛丽又犯毒瘾了。她刚从疗养院回来,自然不想家里人知道,但毕竟心中有鬼,故时时留意旁人的言行,一有风吹草动就紧张得不得了。她的手动来动去,在旁人眼里认为是得了病的缘故,其实是她敏感、多疑、紧张、心虚的下意识举动。剧中多次出现“手抖”的动作,绝大部分都属此类。玛丽重新吸毒,主要是因为艾德蒙的肺病,尽管她嘴上一再说是“热伤风”。所以当她听到他咳嗽的声音传到前厅,她的手指头又“在桌面上神经质地动来动去”。如果她真的认为艾德蒙得的是热伤风之类的小病,她不会如此心焦。这就应了英语中的那句名谚:行动胜过言语。小小的动作包含着多少母爱真情!
  玛丽还有一个习惯动作:拢头发。家里人不能直接问她吸毒的事情,只好察其言观其色,寻找蛛丝马迹。玛丽只要意识到他们又在怀疑她,马上就会想法子避开或转移他们的注意。有时用言语,有时就配合上动作。“手抖”是她的下意识之举,“拢头发”则是其刻意所为。比如当她“发现杰米的眼带着不安而探寻的神情在盯着她”,她的手“抖抖地举向头发”或“心慌意乱地拢她的头发”,问人家是不是她头发散了。“拢头发”是玛丽躲避猜疑、掩示真相的一种手段,也是她内心有愧却又毫无办法、无可奈何的心理的表现。
  这一家人有一个共同的习惯性动作:看窗外。这一动作在整部剧中共出现19次之多。每当他们遇到难堪、尴尬的场面或是想转移话题,躲避别人的猜测或埋怨,他们就会向窗外看――看海、看雾、看院子里的树,总之就是不看对方的眼睛。作者在舞台指示里多次提到他们一家人总是尽量避开彼此的眼神,极少正视。“看窗外”看似漫不经心之举,实则是泰伦家人不敢面对真相,只好借助外物以掩示内心,缓解紧张烦乱的心绪。剧中艾德蒙有一句话可视作他们这一习惯动作的精辟注解:“人生的本来面目,只要能不去看它,有谁偏想去看它一眼?”“不看对方的眼”说明他们害怕真诚地交流,他们既不愿袒露自己的内心,也不想了解对方的苦衷,正是由于缺乏亲人间有效的沟通,导致了这一家庭悲剧。
  清醒时难以沟通,而酒醉后却往往显露真情。奥尼尔让泰伦家的男人们借助酒的作用,一个个醉后吐真言,袒露了自己的内心隐痛,终于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与宽容。詹姆斯正是由于酩酊大醉才承认了自己的吝啬以及为此付出的惨痛代价;杰米也只有在烂醉如泥的情况下才坦白出对弟弟的妒嫉和仇恨。由此可见,“喝酒”这一生活中常见的动作在这部剧中不但是人物排忧解愁、逃避生活的手段,也是揭假面、露真情的手段。采用“喝酒”这一动作来揭示人物内心具有以下几个优势。其一,这样做在舞台上表演起来很自然,真实,容易为观众接受;其二,它符合剧中人物“内心空虚”、“借酒浇愁”的心情;其三,更重要的是烈酒可以解除喝酒人思想上的自我防卫和自我欺骗,使他毫无顾忌地袒露心声。人一旦卸下了防卫,剥去了假面,就有可能认识自己,取得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同情。
  奥尼尔就这样通过一些极其普通平常的动作达到了揭示人物内心,表现作品主题的目的。
  二、象征手法
  人物的言语和动作可直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而象征手法则是表现人物心理的间接手段,它主要依靠象征物的深刻寓意来烘托、渲染和强化人物的心理特征。
  本剧的题目就暗示观众和读者“时间”在剧中的重要性,除去它的表面含义,如果换一个视角,从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人物的思想活动来看,则在表面的从早上到晚上的旅程背后,时间恰恰是沿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沿着前行的时间进入过去。剧中人物个个都倒叙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痛苦,走进回忆,走进黑夜。故这一逆正常时间发展的旅程象征着人物内省的心路历程。
  又如本剧的场景描写,泰伦家消夏寓所的起居室,虽然房间的陈设,周围的布局以及窗外的远景都和1912年奥尼尔一家在新伦敦的消夏寓所的一模一样,连书架上的书也都是当时实有的,但是这个有着逼真细节的房间却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它与外界几乎毫无联系,窗外的大雾像给整个房间铺上了一层帷幕,使得这里发生的一切从特定环境中游离出来。这种布景的寓意很明显,它所营造的氛围符合剧中人物彼此心灵隔绝,虽近在咫尺却被自私、欺骗和仇恨的迷雾阻隔这一心理特征。在这里,作家把现实主义的形式和象征主义的喻意有机地融合了。另外,这种避暑房舍并不是美国老百姓住的房子,它一般建造在与世隔绝的树林、湖边或海边,不是永久性居住的地方,暑天一过,人们就会离去。尽管艾德蒙说“总比在纽约旅馆里要好”,但玛丽孤独地说:“我从没觉得这是我的家。”她羡慕镇上其他人家“有朋友来招待他们,他们也招待朋友。他们没有同别人隔绝”。是的,这儿不是真正的家,在这儿找不到他们的根。泰伦一家就像“雾里的鬼魂”飘飘荡荡,找寻不到自己生存的意义。而且随着剧情的进展,天色越来越黑,窗外的雾越来越厚,这就使得眼前的现实变得模糊起来,从而烘托出人物内心的迷茫与恐惧――詹姆斯怕进贫民院,艾德蒙孤独得想死,玛丽吸毒过多精神正在崩溃,杰米被酒精麻痹得对什么也爱不起来。漫长的一天到了黑夜,这屋子里的人们仍不知该如何相处下去。
  “雾”是《漫长旅程》中用得最为成功的象征手段,贯穿剧本的始终。在奥尼尔的笔记中保存着一份题为“天气演变”的提纲,它描述了天气变化与人物心境变化的平行发展关系。观众和读者完全可以从剧情的发展中体会到作者的精心设计。第一幕,开始时天气晴朗,阳光熙照,一家人为玛丽恢复健康而心境开朗。但头天夜里却是大雾弥漫,隐喻玛丽其实忍受了一夜的毒瘾煎熬。第二幕,家里人开始怀疑、猜测,直至确认,心情逐渐阴暗起来了。“已没有阳光从窗子射进来”,一层薄雾在空中漂荡,逐渐看不清对岸了。第三幕,泰伦父子失望地接受了玛丽重蹈吸毒覆辙的事实,接踵出门买醉;玛丽也加大了用量,完全丧失信心。此时夜色朦胧,大雾笼罩,雾号声盈耳不绝。悲剧的空气侵向这个家庭。第四幕,悲剧的总爆发,大雾更浓了,像一堵墙。玛丽在昏昏中行走,如幽灵般在雾中游弋,另三人已变得机械、麻木。一家人终被夜雾吞吃掉。
  本剧剧终时玛丽手捧结婚礼服的场景是为评论家们津津乐道的经典场面。那件结婚礼服象征着玛丽生活中所有逝去的美好的东西。她生活的转变是跟詹姆斯结婚造成的,而婚礼服正是她从纯洁无邪、过着安定而优裕的生活的少女转变成随夫奔波的家庭主妇的一个标志,是她年轻时两个梦想幻灭的标志,更是她宗教信念也“发黄了”的标志。手捧婚礼服,回想逝去的年华,跟现时痛苦的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可想而知玛丽凄凉悲哀的心境,悲剧效果自然而生。
  剧中的其他象征物,如吗啡、酒、大海、雾号、钢琴声等等,也都有效地烘托出人物的潜意识心理。由于戏剧舞台上运用的是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直观的象征,所以若运用得当,可以具有比之单纯的语言或动作更为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谭霈生.戏剧艺术的特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19-20.
  [2][美]尤金・奥尼尔.外国当代剧作选(1)[M].龙文佩,选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3]杨文华.西方现代戏剧艺术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
  [4]张耘.现代西方戏剧名家名著选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责任编辑 王晓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2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