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词义修辞格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中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对莎士比亚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进行研究, 以剧中经典对白为例,着重探讨词义修辞格在第一幕中的演绎。重点论述其拟人,比喻,双关和矛盾修辞法等手法的运用,探讨莎士比亚如何运用丰富的修辞格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进一步分析其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关键词:词义修辞格;罗密欧与朱丽叶;人物塑造
一、词义修辞格相关概念
修辞格,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也称语格、辞格、辞式等。
辞格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语言学者对修辞的类别和数量众说不一。虽说对修辞格种类及数量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语言学者都把明喻、隐喻、拟人、夸张、拟声、典故、对比、排比、反语、矛盾修辞法,委婉语等看作是主要修辭格,主要修辞格分为词义修辞格、结构修辞格和语音修辞格三种。
本文着重研究词义修辞格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中的使用,重点讨论拟人、比喻、矛盾修辞法等修辞手法对作品人物塑造的作用。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梗概
作为作品的开篇,第一幕主要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的出场,为文章整体奠定了基调,同时暗示了人物性格中的特点并为故事走向悲剧结尾埋下了伏笔。第一场中从仆人的争吵开始,引出班伏里奥与提伯尔特两人并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征,并从他人的对话中引出了罗密欧的名字引发观众注意。第二场通过巴里斯伯爵向朱丽叶的求婚为朱丽叶出场做准备,同时也为下文罗密欧参加宴会做铺垫。第三场中朱丽叶被母亲叫到身前说起结婚之事。第四场罗密欧在好友迈丘西奥、班伏里奥的游说下,同意戴假面具与他们一起混入舞会。第五场罗密欧对朱丽叶一见倾心,毫不吝惜地向朱丽叶表达爱慕。在得知彼此身份后却又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之中。
三、第一幕中词义修辞格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一)、拟人
拟人指把事物人格化,给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物体或者抽象概念赋予人的个性、思想及行为方式等。第一幕中拟人的运用多出现于对话之中,结合具体人物和具体语境,起到不同的表达作用。
第一幕第一场中,蒙太玖老爷和妻子问起罗密欧的现状,听说罗密欧心事重重在枫树丛下徘徊,蒙太玖老爷用诗化的语言描述了罗密欧好多天早上被人看到,“all-cheering sun”揭起“shady curtains from Aurora’s bed”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又运用了拟人,将太阳初升的场景描绘地美不胜收,和心情称重的罗密欧产生了对比,同时蒙太玖老爷的语言是诗化的,显示出了贵族的身份和言语方式,体现了蒙太玖作为家族之长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符合家族身份。
第一幕第四场中,迈丘西奥将梦拟人化,“And ,being anger’d, puffs away from thence ,Turning his side to the dew-dropping south ”,这段话和之前春梦婆的内容对应,迈丘西奥言谈之中体现出了他的活泼和俏皮,热情和勇敢。这段罗密欧等人参加宴会前的对话颇有深意,很好地展现了三个人的性格,这也是悲剧的一个铺垫,如果他没有被提伯尔特杀死,就不会有罗密欧为他复仇的情节,也就没有罗密欧的放逐和最终的悲剧结尾。
(二)、比喻
比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可以生动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同时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在第一幕中,不同人物的对话中都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
第一幕第一场中,仆人桑泼生和葛雷古利的对话显得十分低俗,葛雷古利在桑泼生运用秽语开玩笑之后,反讥他幸好不是一块鱼肉,否则就是“poor-John”,暗喻对方是臭咸鱼一文不值。这种对话方式生动的展现了仆人们低俗可笑的形象,符合其人物身份,同时也用小人物的可笑对话吸引观众和读者的兴趣。
第一幕第三场中,朱丽叶母亲和乳娘在讨论朱丽叶的婚事,为了说服朱丽叶,对巴里斯伯爵大加称赞。将他比喻成“flower”,极尽溢美之词。可见凯普莱脱夫人急于将女儿嫁人,她并没有对女儿的感受和终身的幸福有过多考虑。
第一幕第五场中,罗密欧初见朱丽叶就被她的美貌所打动,并用最华丽的辞藻称赞朱丽叶。他将朱丽叶比喻成“a rich jewel in an Ethiop’s ear ”、“snowy dove”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赞美朱丽叶,既从侧面反映出朱丽叶的确容貌美丽,也看出罗密欧从失恋状态中迅速投入对朱丽叶的爱慕,可见其多情的性格特征。
同样在第一幕第五场,罗密欧和朱丽叶终于可以直接对话,他们共同完成了一首十四行诗,在这里可以看到罗密欧为了讨好朱丽叶把她比喻作“神明”,而自己却是个“用俗手亵渎了神圣”的信徒。这么一来就把朱丽叶的位置捧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而罗密欧却很谦虚的落到了一个很低的位置。朱丽叶被如此赞美心里很欢喜,对罗密欧的好感就速度增加了。这里可以看出罗密欧其实很会使用花言巧语对女性表示爱慕,也许是之前在和罗瑟琳交往过程中有过经验。
上流社会中男士在求爱的时候先拐弯抹角的运用暗喻是求爱的一种手段,这样女士如果不愿意的话就可以装作没有听懂他到底真正想表达什么意思,这样就算不成功也不会太丢面子。所以罗密欧在情诗中大量运用比喻既体现了罗密欧的性格特征,也符合他的身份。
(三)、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开篇第一幕第一场中,仆人桑泼生和葛雷古利在市场上的对白,其中collier,choler和collar读音基本相同,连续构成双关。Gregory用的collier是顺着Sampson所言carry coals而来的,根据朱生豪的注解,“carry coals”为背煤,做苦工,转义为受人侮辱。所以Gregory坚决不同意做colliers(即coalman,搬煤工)了,这就引出了谐音双关的第一个谐音词。紧接着Sampson说他们要是发起脾气(be in choler,),他们就会拔刀子动武(draw)。Gregory继续说:要是真打起来,别做缩头乌龟,要把脖子从领口(collar)抽出来。短短四句对白,莎士比亚运用了三个谐音双关词,而且通过双关语的表达,展现了两大家族深刻的仇恨和剑拔弩张的关系,也为矛盾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第一幕第五场中,罗密欧在舞会上称赞朱丽叶,运用了“尘世”与“坟墓”之义兼具的“earth”为文章悲剧结尾埋下了伏笔,暗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终将走向悲剧的结局,而罗密欧自己似乎意识不到这一词汇的双关含义,他此时深陷对朱丽叶美貌的迷恋之中,可见他感性而多情。
(四)、矛盾修辞法
用两种不相调和,甚至截然相反的词语来形容一件事物,起到一种强烈的修辞效果,使得所表达的语义更强烈。由于这种修辞格往往能造成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
第一幕第一场中,罗密欧在倾诉自己对罗瑟琳求而不得的心事时,运用了一连串的矛盾修辞:“heavy lightness”、“serious vanity”、“cold fire”、“sick health”、“still-waking sleep”等,体现出罗密欧烦闷忧愁,抑郁难解的心理状态,同时也体现出罗密欧多情的性格特征,也和后文他遇到朱丽叶后将罗瑟琳抛之脑后产生了对比。
第一幕第五场中,罗密欧在向朱丽叶索吻时,用到了“the gentle sin”,意为温存的罪过,这种矛盾的修辞表达,其实是罗密欧放低自己的姿态来博取朱丽叶的好感,他觉得自己的粗糙的手握着朱丽叶的纤纤玉手是“粗野的触摸”,是一种罪过,但这种罪过又是因爱而生,所以是“温存”的,所以他要用“轻柔的吻”来抚慰“粗野的触摸”。此时的罗密欧已然忘却了自己曾因为失恋而郁郁寡欢,全身心地投入了对朱丽叶的爱慕中,可见罗密欧多情的性格特点。
第一幕第五场中,朱丽叶让乳母去问罗密欧的来历,“If he is married ,My grave is like to be my wedding-bed ”莎士比亚用“坟墓”(grave)、“婚床”(wedding-bed)这两个矛盾修辞语,暗示了朱丽叶内心的不好的预感,同时也和悲剧结尾相呼应,产生了一语成谶的效果。比起罗密欧,朱丽叶似乎在爱情中显得很主动,之后她也更深刻地考虑到了家族恩怨对两人爱情带来的巨大阻碍。
四、结语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中,作者用了拟人、比喻、双关、矛盾修辞法等不同的修辞手段,使剧本语言丰富而灵动,同时细腻而深刻地描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修辞格的应用使语言色彩轻快明朗,为这一悲壮的故事带来浪漫色彩,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同时也刻画了人物性格特征,完成了更為立体生动的人物塑造。
参考文献:
[1]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冲.莎士比亚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4.
[3]马莉. 英语词义修辞格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多角度演绎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作者简介:鹿梦琪,女,1993年6月,安徽阜阳人,硕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国传媒大学 1000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58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