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喜转
摘要:以近十年来我国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章为依据,综述了学术界对儿童心理健康有关的心理健康标准、评估方法、主要的测验工具、进行的测查、问题、影响因素、问题的干预等研究情况,并对我国儿童心理健康工作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评估;测验;影响因素;干预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303-02
一、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主要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概况如下。
1.儿童心理健康标志
本文所说的儿童主要指正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而且年龄比较幼小的未成年个体,社会公认年龄段为0-12岁。
儿童正处于发展时期,其心理健康标志与成年人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判断依据,有代表性的说法有:
(1)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为: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4)行为统一和协调;5)性格特征良好[1]。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1)乐于学习和生活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2)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3)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5)健全的人格;6)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7)热爱生活、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9)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2]。
对于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因素,有人分析了心理健康标准确立的三种影响因素:人性观、价值观和文化[3-4]。
2.主要评估方法
心理健康的评估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心理测验法、生物医学检查、收集档案记录、健康史报告等,国内目前对儿童心理健康及相关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之所以多采用问卷调查法是因为它具有效率高、经济、省时等优点,而且目前的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方便也在 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利用问卷法。
国内目前应用于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最普遍的测量工具是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由于该量表使用方便,信度和效度的反映也不错,所以自从被引入国内至今,就一直受研究者们的青睐。
由于是从国外引进的量表,文化背景方面有很大差异,用它来研究所有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我国儿童的一些发展上的问题,肯定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近些年我国不少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和实践要求,编制了不同的测量工具。比较常用的有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T)、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CT)等。
3.主要测验
心理特性是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测量无法直接测查人的心理特质,而是通过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论其心理特质,因此,心理健康测量具有间接性。心理健康测量评价总是与其所在团体中的大多数人或者某种人为标准,因此,心理健康测量具有相对性。任何测验都不可能测量人的所有的行为,特定的测验只测量它所要测定的行为领域的一个行为样本。因此,心理健康测量具有代表性。心理健康测量还具有客观性。因为,测验工具从编制到施测、记分以及对结果的解释都经过了标准化。
当然,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某些心理特性的认识可能还有偏差,因而,对心理健康测量的使用必须慎重。
4.展开的主要调查
杨宏飞总结《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999年间,我国中小学生心健康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类文章发现,一般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基本在10%~30%之间[5]。俞国良等采用CBCL量表调查了36所城市幼儿园的457名3―6岁幼儿,结果发现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5.1%,主要表现为抑郁、强迫性、交往不良和攻击性等心理行为问题[6]。规模较大的调查还有:江苏、浙江两省1985年对1 095名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了调查;1992年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筛查了2万多名4―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广州市1994年对1 000名青少年的心理行为进行了调查;中国科学院心理所1997―1998年对北京市8 869名青少年进行了心理行为问题进行了调查;2000年北师大课题组(沃建中博士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地区抽样选取16 47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2001年对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广泛调查[7];杨建文等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应用SCL-90和自编调查问卷对江苏省1762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5心理健康主要问题:
幼儿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主要有:(1)小儿多动症;(2)社会行为问题 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 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等;(4)神经功能障碍 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等;(5)不良习惯 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等;(6)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7)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6]。
小学生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主要有:(1)学业问题 如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多发生于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中,大多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中的暂时性问题。(2)情绪问题 包括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反应过度等。(3)品德行为问题 如偷窃、常打架、骂人、说谎等,往往男孩多于女孩。(4)不良习惯 在短时间内不易改正,如吮吸手指、咬指甲、习惯性眨眼等。(5)青春期问题 问题常发生在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如吸烟、吸毒、自杀、犯罪等[8]。俞国良的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压力事件的研究中,则发现有30%属于学习方面,40%属于人际关系方面,其他方面的占30%。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小学生心理不健康表现形式的主要方面[9]。
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多于正常群体,其中,学习困难儿童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度、攻击行为、违纪、分心、智商偏低、神经质、冲动、固执、笨拙、孤僻等;肥胖症儿童的问题主要是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自卑、焦虑水平高、孤僻、退缩、内向、抑郁、社交能力差、幸福和满足感低等;精神发育迟滞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胆怯、无安全感、社会退缩、生活自理能力差;工读学校学生的问题通常为品行障碍、智商低者比常人多、精神病性、人际敏感、抑郁;盲校学生的问题主要是自卑、情绪不稳、爱发脾气等[5]。
儿童的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时不仅要考虑儿童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且还要顾及其发展年龄,这是因为儿童在不同的年龄表现不同的行为。儿童心理工作者还要深入地了解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发展阶段不同具有的意义不同。
6.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8]。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及母亲怀孕期间的情况,这些因素决定了儿童先天的身心发育状况。后天环境因素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生活、学习、娱乐的家庭、学校及社会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家庭结构、父母个体因素、家庭教育、家庭养育类型、家庭气氛、家长的期望水平)、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社会风气和传播媒介)及儿童自身因素(儿童的健康状况、入学年龄等)。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奠定了儿童的气质基础,而父母的文化、个性、教育方式和态度则直接影响着儿童个性的发育和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Rutter指出,父母长期不和、关系紧张、冷漠的家庭关系是儿童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比精神病家庭、离婚破裂家庭的影响更大[10]。
7.干预研究
儿童心理干预性研究:治疗性干预主要由医疗机构主持,包括一些个案研究和大样本研究,有效治疗了诸如学习困难、多动症、恐怖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发展性干预多由学校心理老师进行,有效提高了参与实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5]。
二、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展望
1.目前大多引进的国外量表,由于社会文化方面差异较大,不太适合我国儿童的实际,在了解现状方面极可能有偏差。将来,更多符合我国国情的较统一的科学测查工具和标准应该会出现。另外,整合性的研究、评价标准、干预措施将会受到更多青睐。
2.查找资料过程中发现,目前针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而研究干预措施和方法的有效性及进一步改进的文章较少,更多的是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提出探索性干预措施。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实施起来远比初期的调查麻烦和困难,大的城市情况也许会相对好些。将来随着心理健康工作的继续深入,情况一定会改善。
3.儿童心理健康与儿科学、儿科保健学、儿童精神病学、儿童神经病学、优生学、健康教育学等密切相关。各学科联合协作进行病因调查、治疗干预、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研究,将成为发展趋势。
4.随着我国教育培训业务的发展,必将有更多的专职和兼职人员源源不断地加入到我国近5亿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大军之中,从而进一步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万钫.学前卫生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62-63.
[2] 郭黎岩.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7.
[3] 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4):48-52.
[4] 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24(4):480-481.
[5] 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9.
[6] 俞国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4-69.
[7] 沃建中.走向心理健康发展篇[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9-10.
[8] 彭迎春,倪进发,陶芳标.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9(3):192-195.
[9] 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62-69.
[10] Rutter and Hersov.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2nd ed).London Black Well Sci. Pub, 1985.34-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3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