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惠
摘要:当前中国劳动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更加趋紧。通过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大学生就业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国家、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多元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瓶颈,进而从四个方面研究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最后指出通过国家、学校、企业和个人的努力,大学生就业困难能够得到暂时缓解和最终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成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113-02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挑战
1.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背景。劳动力多,经济不发达,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少,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2008年3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透露,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每年城乡新增劳动力超过2 000万,并将持续很长一个时期。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每年约3 200万,其中包括当年新增的城镇劳动力和上年未能就业的2 400万、农村流入约800万,但每年能提供的岗位只有1 200多万个。这是中国GDP持续保持8%~10%增长速度下的就业形势。
2.大学生就业现状。自2001年开始,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据教育部估算,2001―200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分别为34万、37万、52万、60余万、79万,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25万/每年。“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2007年高校毕业生约有148万无法实现当期就业。”[1]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严重冲击和影响,2008年待业人数会迅速增加,2009届毕业生就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成因分析
1.国家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持续攀高,2002―2009年分别: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每年以60万~70万的幅度增加,在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2.高校所设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大学生就业已经日益市场化的今天,高校没能紧随时代脉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或者片面追求“综合性”,一哄而上地设置了一些趋同的新专业;或者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传授的知识技能不能真正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从而导致企业困扰于“技工荒”和“高等人才荒”、高校苦恼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3.企业的某些人力资源制度及其投入造成的就业障碍。据调查,不少企业往往愿意招聘有经验的员工,有些在招聘时打出“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等等限制条件,诚然这些条件对于面向社会招工也许是无可厚非的,虽然企业的这种用人制度是希望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招来就立即派上用场,既节省企业培训时间又节省企业成本,但对于还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成了他们就业的拦路虎。因为大多高校是不提倡在校学生把大量时间用来做兼职或是休学在外做工作的;另外也有企业担忧名牌高校的学生稳定性差,喜欢隔三岔五地跳槽,还有些企业的性别歧视等诸多因素,造成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又一阻碍。其实上述观点未必正确,“有专家就表示,如果企业的流程没有问题,即使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只要进入这个流程,应该很快就能融入到角色中的,并不会使企业加大培训成本。”[2] 而有些职业是男女平等的,不应该人为设置障碍,“企业的性别歧视行径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3]。
4.大学生陈旧的就业观念。随着中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渡。但到目前为止,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的观念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过高,主要表现在:薪酬方面,期望高薪;地域方面,“重东部、沿海和大城市,轻西部、内陆、中小城市和农村”;行业方面,“重国有和外资企业,轻民营与内资企业”;单位方面,“重大机关、政府和事业单位,轻基层与企业”;凡此种种,造成就业面大大缩小。由于他们“就高不就低、就东不就西,就上不就下,就城不就乡”,过分关注“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就业困难势所难免。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一)加速经济发展、搞好需求预测、实施政策调控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1.加快发展经济,创造和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民生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解决民生问题的核心在于就业,而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发展经济,创造出更多岗位。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又好又快为标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适时提供未来年度各方面人才需求的预测报告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应根据国家每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的目标要求,对未来年度各方面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精确的预测。各级教育部门也要根据各个高校的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及办学层次等拟订招生计划,这样,既能解决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又能使各高校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避免出现在办学方向上片面追求大而全,在办学规模上贪大求多。
3.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法律和政策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正确选择。中国正在建设法治社会,为大学生就业立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只有以法律为保障,才能实现人才的公平竞争,鼓励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二)适时调整专业、抓好思想教育、进行就业指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措施
1.根据国家人才需求计划,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国家要以市场需求调整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努力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级人才,严禁办学“大跃进”,片面追求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为此,高校一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量力而行的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二要在人才规格的设计上,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要在培养机制上,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在与社会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中为学生开辟挂职锻炼、职业见习、岗位实习等途径,以加强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锻炼与培训,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创造条件,避免出现毕业之日就是待业之始。
2.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统招统分”的计划经济年代,一句“服从祖国需要,听从党的召唤,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可以鼓励千千万万有志青年走向基层、走向边疆、走向茫茫戈壁。然而在自主择业的市场经济时期,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明显不足。“最大的失误在教育”,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现行教育体制的评价。
3.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主要职责是:其一,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用人指标、经营状况、发展前途以及工资福利待遇;其二,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就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获取可靠就业信息辅导。在学生毕业前,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就业技巧:指导其做好求职简历,对学生进行如何应聘和面试辅导,及时发布各种用人信息,召开双向选择洽谈会,当毕业生遇到困难时,千方百计帮助解决。
(三)鼓励和指导企业办好职业教育、转变用人制度
首先,国家可以把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就业、人才需求、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通过立法的形式对企业介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方式、税收减免、企业投入渠道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范。企业介入职业技术教育既可以是校企合作,也可以由国家从企业所得税中拿出一部分投入职业技术教育,对学校和企业都应该是一种双赢。其次,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招聘员工后要进行的职业培训,如果把这部分培训提前,把部分培训支出投入到相关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既能给职业技术教育“雪中送炭”,也能使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潜在人才,人才的选择也有了更大的余地。最后,不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而且是不限制性别的。现在不少高校把实习安排在大四,一般到这时候,学生的实习已经带有“功利”色彩。事实上实习可以从低年级开始,尤其是那些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更应如此。
(四)改变就业观念、增强综合素质、树立信心勇气是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必备条件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面对目前艰难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正确和理性的做法是摆脱精英教育心理的束缚,公正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4],确立合理的期望值,从而在求职择业时量体裁衣,合理定位,早日择业就业。只要努力工作,不断追求进步,任何岗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2.增强自身素质,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目前,中国的就业求职正处于“买方市场”,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综合素质包括方方面面,譬如身体素质是立事之本,政治素质是根本保证,而业务素质尤为重要,不但要求大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还要注意适应社会能力、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历练和提高。
3.树立就业的信心和勇气。虽然整个社会处于劳动力过剩状态,但相对而言,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仍然优势明显。所以,大学生在就业时出现的怨天尤人的心理状态、求职心切的欲速不达和求职不成的悲观情绪等都是不应该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大学生要牢固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愈挫愈奋的勇气,冷静面对现实,用自己的智慧和激情去奋进、去拼搏、去探索、去创业,最终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建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6.
[2]陈永昌.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路和对策[J].北方经贸,2008,(9):43.
[3]陈彤.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9):86.
[4]张菡.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应对措施[J].教研教改,2008,(7):29.[责任编辑 陈丹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5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