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对河南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闫雷
摘要: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选择。结合河南省省情,着重从低碳经济对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和应对举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以便为研究制定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碳;产业结构;河南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193-03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其要求是改变原有的高能耗、高消耗发展模式,走低能耗、低消耗道路。河南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全省年能耗总量近1.9亿吨标准煤,而其中92.6%为原煤,是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省。当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若不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的协调问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将受到严重制约,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将受到严重阻碍,人民生活将难以得到提升,经济发展将难以持续。因此走低碳发展之路,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河南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河南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近年来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粮食核心区,作为依托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而建成的大型煤炭、火电基地和中国重要的有色、化工、农产品加工基地,形成了滞重特征的资源型产业结构。至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5∶56.9∶28.6,其中工业中煤炭、化工、有色、钢铁、电力等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近60%。河南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可概括如下。
1.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从第一产业来看,在GDP的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但低于中部六省除山西外的其他省份,农业在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从第二产业来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远远高于中部其他省份,说明河南近年来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工业化阶段特征显著。但是应该认识到河南省工业对资源能源依赖程度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比较低。从第三产业来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也远低于中部其他省份,反映了河南第三产业严重滞后的现状,如果与山东、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河南差距更大。
2.各产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第一产业的农林牧副渔五大产业构成仍然偏重于农业,2008年农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56.97 %,林牧副渔产业发展相对较慢。而农业也偏重于传统种植业,新型高效农业比重较小。第二产业内部层次不高。2008年,河南能源、原材料工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60%以上。工业分行业增加值中位于前五位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均为传统产业,按规模以上统计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0.9%,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3.5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也存在着结构方面的问题。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2008年,河南的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这五大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总量的比重达60%以上;而代表现代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河南服务业的19.5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占11 %。
二、低碳经济对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
发展低碳经济,对河南省现有产业结构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更加紧迫和显著。
1.工业内部结构偏重,依靠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河南省正处于由新兴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转变阶段,但工业经济结构中能源、原材料及初加工等产业占较大比重,确立的工业主导产业中有色冶金、钢铁、化工等均为高耗能产业,同时高碳产业水泥产能规模大。2000―2009年,河南省能源消费年均增速已接近10%。2008年,河南省单位GDP能耗为1.219吨标煤/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079吨标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是国内先进水平如上海、广东等省市的3倍以上。这种严重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的产业结构,不仅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资源供给也将难以为继,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2.对高能耗的中低端产业进行结构调整的压力增大。河南“高碳”经济结构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发展阶段。河南省多数产品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部分产业产能过剩明显。河南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铅产量占全国35%左右,水泥、甲醇、合成氨、氯碱、氮肥、纯碱、硫酸、电石等生产规模在全国居前,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发电装机居全国第六位,拥有年产钢1 000万吨的产能。但随着外需萎缩,结构调整显得十分急迫。转变以往“高耗能、高排放”的“高碳”发展模式,加快技术创新,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3.工业技术相对落后的制约更加显现。河南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不断增加,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高耗能工业行业能源消费量大。工业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200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缺乏科研实力强的研究机构,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品的关键技术,核心竞争力不强,又加重了经济的高碳特征,工业结构调整缺乏内在动力。打造技术支撑体系,提升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是一个重大课题。
4.现代服务业发展迫在眉睫。河南省第三产业占比不高,2008年河南省第三产业比重为28.6%,为近六年的最低值。从本质上说,低碳经济不排斥工业化,它是一个涉及多层面的产业体系,其中提高低耗能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是一个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最重要的途径。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不仅是支撑工业发展的要求,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
5.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亟须改变。河南省农业地位突出,但仍以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为主。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不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例如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达600万吨,化肥施用强度为全国最大,达835千克/公顷等等。用低碳经济的要求来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改变农业的粗放生产方式,发展低碳农业是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和迫切要求。
三、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产业为支撑,要把打造低碳产业作为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保证GDP稳步增长的同时,降低GDP的碳强度,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减缓高耗能行业发展速度,发展具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的先进制造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走低碳发展之路。
(一)工业经济中着力提高低碳产业比重
1.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继续加大工业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力度。以产业集聚区、“双百”重点企业为载体,有重点地改造一批骨干企业和建设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在财政、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方面向低碳型工业倾斜,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分别从土地、资金匹配、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突出抓好电力、水泥、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存量调整,依法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着力提升重点企业现代制造、系统集成和服务增值能力,集中支持整机成套装备、智能电网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动力装备率先突破,提高汽车规模化生产水平和零部件集聚配套能力。加快发展高精有色合金及深加工、高强优质钢和高端化工产品,提高产业链中高端产品比重。切实加强原料基地、优势品牌建设,提高冷链食品、基地型深加工食品的竞争力。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引领带动全省产业布局优化。
2.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积极培育战略先导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及新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低碳产业领域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强化技术创新支撑,加大产业链前端产品研发和后端推广应用支持力度,推动电动汽车、节能环保、新型电池、创新药物、非金属功能材料、软件及外包服务等产业化,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选择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试点工作。
3.加大高碳产业内部结构调整。(1)电力行业。坚持上大压小,鼓励单机10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热电冷多联产的集中供热机组建设;鼓励开发应用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等洁净煤发电技术,支持单机2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采用流化床锅炉利用煤矸石或劣质煤发电,加快发电机组脱硫和综合利用机组节能改造。(2)化工行业。逐步改善产品结构中基础产品多、高端产品少的局面,形成煤化工、石油化工、盐化工三个产业较为均衡、高端石化产品比重较高的化工产业体系。坚持产业链式发展,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资源合理循环和梯级使用,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有色金属行业。进一步延伸产品链条,推动产业整合,集约化发展氧化铝,提高电解铝生产集中度,大力发展铝的精深加工,基本实现产品结构由初级原料为主向精深产品为主的转型。优化铅锌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合金化。全面提升钼钨冶炼和深加工能力。规模化发展高精度铜板带、精密铜管等高技术产品。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废旧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体系。(4)钢铁行业。明确产品工艺和技术突破路径,推动产品向“高、精、专、深、特”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重视发展钢铁深加工,限制发展产能过剩产品,形成高、特、专、精、深为主导的产品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5)建材行业。坚持总量控制、上大关小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日产8 000吨以上生产线。支持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置工业废渣、污泥和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做好余热利用和粉尘收集。
(二)在农业生产中着力发展低碳农业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向高效化、集约化发展。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型生态农业,切实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推进粗放农业向精细农业转变,走绿色化、生态化农业的发展之路。
坚持优质化、产业化的生产方向。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集中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实施旱作农业、植保工程和沃土工程,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农业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促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协调发展,实行“种、养、加、销”四业配套,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五节约”高效农业。通过发展节约高效农业,提高其在河南省农业生产中的比重和规模。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提高降水利用率。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全面实施“肥药减量增效工程”,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普及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控制氮肥施用总量。大力推广节约型施药技术,推广新型植保器械和低容量喷雾技术。加快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广节能增效农机设备、技术,加快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
积极推进秸秆、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和低碳化利用。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为重点,引进先进的循环经济新技术,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资源的深度利用。围绕畜禽粪便的资源化,以实施沼气工程和生产有机肥为重点,推进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
(三)服务业中着力发展现代和新兴服务业
提高第三产业在河南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河南省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意义重大。河南省应大力发展服务业,大力提高第三产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大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努力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依赖。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信息、科技、文化、现代物流、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促进服务业向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建设清洁交通运输体系为主,推进交通运输业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推广应用能源利用效率高的交通运输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强化枢纽集疏运配套,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集约利用交通资源。研制和推广应用新型清洁交通运输工具,支持小排量汽车的生产销售,大力推动运输装备的大型化和专业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支持运输、仓储、邮政、货运代理等传统物流企业及工商企业物流改造,培育壮大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提高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程度。全面实施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及一批重大物流工程,做优做强冷链物流,做大粮食、医药、煤炭、钢铁、邮政、快递等行业物流等。
(四)强力推进新能源发展
积极发展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联产,加快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利用煤炭替代燃料和石油、天然气、煤层气资源;鼓励发展煤炭气化,加快建设义马煤气二期工程;大力发展生物质制气和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液体燃料。加快建设陕西榆林至濮阳天然气管线、“川气入豫”主干线及支线工程;以焦作、平顶山、周口、许昌等矿区为重点,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积极发展秸秆等生物质能发电,加快燃煤小火电机组改造;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鼓励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工业有机废水排放重点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开发西北部太行山区、西南部秦岭大别山区等区域风能资源。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光伏电源,鼓励建设与建筑物一体化的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设施。
参考文献:
[1] 河南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王军.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应对[J].学术月刊,2008,(12):5-13.
[4] 孟赤兵.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10).
[5] 王文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9,(4).
[6]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省十大产业规划专刊[Z],2009.
[责任编辑 安世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5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