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小青,刘红升
摘要:如何尽快建立和完善独立学院教育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摆在独立学院面前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因此,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为例,针对独立学院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相关问题,提出建立就业导向的人才质量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方案、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以及积极引导、促进学生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247-03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资金来源的多样化的产物。就我国目前各独立学院的情况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它与传统高校相比较,缺少悠长办学历史和文化底蕴,而且多数尚未形成办学特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众多问题和困惑。如何构建独立学院办学特色,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是当前我国独立学院必须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针对本科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当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独立学院所做的有益探索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和思路
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标准,反映着独立学院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独立学院不能简单照搬母校(一般是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大学)的精英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要树立大众化教育的人才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比例等具体细节上,应与母体院校有根本区别。独立学院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与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本科院校有所不同。独立学院应以“注重基础、强化实践、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为指导思想,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因此,独立学院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牢牢把握应用型、实践性、适应性这个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多下功夫,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动与人才市场需要对接,按照人才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及招生人数;调查分析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采用灵活机动的人才培养方式;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及时反映学科发展,增强学生对科技、管理新动向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问题
(一)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现状
独立学院教育归根到底也要靠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更需要应用型师资,即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但目前相当一部分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还不够合理,又缺乏一批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尤其缺乏教学水平高且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名师。
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师构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通过社会招聘选聘而来的中青年专职教师,二是从母校和其他高校以及企业聘用的兼职老师,三是返聘各高校已退休的老教师。
1.年轻专职教师。刚毕业的年轻专职教师有魄力和创新精神,对独立学院有较强的归属感,有充足的时间与学生接触,独立学院内各系各专业许多日常工作是由这部分专职年轻教师承担的。但是,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需要比较长时期的培养和锻炼。
2.兼职教师。外聘兼职教师在其所属的高校往往承担着较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到独立学院兼职上课,须征得所属高校的同意。独立学院选聘兼职教师时,须严格考察其教育背景和教学能力,否则可能耽误学生的学业,影响教学的质量。经过严格选聘的兼职教师能够较好地完成授课任务,但却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作深入交流以及安排答疑解惑。教学型大学(独立学院)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与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存在很大差异,这也是兼职教师难以很好处理的一个问题。
3.返聘老教师。由于他们的知识比较老化,知识结构与现代的知识结构差距甚远,这样就很难有新的发展潜力、适应新知识发展的趋势和需要。
(二)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已成为独立学院发展的当务之急。具体应按照以下思路进行。
1.积极引进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学科学术带头人,分别负责相应学科的建设、发展和日常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要考虑到学校现有知名度对拔尖人才吸引力不强的现实状况,在待遇方面应高过同类的兄弟院校。要多吸引那些有潜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并且在来校后要重点扶持和培养。要针对引进人才的实际情况,实行“长期引进,长期聘用”、“短期聘用,来去自由”、“长期聘用,加强合作和交流”等多种机制。
2.充分发挥母校现有师资队伍的优势,利用激励机制,通过各种途径转变现有师资队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尤其是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3.加强与实际业务部门的横向联系,建立“双师型”合作机制。独立学院应聘请长期从事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成功人士(即双师型教师,可聘为专职教师,也可兼职)为大学生讲授企业的实际操作,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学生,使得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
4.独立学院应着眼于长期培养和发展,通过社会招聘形成自己稳定的年轻师资队伍。对于年轻教师,要相信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他们年龄与大学生的年龄差不多,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把心理学知识真正地用在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他们的知识结构也是与时俱进的,能够与时代接轨,把更新的知识教给学生。年轻教师更注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将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更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的大学生。
独立学院的教师管理应该实行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把教师队伍搞好了也可以为学生管理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三、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
独立学院作为新成立本科院校,建校时间都不长,各项机制都不健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各方面都不完善,应着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
(一)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学校一定要制定反映本校特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堂教学管理规范、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同时要及时听取广大师生对教学管理制度的意见和要求,不断补充和完善。
(二)完善教学评估体系,进行科学管理
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没有成型、成功的东西可以借鉴,在独立学院中不完善的评估体系将挫伤教师的积极性,而且所造成的影响在短期内不容易消除。其中典型的就是学生评教。在独立学院,由于学生素质的不同,在给教师的打分中,部分同学可能是好恶占第一位,如果所有同学评分都起作用的话,评价的结果就难以预料,将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三)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要重视教育质量的过程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专门评价知识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教学质量信息体系、教学质量督导体系、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教学质量评估考核项目及指标,并将监控和评价体系与奖惩制度结合起来。教学质量监控应覆盖教学的全过程,如某课程期终考试成绩出现异常,教师、教研室乃至系领导都会作出反应,及时总结,进而找出原因。为及时发现教学偏离倾向,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学校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不定期的学生座谈会,教学督导组听课,同行互评等。
四、应用型特色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
(一)独立学院培养方案的问题
独立学院毕业的学生走向社会后,用人单位在使用中必然关注五方面的能力,一是专业动手能力,即适用性强、上手快,具体表现是实践动手能力强,能解决第一线的技能问题;二是人际沟通能力,即能协调各方面的业务关系,独当一面,高质量完成工作;三是外语应用能力,即有较强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读、写、译能力;四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手段从事业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五是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培养前途,即发展后劲足。
现阶段,我国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仍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不能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识类课程(或公共课程)所占比例较低,课程设计不够科学,缺乏某些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必须的课程;第二,在选修课方面,所占学分和学时的比例普遍偏低,使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感兴趣的课程,学分制名存实亡;第三,课程内容陈旧的问题也普遍存在;第四,实践应用性教学较少等。
(二)独立学院培养方案的完善
独立学院在培养方案设计中,要凸显社会经济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就业的需要,形成特色的课程体系,并体现以下四大特色: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体现基础宽厚,多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增强后劲;在知识面的把握上体现宽口径,专业知识面广,提高适用性;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体现应用型、适用性,实践环节不断线教学,强化实践能力;在适应就业需求、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突显数学、外语、计算机的特色教学和行业等级资格证书要求。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材选择上要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编排要打破传统套路,保证让应用型本科学生能接受到最新鲜、最前沿的知识。第二,努力改变原有的“满堂灌”、“填鸭式”、“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主观能动性。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快速理解知识的内涵;理论知识讲解完成后,选择一个经典的案例,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阐述他们的观点,并对他们的观点给与点评,引导学生科学的运用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第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性学分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比例,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实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具体方法包括: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和实训。在实践教学体系内部,注重各个教学环节的联系和融合,打破原有的以课程设置实验和按系或专业严格划分实验、实习界限的条块分割局面,对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和整合,既注意到各门课程的独立性,又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及专业的系统性,进行分层次教学,并把附属于理论课程的实验内容抽出来,按照不同层次的总体方案进行建设。同时,要积极探索开展实践教学评价工作,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质量检查的重点考评内容,改进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将实践教学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学期成绩或相关课程总成绩,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为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培养过程提供依据。实践教学过程中具体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企业模拟实验,设定场景与限制条件,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管理知识与技能,作出决策,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管理技能。定期举办一些竞赛活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选型与配套、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性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性教学师资等因素都是影响最终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五、基于职业适应能力的分层次全过程培养
(一)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分析
据调查,实践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及积极学习、理解他人是用人单位对人才提出的最重要的能力要求。但是,当前的大学毕业生普遍达不到该要求,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致有以下特点:首先,家庭条件较好,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渴望从与别人交流中得到信心;其次,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书本知识学习;最后,缺乏学习意识,不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到学习上,总是希望能从学习之外的地方提升自我的竞争力。独立学院学生的这种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管理与考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独立学院有不少学生对学业不够重视,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感受到就业形势所带来的压力。学生往往需要辅导员老师和任课教师的严格考核才能保证有良好的到课率和课堂秩序,他们希望在所有课程中都穿插大量生动活泼的案例或故事,在理论知识之外,多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但对课外社团活动却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
(二)构建基于职业适应能力的分层次全过程培养体系
独立学院应针对该层次学生的特点,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核心,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按照教育部要求,设置《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系列课程,分年级开设不同的专题。大学一年级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有整体规划;大学二年级对职业生涯作出规划;大学三年级了解就业形势和人才市场需求;四年级针对应聘技巧进行训练。通过系列课程,使大学生认清自我,给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建立危机意识,促进其提升主动学习的动力。
独立学院还可以在学生管理方面作出新的安排。例如,针对学生特点,实行辅导员和班主任双轨制,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日常行政管理和事务管理,班主任侧重于从知识学习领域进行引导和给予帮助。班主任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合理的重点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独立学院的管理专业学生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抓好实习实践的基础上,必须注重知识更新、学习方法、交往沟通和理解他人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增强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结束语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已经走过了将近10年的大规模发展期,随着当前高校生源的逐步减少,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成为每所院校必须关注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立足于就业,必须更新观念,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师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真正体现其“应用型”的本质和特点,这才有长久生命力,才能够保证独立学院的长期发展。希望本文能对独立学院相关工作有一定启示。
参考文献:
[1] 王小青.我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08,(13).
[2] 陈俞飞.独立学院制定人才方案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 鲍洁,梁燕.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4] 张洪田,孟上九,秦进平,等.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5] 戴林富,游俊.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56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