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金莹,刘继伟
摘要:山东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有着良好的工业经济基础。如何使山东省的船舶制造业取得更快、更有效地发展,从而提升山东产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是山东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竞争力的国内比较分析,探讨山东省船舶制造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竞争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86-04
一、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一)船舶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从基础数据的可取得性和代表性出发,本文选取了船舶制造业基础较完备的10个省市作为分析样本,构建了一个包括产业总产值(X1),产业增加值(X2),出口交货值(X3),主营业务收入(X4),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X5),人均造船产量(X6),全员劳动生产率(X7),企业平均造船产量(X8),造船利润总额(X9),造船完工量(X10),出口船舶完工量(X11),新承接船舶订单量(X12),新承接出口船舶订单量(X13),手持船舶订单量(X14),手持出口船舶订单量(X15),单船平均吨位(X16),万吨以上造船船台数(X17)和万吨以上造船干船坞数(X18)共18项具体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借助因子分析方法,在对原始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所采集的数据均来自于《中国船舶工业统计年鉴(2008)》。
2.实证分析
启动SPSS软件,输入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以下的结果。
由表1可知,前三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达到92.874%。由于相关系数矩阵有两个最大的特征值分别为13.069,2.408,
1.240(据因子提取对话框的设定,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因此提取三个公共因子。
第一公因子fac1主要在X1,X2和X3等10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可称fac1为区位规模收益因子;第二公因子fac2主要在X6,X8和X16上有较大载荷,可称fac2为区域科技发展因子;第三公因子fac3在X17和X18在有较大载荷,可称fac3为区位基础设施因子。全国各地区船舶制造业竞争力各公因子的得分排名(如表2所示),综合评价指数排名(如下页表3所示)。
(二)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单个因子的角度看:山东省在fac1上排名为第三位,fac2上排名为第十位,fac3上排名为第九位,且在区域科技发展因子和区域基础设施因子上的得分均小于零。这说明山东省船舶制造业总体造船规模发展良好,造船完工量和产业总产值等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科技含量与造船基础设施发展却相对落后,并已低于全国造船强省的平均水平,此为制约山东省船舶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大大制约了其发展潜力,导致山东省船舶制造业在全国位置和排名的相对下滑。从综合评价的角度看: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数在全国排第四位,竞争力水平居于国内中上等水平,说明山东省仍属造船大省,是船舶制造业重要基地,发展船舶制造业还是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
二、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山东省船舶制造业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省船舶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了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的三大出口船舶建造基地和以济宁、枣庄为主的内河船舶建造基地,具备远洋渔船、半潜式钻井平台及部分配套产品的自主设计研发能力,船用中高速柴油机、结构钢板、锚链等产品获中国名牌,但船舶研发设计能力较薄弱。目前,山东省出口船舶的主要种类包括15万吨级以下油轮、集装箱轮、散货轮、客滚船、特种船舶(液体及化学品运输船等)、远洋渔轮、游艇等。
山东发展船舶制造业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山东地处黄海、渤海两大海域,有海岸线3 100多公里。在世界船舶制造业转移过程中,山东半岛成为承接的重要地区。山东造船完工量提升很多,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在国家实施“造船强国”战略中,山东被列为中国船舶工业规划发展重点区域之一。
(二)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山东省在发展船舶制造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山东每年有300~330天的室外作业时间,这比国内其他造船省份多出一个月。山东省处于东北亚经济圈,是日韩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向海外转移的首选之地。青岛港处于国际主航线上,为山东省船舶造修产业融于国际市场,具备了天然的地理条件。从地质条件来讲,南方沿海多为淤泥沙石结构,而山东沿海多是花岗岩结构,这也是建造大型船厂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山东半岛东南沿海港口有良好的水深条件,这直接决定了一个船舶制造企业承接造修船舶的大小。此外,山东的劳动力成本较广东、江浙一带要低,这些都是山东发展船舶制造业的优势所在。
但是,山东船舶制造业也有自己的弱项。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薄弱,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较低等方面。山东船舶制造企业众多但规模较小。在数量和配套部门的完整情况方面,与上海、大连、广州确有很大的差距。在船舶终端产品制造能力上与大连和上海也有非常明显的差距,这是山东省发展船舶制造业不利的因素之一。
(三)制约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
1.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竞争力不高的原因,一是山东省船舶制造基础设施薄弱,船台承载吨位较小;二是山东省船舶制造企业整体素质较差,造船模式落后,船台周期长,造船设施利用率低;三是企业分属于不同的利益所有者,产业布局不合理,建设重复、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面对竞争激烈但发展形势看好的船舶市场没有应对能力;四是山东省大部分企业的船舶生产设计仍需请省外设计单位进行,科研力量投入不够,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2.人力资源素质低,造船模式落后。山东省大多数船舶制造企业缺乏技术设计和技术管理的人才,甚至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老化,缺乏创新力。缺乏船舶专业配套和科研教育机构,造船人才的培养后续力量不够,制约船舶制造业的发展。
山东省船舶制造企业大都是随着海洋捕捞渔业发展起来的渔船修造企业,大多数企业尚未摆脱传统渔船修造业的生产布局、管理机制及传统造船模式,企业管理机制落后,管理理念陈旧,造船模式落后,有的甚至仍局限在作坊式修造船模式阶段。很多船舶建造企业都还以生产小吨位、低档次的渔业捕捞船舶为主。
3.配套产品发展相对滞后,资金短缺严重。船舶制造业作为综合性加工装配工业,需要大量上游产业为其提供各种原材料和配套产品,与机械、冶金、化工、电子、仪表、建材等行业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其关联度大、产品链长。山东省船舶制造业利润偏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零部件和相关配套设备过度依赖进口,这成为山东船舶制造业提高利润的最大障碍。另外,山东省船舶制造企业大多为中小地方企业,资产和实力有限,自有资金匮乏,融资渠道狭窄,长期以来只能依靠自我滚动发展,但随着造船规模的扩大和订单的增加,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资金筹集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4.政策和法律支持不到位。虽然山东省是全国最早重视船舶制造业发展的省份,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船舶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是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船舶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只能是望梅止渴。山东省地方修造船企业在当地很难争取到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扶持出口等方面的技改项目和扶持政策。
三、提升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和发展有产业竞争力的大型造船企业和集团
在船舶市场中,市场竞争实际就是企业的竞争,大企业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打破地域分割、打破体制障碍,以具有产业竞争力的大型船舶工业集团为核心,走联合重组的路子,使山东省船舶制造业逐渐成为利益共同体,形成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二)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船舶制造业要想真正做强,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发展的战略基点,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和技术升级,着力发展三个重点技术领域,为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紧迫问题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要从战略的高度筹划船舶科技发展。逐步改变以往船舶科技投入不足的状况,按计划增加科研投入,为提升船舶制造业科技水平提供经费保障。
(三)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储备
人才是船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船舶制造业失去了人才,就等于失去了发展的后劲。提高船舶制造业的竞争力,一定要把人才问题放到十分突出的地位来考虑。在制度上创造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环境,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水平。在人才建设方面,重点进行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和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工作,建立一支操作技能高、综合技能强的技术工人队伍。在设计、管理、建造、营销等方面培养一批优秀的高技术人才队伍。
(四)积极发展船舶配套业
船舶配套业直接关系到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和兴衰。船用配套业滞后严重阻碍了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要尽快扭转只造壳子的局面,提高产品关键部件开发能力。加快配套设备的生产和发展,提高其技术水平,改进售后服务水平。建设高水平的船用设备研发中心,是提高山东省船舶制造业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要尽快改变配套企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落后状况。
(五)政府应加大对船舶制造业的政策支持
财政政策方面,对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大型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保证按建设进度投入一定比例的资本金。增加对船舶科技的财政投入。凡属于产业政策规定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船舶产品,产生的利润应给予一定比例的所得税减免。对用于重点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所需的进口设备、物资,应免征进口关税、增值税。金融政策方面,山东省应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船舶制造业。
山东省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的景气状况,着力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推进造船模式变革,建立有效的组织和配套机制,培育船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半岛船舶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玲芳,陈军.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J].船舶工程,2006,(5).
[2]中国船舶工业年鉴2008[K].北京:中国船舶工业年鉴编辑部,2008:9.
[3]陶永宏,冯俊文.基于产业集聚的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思考[J].船舶工程,2005,(5) .
[4]陆梦,徐伟.中国造船业发展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5,(10).
[5]张广钦.实现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J].中国船检,2003,(12).
[6]周国宝.关于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船舶工程,2004,(1).[责任编辑 吴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5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