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洪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是保障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但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述了这些问题和具体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201-02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教育市场逐步开放。而高等教育则首当其冲,面临西方高等教育的强势挑战,这给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中,更大的一种资源解放与改革突破还是应把重点放在管理的进步上。而管理的改革与突破,其先导是管理思想观念的改革和更新”。我国的高教管理要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就必须实现管理观念上的变革,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逐步形成新的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高教管理步入新的层次,真正与国际接轨。高校的学生管理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以“管”、“堵”为主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这种学生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也难以得到落实。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学生管理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有些学校管理者在学生管理中只在如何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和采取强制方式检查监督学生以及达到学生如“机器人”的所谓管理效果上下功夫、做文章,而不考虑如何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达到“慎独”的境界。因此,这些学校管理者与学生的关系十分紧张,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发展,严重的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二)不注重尊重、关爱和“服务”学生
  有些学校只注重如何管住学生,而没有去考虑如何关爱、尊重和服务好学生,如何满足他们正当合理的需求。服务育人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了一句空话。
  (三)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坚持性、自制性和独立性等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切从学生出发,服务好学生,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较高的创业能力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及智力水平是人本观念的核心内容。但一些学校管理者却忽略对其培养,使学生厌学情绪浓,自控能力差,挫折容忍力差,缺乏自信等。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就业方式改变,制约机制弱化
  计划经济时代,学生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政策,学生毕业就能端上“铁饭碗”。有就业这条红线制约,学生不敢轻易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学生管理具有一定强制力和约束力。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由学校推荐自主就业,学生管理中的制约机制相对弱化。如表现在对违纪学生的处罚上陷入两难境地:重则容易挫伤其自尊,导致学生厌学,逃学,甚至退学;轻则又无关痛痒,学生不在乎,形不成威慑,致使违纪学生我行我素,不思悔改。
  (二)招生范围扩大,生源情况复杂化
  近年来,职校在自主招生的办学条件下,招生范围不断扩大,生源情况日趋复杂,学生状况良莠不齐,后进生、问题生等给学生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成才意识淡化
  违纪学生往往是那些缺乏学习动力、不思学业者。这些学生的时间、精力和心思不是花在学习知识、钻研技能上,而是用在旁门左道,甚至违法乱纪上。这部分学生由于不想学,加之基础差,成绩必然落后,因而丧失了学习兴趣,最终自暴自弃,放任自流,导致违纪现象频发,成为学生管理的难点。
  (四)部分教师缺乏爱心,对学生缺乏关爱甚至歧视
  部分学生素质较低,特别是那些成绩差、问题多的学生容易成为老师、同学的歧视对象;部分教师不愿意从事职业教育,尤其是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在日常管理中公开抱怨学生难教、学生难管,特别是在处罚违纪学生时,动辄斥之为“朽木不可雕也”,严重挫伤了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同时,这种做法也会伤害到大多数学生,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师生隔阂,甚至形成对峙,给学生管理工作添置人为的障碍。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策略
  高校学生管理与其他行业的管理有相同之处,但又有独具的特点。其管理过程是高校管理者和学生双边共同活动互相作用的能动的过程,管理作用于学生,学生不仅接受管理,而且积极参与管理。这种双边活动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双边共同活动的管理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德、智、体、美多方面的发展上。从学生管理这一特点出发,结合高校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一)情感管理
  情感管理是相对于制度管理而言。情感管理,是指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情感,采取人情化、个性化管理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尊重个性,使学生在和谐、温暖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管理的具有“人情味”的管理活动。学生是有个性、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个体,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建设者和创造者,是时代的骄子。如果不尊重他们的个性,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而单纯说教,势必会引起他们强烈的逆反心理,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
  (二)理解学生
  学生有尊重和社交的需要,他们需要师长的关爱、信任和尊重,需要师生关系和谐、平等的良好氛围。师生的关系不应仅是压制和服从的简单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而应是一种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爱护的关系。学校管理者应以生活上的“朋友”、学习上的“伙伴”身份与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尊重、信任必然会赢得学生的敬重和学生自律的强化;师生的良好关系必然会消除学生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态,激发出学生潜能的释放。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充分理解学生,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差异,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有动力、有活力的学习和生活的良好氛围。
  (三)服务学生
  教育者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己任,努力做好学生的各项服务工作。在安全、学习、心理辅导和生活等方面当好学生的服务员,使学生能在安全和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安心学习,发奋努力。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要说讽刺话,要多鼓励,多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对民族学生要尊重他们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俗,在生活上要多予关怀;对贫困学生要多关心,多付出爱心;对有不良心理的学生要多给予心理上的辅导,促进其人格健全;对有不良品行的学生要多做教育转化工作,不要采取“一棍子打死人”的处理方法,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浪子回头”。只有做好学生的各项服务,当好学生的服务员,在各项工作上真正体现服务育人的思想,才能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四)自我管理
  学生具有一定的参与意识、创业意识和能动性,对自我成才有强烈的自主意识,都希望能在学校学习期间各个方面得到学习和锻炼。学校管理者应当积极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学校的一些管理工作,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我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实践品质。让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的管理,可使学生将学校工作中的一些目标内化为自己的目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学生的自我管理,还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等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创业者人格和创业精神以及个性发展。

  (五)优化环境
  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熏陶,可使其人格得到提升,并从“强制约束”达到“自我约束”。雕塑、草坪、绿地等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使置身其中学习和生活的学生,情感得到陶冶,心智得到启迪;校园中的伟人和科学家的雕塑、画像,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使他们增强自信,不断进取;整洁、有秩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给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约束的压力,使他们的不良行为举止自觉地得到收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以潜在的规范性和无形的力量影响学生个体的环境建设。优化环境,充分体现环境育人的思想,使学生自觉规范言谈举止、完善人格、奋发图强、蓬勃发展。
  (六)注重实践
  实践对学生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自我。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动机、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结果等可使学生的坚持性、观察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均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学校应多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各种技能实训、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并且在实践中要下大力气抓好每个环节,充分体现实践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开展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塑造、领悟自己、发挥潜能、完善个性的有效载体。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非智力因素及智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主体意识和自我成才意识。如开展运动会、文艺活动、青年自愿者活动、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图片展、报告会等,这些活动能使学生在参与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并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参与活动的体验,能极大地丰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个性潜能、素质和修养。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多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泰.教育管理观念革新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7).
  [2] 陈黎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
  [3] 张云,胡传锋.学生管理难的成因及对策[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7,(9).
  [4] 龚安福,范松仁.抓好学生管理 重在五项建设[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7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