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居住区植物景观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一

  摘要: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业的升温,人们对居住空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内部结构布局合理,更要求外部景观美观舒适。植物是景观构建的重要元素,景观的构建对于居住区品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品种,有助于营造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环境;遵循自然规律发展“近自然林”,可有效节省建设和维护成本;营造多样化植物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景观功能,更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
  关键词:植物景观;生态;近自然林
  中图分类号:X1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251-02
  
  植物是构建绿地景观的重要素材,是影响社区景观美学效果的因素,同时,植物也是生物群落的主体,是生态系统中动物和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物种多样性直接影响着景观的生态学内涵和景观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如何营造多样化的植物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各种功能,从而更有效地改善人居环境,是生态社区建设应该考虑的内容。
  一、植物的选种
  1.发展乡土植物
  对于生态的理解,有些人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认为大面积的植树种草就是生态,将生态化简单地等同于绿化,却忽略绿化的种类、形式、布局等要素。于是出现了许多新开发的小区都不考虑当地自然条件,盲目地争相引种棕榈树等名贵树木,其实这与生态是相悖的。比如大面积的草坪,首先其植物种类较为单调,不利于生态群落的平衡;其次,大面积草坪的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使用农药,破坏原生环境。众所周知,植物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等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植物的选用应立足于结合当地地域特点,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乡土品种。比如,小叶榕、高山榕等树种能适应广东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其果实能招引鸟类活动,起到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的生态作用,另外,这些植物具有冠大荫浓、适应性强的特点,是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都比较高的植物种类。可见,优良乡土树种的应用,不仅可以体现地带性特点,也可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这才是真正意义的生态。
  2.选择芳香植物
  自然界的植物有些是对人体有害的,这样的植物切不可以引种进社区,但同时也有一些植物是对人体有益的,它们可以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进而可以改善人体健康。如芳香植物,它们处于蒸发状态,使空气中充满了香分子,它们随空气与人鼻内粘膜上的嗅觉细胞接触刺激嗅觉神经,从而起到不同的保健功能。丁香花对牙痛病有止痛作用;月季、茉莉具有杀菌作用;桂花不但可以抗菌消炎,还可止咳、平喘;柠檬、橘等具杀菌、镇静作用[1]。近二十年来,美国、日本兴起的香花医院就是靠四季开放的鲜花的香气作为医疗手段。因此,相信在社区中引入芳香植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能够使人提高工作效率,舒缓疲劳,有益居民身心健康。
  3.发展农林植物
  古代的庭院最初就是经济实用的果树园、草药园或菜圃。甚至在现今的许多私人庭园或别墅花园中仍可以看到硕果满园的风光,或者是有着田园气息的菜畦,更有懂得精致生活的人,自己动手园艺操作,在家中的小花园里种上芳香保健的草木花卉。就像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写到的百草园,虽然只是一些不起眼的野草和蟋蟀等小虫子,却也已经带给他无穷的快乐,无尽的思念。在城市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这样的乐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其实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无法割裂的,因此,在社区中种植瓜果蔬菜,让小朋友们自己播种、施肥、除草、浇灌,让他们近距离地感受自然,感受自然界的规律,亲身体验付出的辛劳与收获的喜悦,其意义更加深远。
  4.选择彩色植物
  专家指出,绿色在人的视野中占25%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疲劳,因此,绿色应当成为社区景观的主基调色。不同的人群喜好的颜色不尽相同,比如,红色是热烈、喜庆、奔放的颜色,为好动的年轻人所偏爱;蓝色是有深远、清凉、宁静的感觉,紫色有庄严高贵的感觉,常为稳重的中年人所偏爱;白色悠闲淡雅,有柔和感,使鲜艳的色彩变得柔和,使景观气氛显得宁谧雅静,较受性格内向的人欢迎。社区中配置不同颜色的植物加以点缀,可以使景观更丰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不同植物的开花季节不同,有季节的变化,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可以合理搭配,尽可能使每个季节都能出现独特的景象。
  二、景观营造的方法
  1.近自然林
  乡土树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我们通过对一块荒废的建筑工地的观测记录,发现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经过若干时间的发展,荒地上会自然而然地长出一些新的植物,首先是一些草本植物,渐渐地会出现了一些木本植物,若时间足够长,它甚至可以发展成为一片小树林。在这样的树林里,不仅植物的种类繁多,一些小生物也得以生存,生态系统较为稳定,同时,这样的树林不需要太多的人工维护,符合经济性原则。因此,我们设想,在社区植物景观营造时,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人工搭舞台,天然谋生长”的方法来发展乡土树种。其原理是根据自然界中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规律发展而成的,演替是指在某个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2]。植物群落通过顺行演替,会逐渐向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逐渐趋于稳定。我们可以将一些景观用地划定出来,确定好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比例关系,先有意识地种上一些先锋树种,搭成初步的骨架,然后将其与建筑工地隔离开,减少人为干扰,促使其向顺行演替的方向发展。这种通过人工稍加干预,遵循群落演替规律,促使植物发展形成的“近自然林”,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都较低,又符合当地地域特点,符合生态学原则,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2.立体绿化
  心理学家认为,人需要能够占有和控制一定的空间领域。领域不仅提供给人相对的安全感,还表明了占有者的身份与对所占领域的权利象征。景观设计应该尊重人的这种个人空间,使人获得稳定感和安全感。如古人在家中围墙的内侧常常种植芭蕉,芭蕉无明显主干,树形舒展柔软,人不易攀爬上去,种在围墙边上,既增加了围墙的厚实感,又可防止小偷爬墙而入;又如私人庭院里常常运用绿色屏障与其他庭院分割,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又起到暗示安全感的作用,通过绿色屏障实现了家庭各自区域的空间限制,从而使人获得了相关的领域性[3]。因此,在社区的边界,用植物对栏杆或围墙加以修饰,既可起到巩固安全感,又可起到柔化边界的作用。在建筑外墙发展爬藤植物,以及在每家每户的阳台上延伸出一定空间养花种草,可以实现推窗见景,有效增加绿化面积。除此之外,屋顶绿化近年来也逐渐兴起,诚然屋顶绿化有着良好的生态效益,但其推广的可行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植物景观的功能
  在日益重视户外环境的今天,营造良好的绿化环境,是住户、开发商、设计师已经达成的共识。但在绿化率作为评价户外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的今天,植物景观的功能大多被局限在观赏性,人们只能在路边望绿,人与植物被隔离在不同的空间,成为互不干扰的两个要素。其实植物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加强植物与人的联系可以使其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环境心理学认为,景观与人的联系往往比景观本身更为重要。有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以一棵树为线索,对人来说,一棵看不见的或者容易被忽略的树就等于不存在。更具体一点的,远处山坡上的一棵开花的观赏树对游人来说也只是某时某地的一个标记,当人们爬上山坡去接近那棵树,并看清楚开花的这棵是一棵合欢树,便开始产生丰富的联想:想去摘一朵花,闻一闻它的花香。春天的午后,人们愿意在树下小憩片刻;盛夏的傍晚人们愿意在高大茂盛的树荫下乘凉,在低处树枝上给小孩系一个秋千或是做一次聚餐。于是,这棵树又有了新的内涵,树还是那棵树,但因为人们跟它的联系不同,所感受的就不同,不同人又有不同的感受。
  其实每一种绿地类型的植物功能都应该是多样化的,不仅有针对观赏为目的的,而且还应有人们使用、参与、娱乐以及生产防护功能的,参与使人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将树荫下的树坛设计成座凳就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息场所;开放式的草坪可以让人们进入活动、嬉戏;增加一些园艺设施,人们就可以亲自动手参与园艺活动了;布局一些合理的绿色屏障或是分散排列的树就可以提供私密空间,在植物营造的静谧空间中,人们可以读书、静坐、交谈、私语;用灌木作为绿篱,既可把大场地细分为小功能区和空间,又能挡风、降低噪音,隐藏不雅的景致,形成视觉控制。总之,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多种功能,就是在保护绿色的同时,将人的行为融入其中,使人与植物产生一定意义上的亲和力与互动,使人与环境和谐相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综上所述,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植物多样化的功能,既要遵循自然演替的规律,又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寻求一条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 陈英梅.现代医院的植物造景[J].广东园林,2005,(8):8-10.
  [2]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06.
  [3] 张溪明.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2):349-3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7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