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问题解决的“理用互促”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建丽 俞国方

  摘 要:管理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将现代管理实践中的情境引入到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与理论结合可以更形象、生动、具体、实际地把所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更容易让人体会,通过情境教学还可以学到知识以外的东西。
  关键词:管理学;情境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40-02
  
  引言
  
  “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专业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把理论与解决问题分割开来,纯粹为了教而教,使课堂与现实脱节。而如今,一些教师们设计了内容丰富的情境吸引学生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没有较好地把握情境与教学之间的合理关系,教学中要不要情境,这是当然的,那么,怎样用情境,又如何和解决问题对接呢?是先学原理后情境应用还是先分析情境后总结原理效果更好呢?这是一个值得理性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合适的情境选择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现场,深入角色,再现情境;情境是着重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学课程的情境教学法,则是通过具体的管理情境模拟真实的管理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情境教学,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院。后来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取得很大成功。情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工作。由于隋境来源于不同地方、不同的组织类型和规模、不同的职能区域和不同的责任级别,因此情境教学会让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到理论的实践方法。
  合适的情境是对某个组织里一些人所面对的实际商业情形的描述,它通常涉及一个组织(家庭、企业、产业甚至课堂)中的某个决策者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机会和问题等,情境里面包含了组织的背景材料以及关键人物处理事务时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资料。此外情境的真实性、实战的模拟性,可以激活学生充当决策者位置的意识,从而仔细鉴别相关数据资料,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总的说来,教学情境的选择要能紧密结合教学要求,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境部分贯穿始终,而不仅仅是引子。其次就是每个教学过程的展开都要尽量通过情境来实现。这样的情境设计才更符合教学的需求,也才不会显得很突兀。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仔细的选择情境以使其贯串整节课并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展开,使之与课堂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让情境服务于课堂,使课堂所学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二、情境引入的时机和方式
  
  通过在课堂中的有关情境引入时机的不同方案的实际操作,对比分析出不同方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适时引入模拟情境,吸引学生,使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中;集思广益,展开讨论,归纳原理,充分沟通,提高学习主动性,实现开放式教学;所用为所学,所学即所用,实现课堂与实际应用的无缝链接。
  
  (一)先情境后原理
  在一些情形下,许多的学生反映,使用情境教学,他们仅仅听到了一个故事;也有学员反映,通过情境教学知识点过于零散,没有整体的框架;更有甚者,他们觉得,讨论简直是浪费时间,因为其他同学的发言简直不着边际。这些都意味着,情境学习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需要学习者对情境廓清一些认识,掌握一些适用于情境学习的方法。通过,情境的分析,提炼出概括性强的精辟的原理才是我们引入情境的真正目的。学习气氛轻松,全程印象深刻,贴切现场实情,易于获取感性认识,吸收经验,但内容较零散,系统性不强。
  为了避免出现以上情境教学的弊端,要求在情境讨论时,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情境生活化。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生活正是教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生活中到处有哲学,到处存在着管理思想。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将管理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2.问题解决开放化。横向对比、纵向对比、成败对比都是情境研究的重要方法。我们不要总是停留在成功情境的描述和分析上,要多开展情境间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在对比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体验新理念、感受新实践、获得新收获。情境研究可以采用先教再研与再教再研结合、教材研究与教学创新结合、个性研究与共性研究结合、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结合、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等多样的研究方式,实行各种研究方式间的互补,促进情境研究的深入、有效开展。
  3.解决策略可行化。情境研究是以行动研究行动、以行动反思行动、以行动指导行动的实效和实用型研究活动。要切实通过情境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促进校本教研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学专业水平的发展。因此,先引入管理学情境教学会将一个个企业管理活动的场景逼真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其中。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与他们以往的学习不同的经验,从而激发他们潜藏已久的学习兴趣,而且他们还会在教师的引导与激发下不断地提出问题,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从而探究事物发展的规律,使其思维不断地得以深化;同时情境教学重视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倡导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不求唯一答案,因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地理解相关原理和思想。
  
  (二)先原理后情境
  进行原理的系统性介绍后,引入合适的情境以重点说明原理的内涵,加深理解,加深印象。在随后情境教学中,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扮演的是“指挥”的角色,在课堂讨论中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发挥潜能,还要对学生情境教学中的表现进行激励式的点评,这样就使情境教学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又增进了师生感情,融洽了师生关系,强化了学习效果。
  学生要真正掌握知识,必须把管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管理实践,从实践中升华、提高。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不可能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到管理实践。而运用情境教学法就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些不足。采用情境教学以后,由于提供给学生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的管理情境是依据企业的实际编写出来的,学生进入情境实际上就等于进入了企业现实情境,这样,管理情境教学实质上为学生提供了把学到的管理理论知识用于管理实践的一个绝好的机会,有效地缓解了学生接触管理实践难的矛盾,这对丰富学生管理知识,提高学生管理能力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学生对管理学有用,与否也不再感到茫然了,认识到管理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

学,通过情境教学所学到的知识是活的知识,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情境教学的学习形式是通过课堂讨论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情境教学实际上就是做中学,它采用真实的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现实生产、生活问题中提升能力,这种能力的不断积累就成为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事实上,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的办法,学生会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对原理有了初步理解后,通过情境分析,来检验自己对原理的反思和理解,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以提高学习效果为最终目的。
  
  三、系统原理与情境应用的相互促进
  
  1.正确处理情境教学与教学目的的关系。管理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这就要求管理类课程的情境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数量等都必须适合教学目的的要求。在当前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的学时数和不同学生的要求安排其情境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运用管理情境进行教学,更符合人类的思维运动规律,从而更有利于开发人的智能。思维科学揭示出:人的智能是由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认知能力、直观认识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和实践决断能力所构成。而逻辑思维能力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呢?教育家普捷洛夫说:“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正因为管理情境总是附有大量的问题,思维从问题来,运用管理隋境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对管理情境中涉及的大量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就能锻炼、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正确处理情境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情境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方法,理论教学是情境教学的基础和依据,二者相辅相成,自成一体。理论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理论体系,分析重点、难点,是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而情境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方式,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深化,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对情境教学往往比较感兴趣,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系统性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通过理论和情境的有机结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关于情境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要做到以下几点:(1)以“用”引“理”。通过情境的分析,总结,提炼出精辟的原理。(2)以“理”导“用”。原理的阐释,扩展,举一反三,应用于实际情境。(3)“理”、“用”互促。原理与情境的应用,互相支持,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田在兰.高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设计环节探讨[J].管理观察,2009,(3).
  [2]吴秋琴.张莺迁.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高年级课程中的应用[M].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4).
  [3]刘 江.李广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与案例教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