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形因素的高校基本建设投入产出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豫林
摘要:以教育系统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占用对产出的影响,基于隐形因素的投入产出模型可考虑非物质因素在投入产出中的作用。根据高校基本建设的特征可以看出,高校基本建设投入产出效益分析中隐形因素的关注对教育产出的社会效益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隐形因素;高校基本建设;投入产出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2-0219-02
投入产出分析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作为生产单位或消费单位的产业部门、行业、产品等)之间表现为投入和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自从里昂惕夫在1936年提出投入产出法以来,利用投入产出理论对经济系统内部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一般均衡理论,其基本公式为:AX+Y=X,即(I-A)-1Y=X或者BY=X。这里的A是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A)-1或者B是完全消耗系数矩阵。钟契夫和陈锡康(1987)以及黄银忠(1991)等根据投入产出的一般原理分析了教育系统的投入产出模型,认为教育系统的产出培养的是有一定质量的学生,有些学生留下来进行再培养,成为教育系统的中间产品,另一部分学生进入社会,称为最终产品。而教育系统的投入主要是学生投入、教职员工的投入、固定资产投入以及其他费用的投入。并且把教育系统中不同的年级作为不同的部门分析了他们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为了弥补传统投入产出模型没有反映占用与产出之间的联系以及占用对产出的制约等不足,陈锡康(1988)首次提出了投入占用产出模型,使投入产出表从原来的垂直方向只包括投入部分转化为包括投入部分和占用部分。占用部分主要是固定资产、存货、金融资产和劳动力等的占用。在教育系统投入产出表中则表现为固定资产投入的占用和教职工的占用等。
一、高校基本建设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构建
1 简化的教育系统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和隐形因素的介入
在下面简化的教育系统投入产出模型中,突出了投入占用特别是固定资产占用在最终产品产出中的作用(下页表1中阴影部分)。高校基本建设现状是高校固定资产,特别是高校校舍在整个投入产出模型中发挥作用的前提。
上述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在考虑固定资产因素在产出中的作用时,仅仅考虑了有形因素。薛新伟(2000)认为,除了有形因素之外,经济实体的技术水平,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参与实际运作的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专业素质水平,相关政策落实程度等也对产出有着明显的作用,这些因素就是阴形因素。考虑了因素之后的投入产出横向关系式变为:
BY+f(Rj)y=x j=l,2,……,m
这里的B表示有形消耗系数矩阵f(Rj)表示对总产出有显著非零作用的隐形因素的综合作用。
2 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特征
目前,高校基本建设项目主要依靠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以及高校自己的贷款。一般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基本建设项目具有显著的外部效果、受益对象广泛,但收益时间相对滞后。其次,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分为非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经营性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主要集中在财务分析方面;非经营性项目则以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为主,同时要考虑社会效益。再次,基本建设的投入产出效益一般分为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内部效益体现在提高教育系统效率、增加教育收入、提高学生素质和修养等方面;外部效益体现在增加受教育者收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技术进步、降低犯罪率等社会得到的效益。总的来说,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公共产品项目,即项目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被共同消费,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只有通过将那些不愿意付费的消费者排除在该物品的消费之外才能得以有效运作,因此市场机制对公共产品项目的资源配置失灵(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6)。
3 基于隐形因素的高校基本建设投入产出模型
对于高校基本建设来说,有形的投入包括了基本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投入;从产出方面来说,有形产出是指基本建设的最终实物成果,也就是基本的教学、办公、生活用房以及其他基本设施。而这些基本设施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满足教学、科研、学生活动、生活的需要,是使用价值的体现。
有形的投入产出效益的分析主要是指在经济活动中量化投入费用同取得的符合需要的成果的对比关系。讲求效益就是用尽量少的花费取得尽量多的成果,效益本身是质与量的统一。高校基本建设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与高校基建管理模式紧密相关。目前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类,一是业主方直接参与管控施工过程的管理模式;二是以提供项目管理服务为主的项目管理模式;三是参与整个基建项目的勘查、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全部或者部分环节的管理模式。从高校基建管理模式的实践来看,前两种模式比较常见,同时也出现了新的EPC模式(设计、采购和施工作为一个整体)和代建制的管理模式(黄远智,2007)。从经济费用效益方面来看,主要是规范的基本建设投入产出全过程规范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基本建设目标的完成、基本建设的经济性和效率性、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其基本内容主要有全面的基本建设预算管理控制、制度建设控制、资金核算控制、效益评价控制以及激励控制等。在所有的内部控制项目中,财务控制是提高投入产出效益的核心。具体包括投资计划与严格的预算制度、基本建设资金结构的合理化、严格的费用支出和结算制度以及完善的财务信息报告制度等。从经济效益来说,主要指标有基本建设完成后的财务分析和使用价值分析。财务分析包括高校的长期生存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以及风险分析,而使用价值分析主要为满足师生员工使用情况或者新增的容纳能力。
二、基于隐形因素的高校基本建设投入分析
在基本建设投入中首先要考虑的隐形因素是资金投入的结构合理性以及各建设模块之间的协调性。资金投入的结构合理性是指基本建设中借入资金、政府拨款与自由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协调,以及基本建设资金与学校其他资金投入之间的协调性。各建设模块之间的协调性是指各项目建筑面积之间的协调性、建筑物空间的协调性以及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等。
高校基本建设规模的测算,主要是对一所普通高等学校建设总体目标所需各功能建设模块的设定、建筑面积的测算以及各功能建设模块面积之间的相互协调匹配(吴召南等,2006)。这也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投入产出效益要关注的重点问题。高校基本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是指建设项目的服务性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容量、服务能力和水平及其应具备的环境基础条件。具体来说,高校基本建设的服务性质是公益性的,服务对象为师生员工,服务内容主要取决于不同用途的建设项目,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大礼堂、宿舍、食堂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用房(会议、接待、档案、资
料、文印、收发等)。服务容量主要是指建设项目所能容纳的学生数量、实验室数量等等,服务能力和水平主要是指基本建设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以及功能多少。
基本建设总体目标与建设项目功能定位之间的协调需要基本建设投入的适度性、前瞻性、协调性、延续性和生态性(图1)。
建筑规模的适度性以及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协调性需要考虑综合建筑面积指标、各基本功能模块建筑面积的相对比值以及建筑利用系数等指标。对于综合建筑面积指标,国家有相应的规定。比如普通高等学校可以参照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中的“教学基本设施”的二级指标,分析校舍状况、实验室、图书馆、校园网建设、运动场及体育设施之间的协调性与合理性。在二级指标以下还可以进行细分,如在“各类功能的教室”必须齐全的评价中,还要考虑普通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教室、绘图绘画教室等之间的协调性。另外,建筑利用系数是指功能用房使用面积之和与总建筑面积之比,它反映了大堂、楼道、电梯、课间活动空间等的合理性。对于高校基本建设项目来说,由于学生活动空间的特殊要求,一般不需要很高的建筑利用系数。
规模扩张的前瞻性是指应该从学校长远发展出发,既要使现有基本建设满足以后教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又要给以后的基本建设发展留有空间。
高校基本建设还需考虑建筑风格的时代性。从我国高校建筑的发展历程来看,建国后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初期合院式或者庭院式的建筑格局;第二阶段是解放后到1976年是受苏联影响的轴线对称和中心广场建筑模式;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到1993年,基本建设布局突出了灵活性,特别是组团式的自由布局;第四阶段是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基本建设大规模扩张时期,该时期基本建设的特点突出了组团化、网络化以及开放式的大学城的建设。
新老建筑的延续性主要考虑到了新老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因为这是一个学校保留长期发展中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项目的生态性一方面要考虑建设过程中的材料技术的环保,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建筑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构建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
三、基于隐形因素的高校基本建设产出分析
与隐形投人相对应,我们可以考虑无形的基本建设产出功能。主要体现在和谐共生的文化、人文精神的传承、与时俱进的时代文明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图2)。
1 可持续发展的高校校园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它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主要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大师设计的流水别墅,在完成的《自然的住宅》一书中,强调了人、自然和建筑整体概念的重要性,认为建筑必须同所在的场所、建材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这种朴素的生态建筑思想,现已经发展成为建筑上的一个重要流派(陈荣富等,2004)。校园环境是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环境的好坏对学生的感官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大学校园,由于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学习生活的某种情趣,良好的建筑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有机结合的基本条件。具体来说,校园基本建设应该实现“智能化”、“园林化”、“艺术化”和“生态化”,这有助于形成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
2 校园文化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传承。
新老建筑的延续性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传承。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园建筑、景观,以及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还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和集体舆论等。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校园文化包括了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的东西可以给人的感官直接的触及,它包括了学校的教学、科研、生活的设备、设施和房屋等,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其包含的价值观也具有持久性。特别是高校基本建设中的典雅的建筑、独特的标志以及优美的自然风景则是这种物质层面的具体体现。所以,在高校基本建设中应该注意老建筑所遗留下来的文化元素,并将社会文化中对人才的要求、社会观念、政治原则与价值规范体现在自己的建筑风格之中,通过学校的宣传以及学生的长期体会和感受,逐渐形成对整个社会文化的示范和“导航”作用(李志文,2004)。
同时,校园文化的塑造过程也是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人文精神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它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和尊重精神的价值。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高校建筑既是人文精神的承载客体,又是人文精神的培育阵地。矗立在校园中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建筑不但是学校历史的见证,也是一脉相传的人文精神的传承载体。所以,从高校基本建设的投入和产出效益来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时代沿袭的传统人文精神可以是产出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3 时代文化的演进
从我国高校建筑风格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庭院式建筑体现了“团圆”、“和美”的传统文化,组团化和网络化的建筑模式则有利于各学科资源共享,体现了一种“和谐”和“互助精神”,开放式的、与外部城市融为一体的校园建筑则体现了一种与社会融为一体的“开放”文化。
4 高校基本建设隐含的教育功能
当前高校基本建设存在的误区往往是注重使用功能、时代气息、建设规模,却忽视了建筑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内涵。实际上,高校基本建设中积淀和沿袭下来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往往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在整个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1)建筑的文化教育功能。一栋优秀大建筑往往是一部“石头写成的史书”,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2)建筑所体现的精神思想还有激励功能和引导功能;(3)建筑美感所体现出来的审美功能;(4)建筑的人文精神的传承引发的素质教育功能和创新教育功能。
责任编辑:杜 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3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