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 鹏
提要佳木斯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三江平原重点开发区,盛产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烤烟、亚麻、甜菜、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素有“北方粮都”、“中国大豆之乡”、“东北大米之乡”的美誉。辖区内耕地面积2,700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6,其中市属耕地面积1,700万亩,农垦系统1,000万亩,市域人均耕地12亩,分别为全省和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2.5倍和8.5倍。佳木斯农业资源和基础优势明显,发展现代农业潜力巨大。
关键词:佳木斯;粮食;战略工程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一、佳木斯农业优势和潜力
1、土壤肥沃。佳木斯地域辽阔,地势平坦,平均坡降万分之一,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土壤肥沃,以草甸土、白浆土和黑土为主,有机质含量平均达3%~4%,是全国平均值的5~6倍。由于开发晚、污染少,具备生产高产、高质量农产品的条件。
2、气候条件适宜。佳木斯年平均气温3℃,无霜期1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左右,年均积温2,590℃,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525小时。温度适宜,生育期间降水较多,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的积累,是天然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3、水资源丰富。佳木斯域内水系发达,江河纵横,有大中小河流130余条,流域面积在3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型河流有25条,其中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为大型河流。佳木斯市拥有丰富的过境水资源,人均水资源量1,960立方米。
4、生态环境优美。佳木斯是国家重要湿地分布区,境内共有21个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的12.2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现有野生动物200余种、野生药材120多种。境内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大中小河流130余条。盛产鱼类88种,其中黑龙江、乌苏里江产的鲑鱼、鲟鱼、鳇鱼闻名于世。
5、农机化率高。到2007年末,全市大中型农机具投入更新资金12,607万元,更新8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235台、更新大中型农具3,528台。全市农机总动力176万千瓦,增长4.4%。拖拉机总数量达到7.78万台,增长1.3%。2007年全市农田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5%,位于全省前列。新增农机合作社15个,全市农机合作社达到40个。
6、科技力量雄厚。佳木斯集中了黑龙江农垦科学院、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等多所省内著名的农业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全省仅有的两所水稻科研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所坐落在佳木斯市区,是黑龙江省水稻育种、科研及产业研发的中心。
7、农产品品质优良。佳木斯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市,富锦、同江、抚远、桦南为国家级农业生态县。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认定面积达到1,300万亩,其中国家认定的绿色食品标准化大型生产基地380万亩。有效使用“三品”认证标志751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标志62个,有机食品认证标志19个,绿色、有机
食品加工产量82.48万吨。
8、加工转化能力强。益海粮油综合加工等各类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84户,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6户,国家级3户。
9、农垦示范带动效应明显。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农业生产区农垦建三江分局就在佳木斯辖区内,佳木斯市场县共建、局市共建、市院共建发展开始加速,发挥农垦带动作用,普遍提高农村粮食亩产,潜力巨大。
10、增产潜力巨大。2007年佳木斯各类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458万亩,通过加大农业开发投入,仍可新开发200多万亩优质农田;同时在2,238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中低产田面积达1,100万亩,占全市播种面积近50%。
二、粮食生产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加快建立粮食核心产区和黑龙江打造“千亿斤产粮工程”,建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的机遇,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实施十大工程,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佳木斯先行区建设,全力打造国家粮食核心产区。
1、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把握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契机,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行规模化生产,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发展绿色农业,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努力提高单产,加快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农田水利工程。我们规划通过三江灌区建设及新建松花江水利航电枢纽工程,扩大优质高效水稻种植面积。其中,重点实施建设“两江一湖”佳木斯辖区内市属3个灌区和农垦建三江灌区工程,可新增水田332万亩;松花江老灌区续建配套建设和节水改造工程中6个灌区建设,可新增水田263万亩;松花江水利航电枢纽工程,可新增水田3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9万亩。以上项目规划总投资140亿元,通过水利化工程,可新增水田面积634万亩,改善面积1,200万亩,可增产水稻43.3亿公斤,同时可以促进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建设,形成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
3、农机化工程。发挥农机产业和平原地区农机推广应用优势,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国家农业装备工业生产基地,打造农机城,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到2015年,规划投资40亿元,重点发展联合收割机械、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整地机等主打产品和配套项目,使收获机械生产能力由目前的13,950台增加到40,000台,动力机械生产能力由12,000台增加到38,000台,播种插秧机械生产能力由5,000台增加到20,000台。
4、新型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生产生活信息、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测、气象以及信贷和保险等方面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户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加强科技投入,把生产各环节的增产技术综合配套组装,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体系,扩大农业标准化覆盖面,实现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标准化生产,种养标准化水平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
5、粮食精深加工与转化工程。围绕先行区大豆、水稻、玉米等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产品链条,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建设和打造一批高标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上联市场、下带基地和农户,并通过知名品牌,提升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搞好优质粮食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粮食二次增值。规划总投资50亿元,加快建设益海粮油等100万吨水稻深加工、阳光生化等100万吨玉米深加工、吉庆豆业等100万吨大豆深加工、南华120万吨甜菜系列加工、雨润和金锣集团等企业400万头生猪屠宰及加工等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项目,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总量将达到1,500万吨。生物肥料生产能力由2007年的2万吨提高到30万吨,生物农药生产能力由2007年的8,000吨提高到3万吨,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率由目前的15%提高到50%。
6、粮食仓储和运输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扩建仓容以及增加符合粮食流通“四散化”运输的配套设施设备。
7、现代畜牧水产养殖加工产业工程。规划投资5亿元,突出发展生猪、奶牛和肉牛三个重点产业,积极推进优质奶源基地、优质生猪养殖基地、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力争用五年时间使先行区内畜禽总量、质量和效益实现突破性发展,成为黑龙江东部地区的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绿色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畜禽产品深加工和产品销售集散基地及良种、兽药、饲料、信息服务中心。生猪年出栏量达到1,000万头,特种鱼产量达到1.2万吨,区域内牧业产值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每年增长的3%;牧业人均收入每年增加100元以上,到2011年,牧业人均收入将达到1,000元以上。大力发展现代水产业,推广无公害养殖,加快富锦、同江、抚远等地特种鱼繁育养殖基地建设,加强养殖水域环境管理,提高水产标准化养殖水平,带动水产养殖水平提高。
8、农业生态保护工程。坚持可持续发展,突出搞好生态农业。针对森林植被少,生态功能脆弱的特点,以构建林业生态防护体系为主要目标,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比重。规划投资10亿元,重点实施黑龙江、乌苏里江、界江和松花江水土保持工程、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湿地保护恢复工程、村屯绿化和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加快绿化步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到2010年将完成42.96万亩建设的总任务,使县级公路绿化率达到100%,乡村公路绿化率要达到95%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38.7%,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3%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绿化面积3.8万亩,村屯、国有林场绿化覆盖率达到100%,新增加湿地保护区面积39万亩。
9、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国家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逐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10、金融(资金)支持工程。一是设立地方农业银行;二是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抗旱水源建设方面给予重点倾斜,规划和建设若干个大型灌区,为区域内调整种植结构,保证粮食增产提供保证;三是重点支持现代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按照“全程机械化”的标准,将佳木斯纳入农机合作社“整市推进”的规划,一次性建设100个左右的合作社,或者实行“普惠制”,按照耕地面积分配农机合作社发展规划;四是重点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植保、土肥、环保、经作等体系,2008年8月初佳木斯地区草地螟大发生,基层监测站在害虫的发生发展防治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五是加快佳木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2002年佳木斯农业科技园区被批准为省级园区并上报国家级。总体规划设计为“一园五区”,即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优质农作物示范区、农产品龙头产业区、农用物资展示交易区、科技培训区、农业旅游观光区。园区建设可全面提高佳木斯乃至黑龙江东部地区农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农产品综合竞争能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和农业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9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