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海波
提要我国在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与发展后,资本市场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但对于金融业的监管则尚不完善,面对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经济实体的情况,我们应抓紧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研究。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规避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的衍生金融工具方兴未艾,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其不断发展的规模大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内容与行为规范,引起各国会计机构、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的广泛关注。这一期间,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如股票衍生金融工具、利率衍生金融工具、外汇衍生金融工具等已通过各种途径涌入我国金融市场。衍生金融工具既是重要的规避风险工具,也是巨大的风险源,如何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课题。目前,通过国际金融机构的通力协作与各国学者的不断努力,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衍生金融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之势,也给我们对其的认识与把握上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应该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进行持续、深入地调查与研究,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与特点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即金融衍生产品,有时也称为衍生工具或衍生品。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交易手段或交易媒介,它是在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新兴金融工具,表现形式是以一定的标的(价格、利率、汇率、指数)为基础进行的双边合约或支付交换的协议。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质是一种交换的契约,其价值则是由该契约中所规定的标的衍生而来。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出现的较晚,品种数量十分庞大,并且又处于不断的发展中,故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进行界定十分困难,种类划分也难以统一。虽然,各国科研机构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的突破。但是,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认识,同一行业内也有不同的认识。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从会计角度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定义,其中以特征定义法较为典型。但是,受到衍生金融工具品种繁多与不断翻新的影响,简单的特征定义法很难满足衍生金融工具定义的需要。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的精髓主要是以下几点:(1)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契约。(2)它以基本金融工具为基础。(3)它的目的是避险与投机。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为:以另一(另一些)金融工具为基础进行交易达到避险与投机的目的,以净额结算其价值受到这一(这一些)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化影响的一种经济契约。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尽管衍生金融工具种类繁多,发展迅速,但因其历史较短,因此我们不难归纳出其一些明显的特点:
1、衍生效应。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关键在于其可以以一个或几个基本金融工具作为标的并且不断进行发展创新的衍生性。
2、高杠杆效应。对投资者而言,杠杆性是指以较少的资金成本可以取得较多的投资,以提高收益的操作方式。衍生金融工具大都是一种保证金交易,只要操作得当,价格变化预测无误,便可以较少的保证金(投资成本)带来十倍甚至数十倍于保证金的巨额收益,优厚的投资报酬吸引着投资者。
3、虚拟效应。虚拟性是指证券所具有的独立于现实资本之外,却能给证券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特性。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标志着经济虚拟化的深化。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身只是代表着权利和义务的一纸契约。具有虚拟性特征的衍生金融工具脱离了实物交易过程,独立于实物交易之外。
4、波动效应。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受到基础金融工具的跨期交易影响,而它的实际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本金融工具的价值与使用者的主观期望。因此,与传统金融工具相比,它的价值具有很大的波动性。
5、风险转移效应。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直接动因是企业要求“规避风险”。
6、金融商品效应。衍生金融工具这类合同的标的均为金融商品,金融商品在交易之后具体表现为一方的资产和另一方的金融负债。
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联系在一起发生的各种经济危机,再次引起人们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上存在的巨大风险的注意和反省。如何规避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风险与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收益,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风险的特点
什么是风险呢?直觉上,我们知道风险是什么,通常将风险与未预测到和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联系到一起。但是,一个真正可靠的定义是:风险是指结果的任何变化。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波动比任何别的商品都要频繁和激烈,所以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性是其本质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而只能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而且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风险看作只有负面的作用,“高风险高收益”是金融市场配置收益/风险时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衍生金融工具创造的初衷是套期保值(规避风险),与传统风险管理模式相比,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1、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风险一般是采用风险对冲的方式,多用于汇率、利率和资产价格等市场风险的管理。
2、通过对冲比率的调节和金融工程方面的设计安排,可以将风险完全对冲或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将风险水平调节到投资者满意的程度。这种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可以使得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管理投资组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
3、通过选择远期或期权性质的衍生金融工具,可以选择完全消除波动性或只消除不利波动而保留有利波动的风险管理策略。
4、可以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的买卖,比较方便地调节风险管理策略,便于风险的动态管理。
5、通过购买特定种类的衍生金融工具,投资者可以分离某种特定的风险并将其对冲掉,而保留其他愿意承担的风险。
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种类、成因与规避
(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种类
1、信用风险,亦称履约风险。指因交易方无法履行契约而造成我方财务上的损失。此类风险主要发生在场外交易中,场内交易的任何一项交易都由交易所或清算所结算,交易所制定有严密的履约、对冲及保证制度,即使出现部分交易者违约情况,交易所也能代其履约,所以能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企业衡量总信用风险时应考虑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评估价格或利率变动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包括:衡量企业内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信用风险;建立独立信用管理功能;采用对冲契约,双方同意一方违约时仅就信用负责,如此可以降低个别交易对象的信用风险。
2、市场风险。即因市场价格变动造成亏损的风险。精确衡量市场风险需依赖高层次的数学和统计技术以及资料库与电脑程式。一般而言其管理方式有二:一是以市价衡量;二是风险管理制度应着重于测试或模拟计算市价及利率变动对企业衍生性工具组合价值的影响。
3、流动性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指企业无法筹措资金以履行合约之风险。企业由于无法在市场上以公平价值迅速出售金融资产而产生的风险亦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合约标准化程度、市场交易规模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4、操作风险。指因不适当的制度、不适当的管理及控制、欺诈或其他人为错误所造成的可能财务损失。操作风险的管理必须依赖健全的制度程序及控制,才能确保上述其他各类风险的有效管理,包括交易的适当记录,风险的衡量,交易对方遵循规定的政策、程序及限额。
5、法律风险。指因合约无法履行或草拟条文不足引致损失的风险。为降低法律风险,经纪商应定期评估其衍生性金融商品契约的法律效力,并及时对交易方的权力征求法律专家的意见。
6、现金流量风险。指货币性金融工具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动风险。如,浮动利率债务会随着有效利率的变动而使其未来现金流量变动。
虽然,上述6种风险还不可能包括衍生交易中的所有风险,但这些风险却是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最常见的。它们的存在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本身所决定的,故不能彻底排除,而只能加以防范,尽量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成因。衍生金融衍生产品设计的初衷是创造避险工具,排除经济生产中的某些不确定性,实现规避风险。但是,近年来,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却越来越多地从套期保值的避险功能向高投机、高风险转化。回顾2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金融领域发生的变化,产生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大体上可以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探讨。
1、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1)经济一体化。衍生金融产品是经济一体化的产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机制作用越来越强,衍生金融工具得到迅猛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它的副作用已对会计机构乃至整个会计体系带来了潜在的威胁: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模糊了金融工具与非金融工具的界限,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大量新兴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各种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传统的管理手段逐渐失效。
(2)国际游资的冲击。随着发达国家对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取消,各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追逐高收益、高流动性,并由此实现投资风险的分散化。通过计算机和卫星网络,全球性的资金调拨和融通在几秒钟之内便可完成,遍布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和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市场,极大地方便了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所以,在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下,总额为1.5万多亿美元的巨额国际游资大量地参与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并进行恶性投机,人为地制造市场不均衡,其结果导致当地金融系统与会计系统的紊乱,加大了监管难度。
(3)金融技术的现代化。一方面是现代化的金融技术理论层出不穷,如波浪理论、随机指数、动力指数等,使风险控制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电脑设备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升级换代,使这些金融理论在日常的交易中大显身手。大的金融机构通过广揽人才,既有经济、金融、管理人才,还有数学、物理、电脑等多种专业人才,利用现代化交易设备,从事高效益、高风险的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虽然他们能为交易机构本身提供规避风险的条件,但是从整个市场来看,风险依然存在,而且随着交易量的剧增,偶发的支付和信用风险的产生,随时都可能导致一场巨大的危机,因此从这一方面看是增大了市场潜在风险。
(4)会计业务的表外化。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属于财务报表的表外业务,不必增加资本即可提高企业的盈利性,并且不会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状况。于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规模日趋扩大,出于盈利目的进行的投机交易越来越多,不但使整个市场的潜在风险增大了,而且传统的监管手段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财务报表变得不准确,许多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业务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经营透明度下降。
其他的外部原因可能源于自然灾害、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等,这就不仅仅是会计本身的问题。
2、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外部环境日益宽松,交易技术手段不断改进,诱使投资者去尝试新的冒险。然而,这仅仅是产生风险的外部客观条件,更主要的原因是投资机构内部的协调、配合和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它包括管理层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管理不严密和交易员操作的失误。
(1)管理层的认识不足。衍生金融工具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复杂的风险管理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目标,而这些通常不为一般企业的高层领导(甚至一些金融机构的领导)所了解,他们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估计不足,难以准确地把握交易时的具体细节,不能对交易的产品种类、期限、杠杆系统以及时机等具体事宜做出明确规定。由于不了解潜在的巨大风险,往往当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危机就要爆发时,决策者还不知道自己的决策已经失误了。
(2)内部控制薄弱,从业人员水平低下。衍生金融工具不仅产生的时间短,而且性质复杂,许多从业人员对此很陌生,但它涉及的交易量大、风险大,必须予以充分披露。因此,必须实施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不仅从专业知识方面提高人员素质,还要重视职业道德的培训,使其提供的相关会计信息真实可比、完整可靠。
(3)会计系统不发达。过早地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对国际游资的套利和投机活动敞开大门。但缺乏相应会计管理系统:一方面是会计监管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包括法规、制度和实施机制),使个人和机构有违法违规操作的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是会计机构本身缺乏风险意识,缺乏应有的进行风险管理的机制、技术和能力。
(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规避。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能够改善市场效率和使用者的风险收益特征,实现避险、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但不能因此忽略实际运用的复杂性和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巨大风险。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衍生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涉及经济和会计的深层次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加以防范的问题。
1、从宏观上规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
(1)调整经济结构,及时实现产业升级,防止出现经济泡沫。
(2)发展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发展第三方信用评估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保险市场和风险转移市场,增强转移和重新配置风险的功能。
(3)加强会计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加强法规体系的建立,加大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防止市场参与者承受过度风险。
(4)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的不完整性将带来更大的风险损失。因会计信息不全或信息失真导致经营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风险与会计信息质量息息相关,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确保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是防范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的内在要求。
2、从微观上规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规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是现行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从现行会计方法中寻找那些能披露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及降低风险的措施又无需对会计理论和财务报告结构作重大修改便可操作,非常有利于会计参与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监控。
(1)建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风险预测系统。它是建立在风险识别基础之上的,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大体辨别出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测算可能带来的损失。我们可以根据风险程度的高低,按不同比例(综合风险系数),结合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最大损失额,计提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金,以减少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把损失控制到最低。
①建立企业风险分析矩阵。(表1)将所有风险与引发风险的因素用矩阵式的表格来描述(上述六种风险不能包括衍生交易中的所有风险)。通过对衍生金融业务的分析与评价,如果有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记“1”,否则记“0”,最后汇总得出企业的综合风险系数。
②利用VaR模型计算交易失败的最大损失额。VaR的定义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水平(通常是95%或99%)上,在给定的持有期间内,某一投资组合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但是,利用VaR模型计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VaR的计算是建立在若干假设的基础上。VaR假设金融工具的报酬率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衡量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给定的置信区间和特定的时间区间内,计算一个机构遭受可能最大损失的方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假设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衍生金融工具价格的变化往往与VaR数值发生偏差。其次,VaR模型对历史数据依赖性较大。(a)历史模拟法直接依赖于大量的历史数据;(b)在参数法中,尽管可以通过观测期权市场得到金融工具的所谓隐含波动性,但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期权市场发展的制约,并不具有普遍的实用性。所以,在利用VaR模型计算交易失败的最大损失额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VaR模型与历史数据。
③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金=最大损失额×综合风险系数
④会计处理
(a)提取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假如计提的风险准备金为20,000元。
借:投资收益――计提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20,000
贷: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20,000
(b)发生风险时,进行冲销。
借: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20,000
贷:衍生金融工具投资20,000
期末“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时作为金融资产项目的减项。
(2)建立风险监督系统。由于风险是不确定的,因此我们应采用动态的风险监督系统。根据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和资料,结合其他资料,运用一般的分析方法(对比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事中的研究分析,确定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变化情况,调整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金,提高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的有效性,以控制和减少风险损失的发生。
(3)建立风险审计防范系统。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灵敏度高、难度较大,除了建立完善的事前预测系统与事中监督系统外,还要加强事后的审计防范,发现风险预测系统、风险监督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信息质量,增强整个风险防范系统的效率。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风险的做法被广大管理者认同。但是,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我们要时刻重视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高风险和其效率发挥所要求的条件。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2]陈小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常月嫦.《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进程的理论分析》,会计研究,2004.11.
[4]钟亚兰,刘毅.《浅谈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西华大学学报,2004.4.
[5]李安定,陈嘉慧.《构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几个具体问题》,会计研究,2004.10.
[6]狄卫平,叶翔.《改革与开放中的中国金融业》,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04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