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动因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郜建豪
提要本文简要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并购动因相关方面的理论,着重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并购现象是企业在竞争中的必要手段和方式。
一、企业并购理论
企业作为一个资本组织,必然谋求资本的最大增值,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确定并购的动因,下面我们逐一加以介绍。
(一)经营协同效应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业中存在着规模经济的潜在要求,通过并购可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达到规模经济的生产范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并购双方的优势互补,因此可以相应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实现企业整体价值大于并购前个别企业价值之和。
(二)财务协同效应。该理论认为:通过并购可以降低企业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的资本成本,可以使两家公司的财务结构互补,还可以使公司从边际利润率低的生产活动向边际利润率较高的生产活动转移,从而提高公司的资本分配效率,给企业在财务方面带来效益。财务协同效应理论客观上为混合并购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不同行业的企业财务结构或边际利润率情况一般差异会比较大。
(三)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代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公司管理层与所有者两者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在签订和执行和约过程中产生成本,即代理成本。通过并购可以解决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通过公平收购或代理权争夺,公司现任管理者将会被代替,兼并机制下的接管威胁降低代理成本。
(四)税负利益理论。该理论认为:通过并购和采用恰当的财务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如果被并购企业有较大数额的亏损,被并购企业往往无法持续经营而出售。由于亏损可以在若干年内税前弥补,一个有高额盈余的企业并购一个亏损企业,无疑会带来税收上的好处。
(五)战略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为了降低风险,企业应该实行多元化发展理论,当一个企业决定扩大其在某一特定行业的经营时,一个重要战略是并购那个行业中的现有企业,而不是依靠自身内部发展。外部并购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进入障碍,获得时间优势,迅速达到多元化发展目的。
(六)管理协同效应理论。该理论认为:处在两个不同管理水平上的企业并购,管理水平低的企业其管理水平将会得到提高,同时能够提高目标公司的资源效率,或者双方能够得到互补,从而能够提高并购双方的管理效率,创造价值。
(七)价值低估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被低估,经营管理潜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通货膨胀使得目标企业市场价值小于其重置成本。此时,若并购企业拥有外部市场所没有的、有关目标企业真实价值的内部信息时,并购活动就会发生。
(八)市场势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并购活动的主要动因经常是由于可以借并购达到减少竞争对手来增强对经营环境的控制,提高市场占有率,使企业获得某种形式的垄断或寡占利润,并增加长期的获利机会。通常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会发生以增强市场实力为动机的并购行为:1、生产能力过剩,需求下降;2、国际竞争使国内市场遭受外来势力的强烈渗透和冲击;3、法律因素的原因使得企业间的多种联系或垄断行为成为非法,通过并购可以使企业达到继续控制市场的目的。
(九)资源稀缺理论。该理论认为:是一连串的资源而不是产品组合构成了决定企业竞争地位的核心,而且资源具有稀缺性和有价性,能够形成竞争优势;当这些资源不能够被对手轻易复制、不可替代、不可轻易转移时,就能够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按照资源学派的观点,上市公司的战略重组不仅仅限于对有形资源的置换与整合,还应包括对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无形资源的重组,甚至对无形资产的重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重组的效果与结果。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
(一)企业并购与国有企业产权问题。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就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划分问题。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产权结构的变化一般表现为一个产权所有者到多个产权所有者的变化。在产权分化的过程中,容易导致企业产权的过度分化,进而导致代理成本的增加和资本效率的降低。因此,我国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应该保持所有权的相对集中,企业并购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企业并购直观地看就是企业间的产权交易,这种交易直接导致企业产权的变化。一种结果是产权结构的变化,另一种结果是所有者易人。即使在国有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过程中,产权仍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即从政府拥有到企业拥有。政企不分的问题被这种变化一举解决。改革企业制度的外在动力,一直是许多国有企业进行产权交易的动机之一。一旦产权制度变了,企业的其他制度,如法人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管理制度、用工制度等,都将随之变化。产权交易最终反映的是企业制度的竞争。一般来说,有着较优越企业制度的企业就会在产品市场中获胜,反之则失败,这实质性地使优越的企业制度获得推广和扩散。
(二)企业并购与“壳”资源的稀缺性。对并购事件的关注,我们发现,大量的并购事件发生在上市公司身上。当然,由于证券市场的出现,购买企业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若要买企业,只需要买股票。同时,证券市场又是一个融资成本很低的市场,而融资又是企业并购非常重要的条件。在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较小,且不完整,再加上上市额度的资源稀缺性无可比拟,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买壳”上市、“借壳”上市情况。上市额度的分配,即“壳”的初始分配,是由政府按照类似于计划经济的方法进行的,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讲,就不可能将稀缺的上市指标分配给最需要,也最有资源的企业。由于有的上市企业营利水平较低,甚至亏损,而有的企业却有很好的发展势头,但缺少资本市场的通道。于是, “买壳”上市,“借壳”上市便成了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又一个特有的动因和现象。
(三)企业并购与行业重组。跨国公司的合并与联合时有发生。相比之下,我国的产业更为脆弱,在国际竞争中,我国企业不少人忧心忡忡。通过产权交易,产业内的优势企业可以迅速地兼并劣势企业,从而在短时间内扩大企业规模,使产业内的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产权交易,也可以在企业间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密切联系,从而使企业间的不同分工和专业化合作更为稳定。产业重组会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和分工与专业化之利。一汽集团通过联合兼并,从1986年以来并购了26家地方企业,盘活国有资产上百亿元,现拥有35个专业厂、12个全资子公司、12个控股公司、14个参股公司和243家关联企业,分布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具有开发、生产、销售、融资、外资交易等功能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康佳集团则根据自身实际先后兼并了牡丹电视机厂、陕西如意电器总公司、安徽滁州电视机厂,从而最终形成了东(东康)南(集团本部)西(如意)北(牡丹)四方联合的战略格局,奠定了大企业集团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重组都是成功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1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