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发展新平台 实现工业新跨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骥江

  扬州工业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平台已经初步构建。“十五”期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扬州工业呈现“五大特点”: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提高,平均速度达17.3%。二是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传统工业企业利税平均增长速度为11%;三是产业集聚趋势明显。汽车及零部件、化工医药、纺织化纤、电工电缆四大产业集群均超百亿,销售占全市传统工业企业的57%;四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5年底,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224家,完成产值974万元。五是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不断改善。
  
  一、扬州工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扬州工业面临着发展机遇。一是国际资本向“长三角”转移的机遇。随着基础设施和大交通条件的改善,扬州与南京、北京、上海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为商品、资金的大流通,产业、企业的大集群,技术、人才的大集聚带来了契机和活力,一些化工、汽车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项目正向扬州集聚。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15个中心城市,正在谋求扩大合作、错位竞争、共同提升的发展路子。上海经济圈、南京都市圈扬州都在其间,这两个圈规划建设都在唱响“区域经济大合唱”,加速经济一体化。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孕育着一种新的机遇,新的政策将引发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新技术将为生产力持续增长增加新动力。四是沿江、沿河和园区开发的机遇。扬州经济开发区和各县(市)省级开发区功能划分,专业明确,范围扩大、空间拓宽,新建了化学工业园、邗江工业园、广陵产业园、江阳工业园和37个乡镇工业集中区等,出口加工区已经封关运行,为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空间大大拓展,承载能力也大大增强。
  扬州市经济综合实力也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22亿元,年均增长12.7%;财政总收入117亿元,比2000年增长1.3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年均增长26%;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协议注册外资额12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8.7亿美元;2005年全市出口总额28亿美元,其中出口19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亿元,增长1 2.5%;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9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
  全市坚持以“工业兴市”为目标,以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这几年,我们还引进外资、民资,70-80%的企业为加工制造业,为我们“十一五”时期工业的继续突破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近年来,扬州市还坚持以沿江、沿河开发和“一区五园”建设为重点,连续实施了一批火炬、星火、攻关、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和国家创新基金等计划,推动了以亚星、扬农、牧羊、宝胜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和电线电缆、锻压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化工及新材料、金属板材加工设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机电一体化已逐步成为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和支柱行业。
  到目前为止,扬州市已有国家首批CIMS示范企业2家,省、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试点企业20家,省、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企业36家。
  但是,扬州市在工业发展中也面临以下因素的挑战,即要素制约、结构制约、市场制约、出口制约、效益制约等。
  
  二、扬州工业发展平台的构建和措施
  
  扬州工业要在“十一五”期间跨上新的平台,谋求更大更强更快发展,必须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拓展发展思路,抓住以下四个重点。
  (一)坚持“台阶论”,确保经济总量跨越式上升,“工业兴市”取得实质性进展
  扬州七个县(市)区,有沿江、沿河之分,沿江工业基础实力相对雄厚,沿河地区工业经济相对薄弱。由于地理位置的差距,工业发展基础差异,以及相对拥有自然资源的丰富,发展还不平衡。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倡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特色园区集群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32业兴市”的目标。
  (二)依据“结构论”,强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产业结构向产业集群发展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调整是重中之重,要充分摸清我市支柱产业的现状,理清优势产业现状,制订“百亿产业集群规划”,制定出台相关鼓励扶持政策,强化督查和协调,提升企业规模化、产业集群化、产品高端化水平。
  (三)遵循“阶段论”,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起飞阶段”,迈向“成熟阶段” 我认为,扬州工业经济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特别是“九五”以来的快速发展,已经完成了“起步”,创造前提条件阶段,现在应不失时机地推动工业经济进入第三阶段,即“起飞阶段”,因为从人均国民收入、和谐社会构建、固定资产投资、产业职工就业等多个特征来看,扬州已经具备了、并呈现出第四阶段的若干特征,其中一个主要标志,就是从出现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企业家,到出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全民创业,经理阶层等,这是十分深刻和重大的变化。
  (四)实践“创新论”,构建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这个动力结构,包括五大动力:①强力推进思想解放,彻底破除阻碍扬州工业发展的传统观念,习惯势力和思维定式,确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②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调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速企业的市场化进程;③进一步高举“工业兴市”的战略旗帜,以科技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新型工业化的建设步伐;④进一步提高扬州工业经济的集约程度,打造百亿元大企业和百亿元产业集群,同时实行沿江和沿河工业的协调发展,并把沿河工业放在突出位置,强势推进;⑤进一步加速扬州工业国际化的进程,大力引导企业、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的分工与合作,提高扬州工业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作者单位:扬州市经贸委)
  (本栏目策划、编辑:杨伯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9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