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高职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心理教育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成玉
学习动机是学生将学习愿望转变为学习行为的心理动因,是发动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它反映了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并体现在意志行动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意向,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对教学改革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当今,少数民族高职生学习状况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许多社会问题,诸如就业、竞争、赚钱等冲击着少数民族高职生,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存在功利目的,学习动机浅层化。例如,多数学生表现出没有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认知需要淡化的学习状态,有旷课、上课睡觉、课堂中看小说等消极的外显行为,也有上课时思想开小差、想入非非等问题已经成为众多高校关心的热点问题。有些“少数民族高职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少数民族高职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不利于少数民族高职生学习的深入,不利于知识的真正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少数民族高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与一般学生相比,少数民族高职生由于缺点错误突出,其心理特征具有明显的消极性,一般表现有四:第一,好胜。少数民族高职生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承认,只因自身品德和学业的现实表现,使他们的期望无法实现。因而,这种好胜心就以一种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尤其讨厌被当众批评,吃软不吃硬,越压越不服。第二,逆反。少数民族高职生常以批评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常常自以为是。因此,对老师的管理和批评教育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甚至正确的管理和批评教育也会引起他们的对立情绪。 第三,疑惧。少数民族高职生由于思想品德和学生成绩低下,其心中有一种受到外界环境排斥的感觉,他们企求人们理解甚至原谅他们,而实际上得到的却是与其主观愿望截然相反的待遇。人们如果对他们采取疏远、回避、警惕的态度,他们就会用粗暴无礼的行为来顶撞,或以言行反抗,或以出走来要挟。有时凭空臆测,怀疑其他同学背后捣鬼,特别怀疑老师对自己不怀好意,一句普通的话,却可能认为跟自己过意不去。老师的教导,他们往往当耳边风。 第四,矛盾。少数民族高职生一般存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一是强烈的自尊心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二是要求上进而意志薄弱的矛盾,少数民族高职生并非人人悲观消极,他们也有向上的决心,但是一旦遇到困难与挫折,他们又容易心灰意懒,悲观消沉。三是要求爱而得不到温暖的矛盾。少数民族高职生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由于不思进取,得到的常常是批评和惩罚。四是逞能好胜而得不到荣誉的矛盾。少数民族高职生希望自己各方面超过别人,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但由于他们不能严于律己,尤其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思进取,因而被老师打入”冷宫”。
针对少数民族高职生的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在心理教育工作中应讲究方法和策略。
一、要加强情感交流,引起思想共鸣。少数民族高职生在感情上已和老师疏远了,为了"保护自己",总是有意无意地在自己和老师之间拉开距离,形成心理鸿沟。因此,转化少数民族高职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依靠情感交流来消除少数民族高职生的隔阂心理,而要打开少数民族高职生的感情大门,教师就要善于与他们交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赤诚。交心意味着要以平等的态度同少数民族高职生交朋友,切忌摆架子、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我是高高的教育者,你是耸拉着脑袋的受教育者,得老老实实服从管教。如果这样,双方地位尊卑悬殊,必然加大双方心理上的距离,影响教育效果,如果换一种方式,使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以心换心,让少数民族高职生觉得老师不是不可交的朋友,那么,少数民族高职生就会消除戒备,与你交心,只有教师与少数民族高职生双方心理互相沟通,引起彼此间感情上的共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要抓反复,反复抓。做少数民族高职生工作不可企求一两次谈话或一两次家访便大功告成,它需要长期的、反复的努力。我们的学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心理素质具有不稳定性,在他们身上,一种新的观念和行为从产生到巩固,常常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它要求教育者树立信心,保持耐心,认真分析出现反复的原因,努力做到学生犯了错误不急躁,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只要能正确分析并利用少数民族高职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持之以恒,就能达到转化的目的。
三、要把握教育时机。针对少数民族高职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适当的方法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里进行教育,以求事半功倍之效。首先,批评教育要注意冷热相间。一般地说,批评差生要把握时机,趁热打铁,这样可防止和控制少数民族高职生过失行为继续恶化。同时,教师也要懂得”冷处理”,即当差生情绪不够冷静之时,稍作等待,避免师生间的正面冲突,减少紧张对立的情绪,以利于在处理问题时多一点理智。其次,教育激励要抓往”顿悟”。学生经批评教育帮助以及自己的认真思考之后,可能会在某些时刻发生”顿悟”,产生向上的灵感和要求,这就是少数民族高职生迷途知返的时候。但是,由于少数民族高职生有自卑心理、常猜疑别人是否信任,因而感恩心理不易表露出来。教师应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少数民族高职生身上的点滴向上热情,在他们迷惘之时助一臀之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前途,增强前进的勇气和信心。这个时候,说一句坦诚的话,比平时的千言万语更具感召力。那些听惯了老师批评、训斥的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尤其是公开的表扬,心情会十分激动,激发出一种向上的动力。
四、要注意点面结合。少数民族高职生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彼此制约,相互影响,教师要冷静处理这个”面”,切不可以低估这个”面”的消极作用。要通过正面教育,通过良好的舆论规范,紧密联系实际,使少数民族高职生对”哥们义气”产生切肤之痛,培养他们正确的是非观念,形成他们正确的道德评价意识。对非正式群体中的”领袖人物”,要做好重点突破工作,借助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使”点”的转化和”面”的互解,做”点”的工作应避免粗暴生硬和”杀鸡敬猴”的简单化办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3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