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类型与人才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青林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场所,但不乏管理型、专长型、学究型等其他类型的人才。学校教育应从社会各行各业实际用人需求来确定评价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造就和培养。
  关键词:人才;评价原则;类型划分;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任务是培养用人单位第一线需求的,能直接顶岗的高技能人才。随着岗位聘用制、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的全面实行,高等职业院校不再是单纯培养技术骨干和操作能手的场所。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来自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有的以组织能力见长,能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加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致力于本专业的发展与提高,富有钻研精神,表现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超常水平,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有的练就了一技之长,掌握了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绝招,以至于成为不可替代的特殊人才等等。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他们成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机遇。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类型做分析与归类,并探讨人才的培养方法,有利于改变我们可能固化的传统观念,提升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类型
  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给有志于高等职业学习的莘莘学子以充分的选择空间,提供了垂练成才的多种平台。根据学生的先天条件、个人气质、后天环境影响等因素,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表现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专业型。这一类型的学生喜爱所学的专业,对理论课和实验实训课都有较浓厚的兴趣。各门功课成绩都较好,实践技能考试成绩优良。平时积极向上的表现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在评定各类奖学金时有着较强的竞争力。他们中有的被推选为学生会、共青团或班级学生干部,其中“三好生”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技能型。虽然理论课成绩一般,但在各种实习操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悟性,心灵手巧,实践技能进步快,往往还能埋头苦干。来自用人单位的信息表明,一些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这些学生容易脱颖而出,成为技术能手或标兵。
  专长型。有的学生进校前就表现为某一科或某几科成绩特别优异,并一直保持和发扬下去,逐渐上升为执著地追求,最终在某一方面成为佼佼者。还有的对课外知识兴趣浓厚,自学或到校外求学,如计算机技术、各类执业资格、书法、篆刻、乐器、外语、球类等,有明确的主攻方向。
  管理型。这样的学生在校能关心集体,办事有章法。努力完成院系、老师交给的工作,积极参于各项公益活动,乐于助人。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号召力强,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才能。有的由于表现突出,在校就加入了中共党组织。
  学研型。刻苦学习、善动脑筋,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钻研精神是这一类型学生的特点。表现为学习成绩优异,酷爱阅读课外书籍,具备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有继续深造的愿望或尝试科研的苗头。
  复合型。高等职业院校不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学生,他们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还有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特别珍惜各种学习机会。勤学苦练使他们同时具备上述某几种类型学生的特征,成为复合型人才。
  创新型。具有敢于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善于化解难题的能力。好奇心很强,有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创造欲及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较为广博而扎实的知识,能够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进行推理。具有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虽然在校学习期间,未必有多少创造发明,但给人感觉是不够循规蹈矩,常常有惊人之语。
  二、人才的造就与培养
  不论什么类型的人才,都是祖国建设的后备力量和宝贵的人力资源。天生我才必有用,广袤天下造人才。重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他们奋发进取,既要看到多数,也要顾及少数,对职业技术教育来说尤其重要。
  (一)加强时政学习,提高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灵敏度”
  遵从市场经济规律来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已势在必行。近年来,党和政府针对教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完善了法规。使教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高等职业教育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学习党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认真领会精神实质,把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方针贯彻于教学实践。与此同时,密切注视教改最新动态。一方面从中汲取有益成分;另一方面指导或启迪自己探索教改。此外,应抓住教育发展对教和学的激励作用,如目前推行的毕业证、技术等级证和执业资格证的“多证”制,促使老师和学生在操作技能上下功夫,去挖掘,显然有利于教学。
  (二)打造特色品牌专业,提升办学声誉度
  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已经成为其竞争取胜的重要条件。高校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外,还必须树立市场意识,善于推销自己,提高社会声誉,树立良好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自己的地位是高校凝练办学特色的现实需要,特色就是高校在具体分析自身情况的基础上,优化配置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形成、保持和发展出来的自身优势和强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全力打造品牌专业。良好的学校形象是高校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三)不断变换教学活动的形式,保持教研的“活度”
  教学和教研是相辅相成的。观摩教学,论文发布,教案评比,学术报告会、专题研讨会,社会调研等。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大家有新颖感,不厌倦。与之交相辉映的是学生活动的开展,如学科知识竞赛,与专业有关的各项技能技巧比赛,写作比赛,书法比赛,作业和课堂笔记评比,专题报告会,爱国主义教育,团组织学生会活动等。每项活动都激励师生去思考、钻研。人人都有参与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专长型学生崭露头角;学究型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检验;集体活动锻炼了管理型学生的组织指挥能力;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各有所得。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四)学以致用,加大技能训练的力度
  技能训练不仅是体现专业特色的需要,也是智力开发的需要。俗话说“心灵手巧”,其逆过程是:手巧也可使心灵。除常规的实习管理和指导外,积极创造条件,把新技术、新工艺融进实习教学,使技能与当前的生产要求同步,实用性强,易于发挥作用;进一步解决勤动手、多操作的问题,“熟能生巧”,从多次的实践中悟出诀窍,打牢技能基础;顶岗操作,全方位锻炼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氛围下学习并掌握专业岗位实务的场所。广泛联系能代表新技术、新工艺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这样学校不必为购置先进设备花太多资金,实习学生也可以使用到最新的仪器设备,学习最先进的技术。实践证明校企协作,能较好地解决顶岗实习问题,“真刀真枪”练出了学生的真本领。
  (五)开辟第二课堂教学,拓展知识面的深广度
  教学之余,利用本校的师资和条件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参加活动小组。比如,电工电子小组可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电路的连接、器件焊接和安全用电等到知识,并配合物理、电工、电子技术课的教学;数学、制图、书法等课外活动小组,都可从不同角度拓宽视野,各种类型学生都可从中学到知识,提高技能。
  (六)着眼教育事业长远发展,加大教师队伍培养的力度
  优良的教学质量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当既是“讲师、教授”又是“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双师型”不仅仅是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手段的要求。学生通过教师教学、指导下的实习训练,可以对未来的就业及工作要求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从而提前在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个人心理等方面做好就业准备,尽早适应社会的需要。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指导老师的教、学生的练而逐步形成的,专兼职的“双师型教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直接保证,直接影响学生应用能力水平的提高。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完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花大力气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从理论上说,能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应是“双师型”的,他们是同时具有深厚的职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杨琼.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教育初探[J].陕西教育,2009(6).
  2、俞仲文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属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2009-2010年院级课题项目(YJKT0910YB13)、“高等职业学院人才类型与人才培养”。
  (作者单位:安徽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2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