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海湖流域生态现状及其生态保护治理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秀贞

  摘要:科学合理地对青海湖流域进行生态治理,有利于开发建设与社会发展和谐同步,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青海湖;青海湖流域;生态;生态治理
  
  一、生态情况
  青海湖流域在历史上曾经是水草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但由于人类活动频繁,气候变暖以及缺乏持续的生态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特别是未能进行整体规划治理,使得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生态情况严重:一是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青海湖水位不断下降,特别是60年代以后,湖水水位下降,据卫星遥感显示,青海湖正从单一的高原湖泊分裂为“一大数小”的湖泊群;二是沙漠化不断扩大;三是草地退化严重;四是渔业资源濒临枯竭;五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体制问题:目前青海湖流域在水资源利用、林业生态建设、沙漠化治理等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存在条块分割,部门和地区利益冲突现象时有发生,在不少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的环境地区,任有大批牛羊在放牧,这种以牲畜超载过牧为特点的粗放型畜牧业经营方式只能加速土地的退化和沙化进程。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具有很强执法能力的综合性管理机构来组织协调管理。第二,生态环境建设主体问题:目前青海湖开发主体与治理主体不一致难以保证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一方面,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另一方面,企业和牧民为环湖地区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这种开发与治理主体不一致性导致青海湖地区缺乏一种利益制约、责任共担关系,从而使资源开发和利用主体可以忽视环境成本,而缺乏一种责任感。第三,科技支撑问题: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已经成为青海湖环湖地区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通过组织禁牧育草,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林业三大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科技支撑力度的严重不足。例如,草原鼠害治理技术、高寒缺氧区防沙治沙技术和植被恢复有待配套完善。第四,部队土地退耕后的综合利用问题:青海湖环湖地区有300万亩耕地由部队耕作转为地方使用。这批本来生态比较脆弱的土地应由地方政府统一纳入到国家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去,而不应该分给当地农牧民继续耕作,而后再由政府拿钱实施退耕还林(草)。这样,一方面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另一方面牧民对草场的围栏分割,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野生动物迁徙和获取食物的路径,这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存在严重威胁。
  三、解决办法
  第一,转变管理模式,实现生态型管理,加大宣传和提高认识,从传统的单一资源管理转向系统资源管理,实现生态资源开发,生物保护,环境规划统一协调的生态型管理模式,以达到区域资源生态系统以及景观格局的更有效综合的管理。第二,因流域分布在三州七县,为了便于管理,应成立拥有一定行政职权的“青海湖流域管理委员会”,由省政府主管,省长亲自任管委会主任,制定统一的综合规划,并通过制度建设将环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纳入到干部考核体系中去。通过体制创新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主体一致,加强流域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牧业等经济发展推进整个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第三,进行多元保护,完善流域自然生态保护体系。在流域综合管理的基础上,根据流域生态建设目标,在适宜区域特别是生态地位重要或受到威胁的自然湿地要抢救性划出保护区域,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迁徙通道、禁渔区、防沙治沙封育区、鱼类洄游通道区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第四,流域内一些河流上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隔断了自然河流与青海湖之间的天然联系,造成了湟鱼类不能溯和产卵繁殖,不仅造成湟鱼资源衰竭,威胁鸟类生存,同时还导致青海湖水文变化,生态功能下降,其潜在的危害尚无法估量;牧民对草场的分块围栏对野生动物特别是濒危野生动物的迁徙、觅食的路径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对此,应尽快拿出处理办法,排除造成生态破坏的人为妨害设施,恢复青海湖流域的生命活力。第五,建立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大力加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青海湖流域的水文、植被、风沙等自然生态要素的动态监测网络建设;二是对涉及环湖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作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采取招标等多种形式组织联合攻关。通过加强省内外的多领域合作,实现科技攻关与科技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加强对环湖流域农牧民的科技教育。第六,转变致富观念,从根本上改变草畜失衡的状态。一是对环境天然草场实施以草定畜,草畜平衡项目;二是对环青海湖的现有全部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草),尽可能的恢复生态植被状况。第七,对环湖地区牧民实行新农村或新村建设试点工作,使牧民集中居住和生活,同时实行新区管理,这对改善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候佩玲,沈小京.青海环境[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陆健建.中国湿地[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作者单位:青海省湟中县林业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4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