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的伦理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莫 楠 李向南
摘要:“人肉搜索”在捍卫道德的旗帜下,也给被搜者造成了伤害。这一悖论与其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否定单向一元话语,打破媒介传播和人际传播界限的传播特点有关;“人肉搜索”一旦超出合理限度,会产生道德旗帜下的新霸权,道德话语和语境的简单化及无限制自由所带来的“恐怖”等负面后果。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原因和道德心理是复杂的,涉及到“目的论”的观点、网络给道德话语带来的变化等,应当认真反思。
关键词:人肉搜索;传播;伦理
“人肉搜索”最初源于猫扑网,开始只是猫扑上网民相互求助以搜寻信息的一种方式,使用之初并没有产生太大的效果。2001年的“陈自瑶事件”被公认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人肉搜索”事件,自此以后,“虐猫女”事件、“铜须门”直至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的2008年“华南虎照片”和2009年的“七十码”事件,人肉搜索引擎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在显示威力的同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争议,特别是对于这一行为的道德争论和思考,“‘人肉搜索’在维护社会道德的话语中,却用了‘反道德’的行为;在捍卫道德的旗帜下,却给被搜者造成了最不道德的伤害。”本文正是尝试对于道德悖论分析和反思。
“人肉搜索”所产生的道德悖论源于其自身的传播特点: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对单向一元话语传播的否定和打破媒介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界限。从积极方面来说,“人肉搜索”在维护社会风气、倡导真善美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这一形式也为公民提供了舆论监督和自由表达的广阔空间,公众可以利用网络开放的信息渠道对具有代表性和公共性的现象、价值观念及行为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对这些现象施以舆论压力,甚至付诸现实行动。这些都是“人肉搜索”所带来的十分具有价值的效果。但这种对于“正义”的维护,这种自由也时常超过应有的界限,特别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对于单向一元话语的否定两者交织在一起时,又引发新的悖论,其在消解了传统沉默的螺旋和媒介霸权同时,又造成新的沉默螺旋和网络霸权;在打破传统的传受界限同时又形成了新的界限;在带来自由的同时又让这种自由成为一种暴力。
一、道德旗帜下的新霸权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创造者是伊丽莎白・诺尔纽曼,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就会积极的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会大胆的发表和传播。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了另一方的增势,如此反复循环,便形成了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传统的大众传媒被视为“沉默的螺旋”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批判理论甚至认为媒介是意识形态宰割的重要工具。“人肉搜索”体现的多元话语和表达的自由,无疑有助于打破沉默的螺旋现象,人们可以对于传统媒介的消息提出自己的质疑,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同他人进行交锋,使得多种声音有着表达空间。但从“人肉”搜索发起出发点来看,是为了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这就使得到最后,网络上的话语在打破传统媒介的一元话语后,自身也形成了一种一元话语,成为一种霸权,这种话语和霸权由于有着民主的形式和维护道德的旗号,往往使得形成霸权者不自知或感到理所当然,让有着不同意见的人的话语显得更加渺小,从而重新形成沉默的螺旋。这也是为什么通常认为在“人肉搜索”中,“把关人”的薄弱或者缺失,在传统大众传播领域,传播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把关人”在决定着信息的重点所在,掌握着解释信息的权利,决定信息是否最终流向读者,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在网络中这一角色通常由版主或者是网站管理人员担任,但是这些人员或者本身就是“人肉搜索”的参与者或发起者,像搜索“虐猫女”事件中,猫扑网甚至进行现金悬赏;或者面对“理直气壮”的网友,自己显得底气不足,认为自己一旦阻止,是在支持破坏道德的行为。乃至政府管理和法律上的薄弱也有这方面的顾虑。
从伦理角度,网友的言行所持的是“目的论”的观点,即道德判断应由行为的目的或行为所产生的好结果来证明。弗兰克纳就指出:目的论认为判断道德意义上的正当与否的基本或最终标准是非道德价值,这种非道德价值是作为行为的结果而存在的,最终的直接或间接的要求必须是产生大量的“好处”,更确切地说,是产生的“好处”超过“坏处”,产生的利益超过损耗。依据这一思想,目的和结果的“好”完全独立于行为的“正当”,“正当”纯粹是达到“好”的手段,甚至只是一种名义。“好”的东西总是正当的,它自身会自动地给出“正当”的理由,“好”的目的可以证明一切手段。因而,许多网友认为只要自己的行为是出于捍卫道德的目的,其最终的结果是不义现象得到惩罚,在这一过程中即使采用一些不道德的手段也是合理,能够被原谅的。一位“人肉搜索”的参与者毫不避讳地对记者说:“让不道德的人接受道德的审判,我们何罪之有?”“当看到当事人的生活被打乱时,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在捍卫道德的旗帜下,却给被搜者造成了最不道德的伤害”这种行为也是由此产生。
二、道德话语及语境的简单化
媒介传播和人际传播界限的打破最终影响的是现实生活,“网络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又能动地对现实生活产生反作用,当网络世界反映了当事人对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亵渎时,网民们就不自觉地‘跳入现实’,‘揪出’肇事者。当这种表现形式过于激烈时,这种‘维护’就会发展为‘暴力’。参与‘人肉搜索’的网友由于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被打破,他们的行动不只是在线上,还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行动。许多人肉搜索中的过激行为就是这么产生的。
网络时代给人们的伦理道德世界带来了新的变化,最大变化之一是使人们的道德语言发生变化。伦理世界的形成需要特殊的“道德语言”,道德判断之所以与科学判断不同,就在于它具有科学判断所不具有的情感意义,主要是表达言说者的情感、内心倾向,影响听者的情感并促使他也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行动。伦理世界的形成,必须以情感为基础。如作为伦理世界基础的家庭,其之所以被黑格尔称为“直接和自然的伦理实体”,原因就在于其建立在“爱”这种情感之上,情感使人“意识到我和另一个人的统一,不为自己而孤立起来”,使一个人成为“成员”,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从而使伦理实体的形成成为可能。网络交流摆脱了传统信息方式下交流者之间的面对面或一对一的关系,使新的信息方式的语言逐渐削弱它的伦理性状和缔造与维系伦理世界的功能;虽然在网络交流中,也会出现高度情感化的语言,但是书写者与所传递信息之间的分离,极易导致人们对情感及其表达抱着游戏的态度,而不像在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那样具有确定而严肃的伦理责任。于是,网络语言中的“情感”,在很多情境下非但不能成为伦理和伦理世界的基础,反而往往正是破坏伦理世界的力量。
伴随着这种语言变化而来的是语境上的模糊,在“人肉搜索”中,网民所谈论和评价的对象并非是自己确实所了解的,通常只是由于某网民的叙述,或者其他网民的描述和评价,而正如前面分析的,网络语言的情感表达是不严肃甚至是持游戏态度的,以这样的方式被塑造出来的人物或事件,一开始是以一种虚拟形式出现于网络中的,没有人对其真实性负责,真实说话的“语境”缺失。事实上确实有不少“人肉搜索”事件的源头故事是编造的,比如“流氓外教”事件后来发帖人就承认只是一种行为艺术。可是“人肉搜索”一旦发动,这些网络中的虚拟故事和人物迅速与现实中的某人某事发生了联系,从而使人们以网络中的信息为依据,开始对现实人物进行声讨,由此造成了人们不先考证事情真伪,常常不假思索就去进行“好的”或“坏的”整体评价,并将这一评价转化为现实行为。根据李岩教授对“铜须门”事件中网友道德话语的研究,网民对这种行为作出相对一致的判断,并用极具情感煽动性的评价性词汇唤起更多网民的参与和公众的关注。我们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较谨慎的进行道德判断的情感语言乃至骂人话语在网络中漫天飞舞,乃至到了不唾骂两句就不足以显示自己道德的程度,“曾经参加过搜索的网友AT说:“搜索者本身就是一种不认真的态度,其实,不管你是文艺青年也好文艺流氓也罢,骂人是大环境,是在随波逐流。如果你搜索,而你又不骂人,那就不好玩儿了,不够娱乐了。”日常生活道德语境中错综复杂的事件,在网络世界的道德语境中,就成为了一个可以简单的进行道德判断,贴上标签的现代版的“潘金莲和西门庆”。“人肉搜索”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不是因为它是新事物,更是因为这种搜索方式及其评价方式、审判方式远远超出了网络空间而作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的道德话语和语境有着极大不同,一旦打破二者界限,将严肃的话语和复杂语境给简单化,就造成了网络上的舆论洪流。更加糟糕的是,网友又将这种已经被简单化的话语不加转换的作用于现实世界,媒介传播行为变为人际间直接行为,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不可避免。
三、无限制自由带来的“恐怖”
网络上的匿名制就其积极的一面来看,确实给了网友以表达自由,使得我们在网络中能够听到真话,让网络不再是独言而是群言时代,这无疑对于民主也是一种促进。但就其消极一面而言,匿名制使得人们在网络中的身份与现实中的身份相脱离,少了身份束缚的同时也少了必要的约束,给人是一种看似“绝对自由”的发言权。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就提出,“绝对自由”所带来的是“绝对恐怖”,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只是任性。黑格尔所举的例子是法国大革命,人们在革命中得到了自由,但这种自由是抽象的自由,即没有内容的自由,其最突出的表现是人们能够说“不”,能够将建立的东西都推翻,在自由的旗号背后是无尽的杀戮和血腥,人们特别是平民在这种不断的摧毁中体会得到自由的兴奋,感到自己是有力量的,这种自由的结局是无路可去的,革命最终自食其果――得之不易的自由自毁于恐怖统治。罗兰夫人的“自由,多少罪恶借汝之名而行”正是对这种悲剧后果的呐喊。
匿名给“人肉搜索”带来的自由当然远没有带来血腥的后果,可其恐怖性也是令人不容小觑的。13岁的小学生张殊凡被人肉搜索的原因仅仅是被采访时说了句“很黄很暴力”,这句话也许是其真实感受,但是这位公民的自由言论却引起了“自由”的网友们的搜索,导致其就读学校、学习成绩、家庭住址,乃至出生医院等统统被曝光,最后其父写出一封公开信恳求收场,否则将以法律途径追究。让一个13岁孩子承受如此压力,甚至会对其今后人生和心理留下阴影,“人肉搜索”在这里体现出它恐怖的一面。匿名给网友带来的自由虽然没有到法国大革命的程度,可是在能在网络上对现有的东西说“不”,能在网上质疑和推翻已有的一切东西的表现,却有着相似之处;它所带来的影响也许没有法国大革命那么大,但“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样一个貌似调侃的评价,以及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一些负面例子却警示我们,“人肉搜索”的“绝对自由”如果一味发展,“绝对恐怖”的后果就
绝不是杞人忧天。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商务印书馆,1979.
2、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樊浩.电子信息方式下的伦理世界[J].中国社会科学,2007(2).
4、刘丹凌.“人肉搜索”:第二媒介时代的新型传播交往关系[J].南京社会科学,2009(2).
5、陈正辉.“人肉搜索”的伦理思考[J].现代传播,2009(5).
6、徐源.网络舆论暴力的意识形态解析――由“人肉搜索”引发的些许思考[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5).
7、李岩,李东晓.道德话语的生产性力量及中国式“人肉搜索”的勃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
8、王晋.面对人肉搜索――倡导合理适度拒绝暴力侵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4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