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锦宏 周蓓蓓

  【摘要】共生是生物界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对生态系统的演变和进化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共生理论为视角,在阐述我国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基础上,对我国现行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进而得出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共生 农业生态旅游 发展模式
  
  一、我国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农业生态旅游(eco-agricultural tourism)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农业生态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农业生态、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知识,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由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为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我国地域广阔,地质、土壤、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差异明显,农业资源异常丰富,农业景观新奇多样,成为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优势资源。
  2、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注入了活力。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悠久的农业历史、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孕育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乡村景观和独具特色、底蕴深厚的农业文化。加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农民思想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3、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村镇,布局井然有序、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观光游览参观,其本身就是构成农业生态旅游的内容之一。农村城市化过程并没有完全改变农村农业生产功能,而是调整了生产结构。农业生产则由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向生态经济效益转变,农业生态居于主导地位。另外,郊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公园、健身场所、文化活动地等相继出现,除了为本地居民提供服务外,也为发展外向型的农业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
  4、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创造了条件。农业生态旅游投入远比传统农业要高得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经济力量和经济条件,决定了地方上具有多大的游人接待能力。如美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其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均出现在完成工业化发展,城市化水平很高的程度,农业已不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阶段。事实上考察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是在北京、上海、长江三角洲和株洲三角洲一带率先出现的。可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基于共生理论角视剖析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1、共生理论的由来和主要观点。“共生”一词源于希腊语,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提出。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在1879年首先提出的共生概念,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暗示了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的物质联系。追随德贝里之后,众多的生物学家对生物之间的共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共生关系是生物体生命周期的永恒特征。现代生物学研究揭示,“共生”是生命进化的主要方式。共生的生物在生理上相互分工,互换生命活动的产物,在组织上形成新的结构。共生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中叶以来开始应用于社会领域,主要是医学领域、农业领域和经济领域。很快就被引入到了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之中。目前,学术界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四方面。
  (1)人类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每个人不可能与世隔绝的生存,信息资源的共生共享已成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全球经济基础一体化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阻挡的大趋势,是人类共生的经济基础及决定因素;人口膨胀与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自然界向人类敲响了共生的警钟;核威胁使人类面临灭绝的危险,共生已成为人类企盼和平的共同呼吁。因此,时代要求人与人要共生,自然界万物之间要共生,人与自然要共生,共生是时代的产物。
  (2)一个畅通的共生界面,能为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通和交换提供顺畅的通道,会使共生界面特征值减小,引进共生过程中共生新能量源不断地产生,促进共生系统的共同进化。反之,若共生界面呆滞,则“三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不畅,或者畅而无效,都会导致共生新能量不足,而共生新能量的不足又会弱化共生单元之间的激励,于是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共生关系衰亡。
  (3)在共生系统存在的多种模式中,对称性互惠共生是系统演进的最优模式,因为在该模式中,共生单元之间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通和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激励是激励相容的,其共生界面最大且接触介质最好,从而使得共生界面上的交流阻力最少,结果产生的共生能量最大,增速也最快,能有效推动双方的不断进化。
  (4)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中,情形也一样,对于旅游企业构筑的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旅游企业的共生体各企业,是按供应链方式或价值链方式前后衔接,它们之间是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各组织权力对称利益分配均衡,从而导致共生体内企业激励兼容度最大,“三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最为畅通,其结果是共生内企业“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自主提高,共生也以帕累托途径“共生进化”。
  2、现行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实践中出现的模式多如牛毛,但大多没有产生明显的持续效应。从共生视角看,可将这些模式归纳为以下三种。
  (1)点共生。点共生模式的行为模式属寄生,其组织模式属点共生。目前,中国大多数旅游企业,所采取的原始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代表。这一组织模式上的点共生,表现在企业内部没有分工协作、没有相互制约,对于共生体的各因素均无固定关系,因而价值链短、运营效率低、服务质量也无保证、难以实现统一标准和统一考核,从而引起旁侧经济效应很弱。
  (2)间歇共生。间歇共生模式的行为模式属偏利共生,其组织模式属间歇共生。如德庆县旅游景区开发经营模式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代表。该模式把生态资源与旅游开发、名牌旅游企业有机整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并由此引起了旁侧经济效应,有利于搞活旅游产业。但因“偏利”和“间歇”的局限,这一模式容易引起经营者的短期化行为,从而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3)一体共生。与点共生模式和间歇共生模式相比,一体共生模式的行为模式属对称互惠共生,其组织模式属一体共生。如黟县旅游经营模式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代表,他们以西递旅游公司、京黟旅游公司为龙头,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一体共生经营模式,避免旅游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开发建设。同时,大力发展休闲、参与性旅游项目,激活了旁侧经济效应,而对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则实行严格把关的原则,对已开发的农业生态旅游分门别类,选准主题,做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一村一卖点。这样,也同时避免了企业因“产品的同质性”而造成的恶性竞争,从而在行为上形成一种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可见,这种模式是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经营模式的最优形式。

  
  三、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得出的几点启示
  
  综上所述,从共生理论视角,研究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们应在充分把握未来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思考如何着力于不断拉长其产业价值链,加快推进其产业化进程,增加其旁侧经济效应,方能形成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1、“共生理念”是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指导思想。任何一种新理念的出现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共生”理念的出现也是顺应了我们时代的要求而产生,在这一大的“共生”背景之下,中国农业生态旅游企业在经营指导思想上,必须注重“共生理念”。
  2、农业生态旅游“共生体”与其所处的共生环境间应具有双向激励。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经营者必须慎重选择好合作内容,其基本要求是关联性较强,共享资源较丰富。
  3、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是农业生态旅游企业最有效的运作模式。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经营者,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促成企业按对称互惠共生的模式“进化”, 但必须慎重选择好合作对象。其基本要求是要能产生“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
  4、“共生进化”是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的经营模式选择。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经营者必须慎重选择好合作形式。其基本要求是一种共生互利式的合作形式。只有这样,共生度才会增大,共生企业才会沿着帕累托途径“共生进化”。
  5、“界面畅通”是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的经营方式选择。在农业生态旅游企业这一共生体中,各企业的共生界面如何畅通,应处理好以下两方面。(1)深化核心能力的兼容。作为共生各企业的经营者在决定是否加入共生,以及与谁共生的时候,必须考虑彼此之间核心能力的兼容问题,以保证共生度足够大,共生界面特征值?姿足够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增的能量ΔE足够大,从而才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励共生各企业(共生单元)并畅通它们的“共生界面”,确保共生企业“共生进化”。(2)畅通粘滞的信息。共生各企业对自身核心能力领域的信息较为了解和关注,缺乏对其他领域信息的了解愿望和冲动。事实上,信息的粘滞会弱化共生企业间的有效沟通,会弱化共生企业之间核心能力的互相学习,会加厚共生企业间的共生介质,从而会增加企业的组织成本,减少共生企业间的共享收益,并由此可能引发共生的衰竭和死亡。所以,各农业生态旅游共生企业的经营者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注重共生各企业间的信息粘滞现象,畅通共生界面,确保共生企业“共生进化”。
  
  【参考文献】
  [1] 张广瑞主编: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张建萍著: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 印开蒲、鄢和林: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4] 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可持续旅游大案资源环境政策思考[J].旅游学刊(京),1999(5).
  [5] 云才著:现代旅游规划设计案例[M].青岛出版社,2004.
  [6] 刘红艳: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期刊网硕博论文,2001(3).
  [7] 张清、陈智文:吉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11).
  [8] 温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述评[J].农业经济导刊,2002(4).
  [9] 曾尊固、罗守贵: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述评[J].农业经济导刊,2002(4).
  [10] 杨建翠:成都近郊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郸县、龙泉释为例[J].中国期刊网硕博论文,2001(3).
  
  (责任编辑:张琼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1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