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艳华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薄弱”(《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此,我国已开始推行创新型国家战略,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制定并推行核心竞争力战略;同时,还必须高度关注企业制度和创新环境的影响,我们要尽可能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制度环境。这是核心竞争力理论暗含的基本前提。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前提条件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美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其实践基础是美、欧、日优秀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其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企业理论和现代的企业资源能力理论,还受到比较优势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的影响。我国企业战略实践深受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影响,一些企业在推行核心竞争力战略方面的尝试已经颇有成效。但是,我们还不能过高估计其实践价值,我国大量企业还不具备推行核心竞争力战略的条件,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创新的资源还较薄弱。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必须强调的是核心竞争力理论含有一些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隐藏其间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企业具有良好的治理结构,企业运行的内在动力和约束机制运行高效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是企业的自主选择,其推行的基础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活动,是一种饱含风险的战略举措之一。企业必须有权自主选择,有动力推进,有能力承担可能的风险,并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和控制。如果企业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治理,既缺动力又缺压力,或者动力与约束失衡,都可能使企业难以推行核心竞争力战略,即使推行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2、企业处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条件下
  在这个市场条件下,逐利是企业的本能,也是企业最重要的目标。企业获取利益的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不能依靠非市场因素获取利益。如果企业能够依靠其超然的垄断地位,或者依仗行政手段排斥竞争对手而获利,那么,核心竞争力战略就失去了存在的市场环境条件,自主创新也由于没有外在竞争压力而缺乏动力。值得注意的是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以美国、日本等发达市场经济为实践背景的,除了市场化这一条件之外,还有全球化、信息化这样的隐含条件。
  3、企业具有推进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必要资源和能力基础
  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知识积累和必要的人才队伍。其实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二位学者研究的成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实践中基本上没有中小企业的影子。中小企业若想创业成功,就必须拥有某种(或一些)优势或独特资源和能力,建立初始的竞争优势,但是若要使竞争优势维持长久,或者维持某种竞争均势,中小企业的劣势就十分明显。
  4、企业可以从外部获得足够的资源以支持其自主创新活动
  企业不仅自身要有一定的创新资源和能力基础,整个社会也应提供足够的支持。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企业可以选择自主研发,也可以从外部引进研发成果,还可以与其他企业、大学和公共的科技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发。这些社会资源都取决于有关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只有发达的、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才能提供足够的创新资源和人才支持。
   5、有一个对知识产权有效保护的制度环境
  知识产权保护是对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的一种法律认可,可以保护创新者的正当权益,维护创新活动的正常秩序。健全而且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防止机会主义泛滥,因为这种法律制度意味着创新成果的转让将按照市场规则进行。
  在这些前提条件下,企业才能选准自主创新的方向,投入创新资源,运用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活动,培育核心竞争力,并将其转化为竞争优势。
  
  二、我国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行核心竞争力战略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比照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前提条件,我们认为导致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企业自身原因之外,还有企业制度、竞争环境、市场需求、教育和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原因。
   1、总体资源基础条件因素
  与发达经济体中的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条件相比,我国企业的创新资源条件薄弱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技术研发资金投入来源不足,高水平技术研发人才缺乏,技术研发的基础平台比较低,全社会能够提供的知识和技术支持不足,企业创新精神缺乏,创业环境不理想等等。这些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更与我国教育培训制度存在不足、水平有待提高有关。
   2、企业制度因素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我国企业特别是改制的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完善,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而许多民营企业却苦于缺乏创新资源和能力,而且从外部不完善的市场中又难以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因此,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需要进一步完善,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规模小和缺乏资金并不能成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障碍。这是因为,竞争优势与企业规模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如意大利、丹麦和台湾地区就有许多规模较小而创新能力很强的企业;对一些创新活动来说,大量的资金投入也不是必须的,如意大利的纺织工业在时装和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很强,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电子企业擅长以“回溯工程”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
  3、政府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从环境影响因素来看,有政策、市场、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的作用及其影响。由于我国改革是渐进式的,企业制度和市场改革采取的都是逐步推进,对推行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来说,政府既是指导者,指导企业加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强调企业要创新,并指导企业如何进行创新;又是推动者,出台各种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外引内联,帮助企业联系技术引进的渠道,提供引进资金支持,推动技术研发的国内合作;还是保护者,提供各种行政手段,采取诸如独家引进、减少甚至停止进口等措施,为企业的引进技术提供保护。政府这些做法对于创新资源匮乏和创新能力欠缺的企业来说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因为这些做法有悖于推进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前提,其结果是,我们所希望的企业自主创新活动蓬勃兴起的局面并没有形成,企业的技术进步对引进的依存度仍然很高,企业依然依赖政府的保护政策,难以建立真正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公司。
  4、法制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创新是一个高风险和高收益的活动,需要持续的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和企业家精神投入。如果一个社会缺乏企业家精神,缺乏创新精神,那么,核心竞争力战略将会是空中楼阁;即使偶有企业家进行创新,但其他企业坐享其成,创新企业的创新成果得不到有效保护,创新投入得不到回报,结果也将是同样的。所以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守法的自觉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并且,我国的企业家精神有待进一步培养。
  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但是企业的内部因素是主要的,是基础性的,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是企业自己要投入资源,企业家要投入精力。当然也应该改善这些外围环境因素,为推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提供支持。

  
   三、促进我国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核心竞争力战略的主要对策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从战略上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是要充分利用我们的资源优势,着力培养以低成本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寻找市场的空当,善于发现没有被竞争者重视的市场。从策略方面考虑,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要将引进与消化、吸收、提高有机结合起来,以引进为起点,以消化、吸收和提高作为重点,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敏锐地观察原有事物的缺陷,准确地捕捉新事物的萌芽,提出大胆新颖的推测和设想,并进行认真周密的论证,整合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有效组织生产,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创造新的市场。要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包括企业决策者品质、创新意识、决策能力的投入。要重视创新资源的积累,特别是人才的积累。要有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一整套相应机制,包括人才获取机制、激励机制、知识管理机制,赋予企业组织机构以生机和活力。
   2、要处理好自主科技创新与其他方面创新的关系
  我国企业扮演的是追赶者的角色,如果我们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是很难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展开竞争的。要使我们的技术演化成竞争优势,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技术的先进程度能否抵消发达国家先行企业的成本优势(由学习曲线引致的);另一方面是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的配套问题。因此,对我国企业而言,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其他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要加大企业改革的力度,培育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
   企业是否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这要看企业的动力和压力状况。如果企业缺乏研发的动力和压力,那么,即使企业具有相应的能力,也很难推进创新战略。我国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就处在一个缺乏压力和动力的状况。产生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当前的措施有:规范政府行为,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和创新的主体;消除垄断,还市场竞争的本来面目;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落实力度,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国家对创新的投入,对创业项目进行资助和优惠等。从长远来看,要努力营造创新文化,形成全社会努力创新的文化氛围。
  4、要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和企业自我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很多,可以通过立法来保护,可以借助行政手段来保护,可以通过司法来保护,还可以通过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来保护和通过知识产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自我救济。当然,最为基础、最为重要、最为迫切、难度也最大的是树立和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有了此种意识才能实现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对企业而言,取得科技创新的成果和成果的法律保护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自我保护,而企业自我保护最好的措施是不断地和持久的创新。创新是有周期性的,企业不能依靠某种或某次创新而长期获得竞争优势,而应该将创新能力作为战略重点,提高持续创新的能力,不断地进行创新。
   5、要规范政府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帮助企业克服自主创新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政府支持国内的研发活动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政府行为,采取的政策措施很多,不同的国家政策重点也不相同。西方国家政府对产业创新的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资助和指导与产业有关的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活动;二是直接组织国防、空间或核能有关项目,以及管理这些项目的扩散;三是直接支持或保护某些产业或产业群的技术研发活动。总体而言,这些政府在企业研发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在指导和保护幼稚产业方面,政府主导的研发活动比重较小。国外一些研究表明,夸大政府在产业政策方面的作用,执行强硬的产业政策,其结果可能是失败的。有鉴于此,对于我们国家政府的研发政策要谨慎,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完全依赖企业的自主行为,要在两端之间寻求某种平衡。
  6、对不同产业领域的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也是不尽相同的
   只是那些技术进步非常快速、研发活动活跃的行业,科技才是竞争优势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来源。这些行业主要有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医药产业等,还有一些规模经济明显的行业也有类似的情况。而其他一些行业,如教育、饮食服务等行业,技术虽然是重要的竞争优势来源,但不是唯一的,学习曲线在这些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是所有的产业、所有的企业都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的核心。
   总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点在培育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企业而言,自主创新能力的起点比较低,因而必须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过程,是没有止境的。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的一部分,项目批准号2007y1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2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