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书进

   【摘要】基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形成了,它具有利己、理性、动力、社会利益增加是企业行为的“副产品”等行为特征,存在着短视、贪婪、极端主义、失去理性、缺乏社会责任、导致生态恶化等严重缺陷。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应追求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具有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做优秀企业公民、诚实守信、执着服务、利他和社会利益优先的价值理念。
  【关键词】企业文化 利润最大化 超越
  
  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认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增进了社会利益,且增进的社会利益远远大于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当人类进入自由的市场经济时,社会经济资源丰富,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确实推进了人类的重大进步,人们积累了大量财富,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当工业化的脚步不断加快时,企业数量剧增、经济规模迅速扩大,资源日趋紧张,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引导下不仅为社会带来了丰富的商品和劳务,也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环境不断恶化等重大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已
  不能够自然平衡,对社会的负效用日趋明显,社会福利相对减少。
  
  一、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行为特征
  
  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的价值指向就是利润,企业的一切行为都要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服务,这种追求也为企业带来了无限力量,利润至上成为企业的行为特征。
  1、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具有利己特征
   利己就是人类在努力扩大物质财富方面有利于自己的追求。企业利己源于人类的自私与利己,利己也是企业的本质特性,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就是企业的利己表现。社会利益的增进仅是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2、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具有理性特征
   当人们面临两种以上的方案可供选择时,总是选择对自己更加有利、收益更高的方案,作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3、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具有动力特征
   追求更多利润是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和本质。对利润的无限追逐是企业的原动力,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和制度创新,激励着企业不断进步。
  4、企业利润最大化行为下社会利益的增加具有“副产品”特征
   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利益优先前提下的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一致的“正相关”关系,社会利益的增加是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亚当・斯密曾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这也是社会能够容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根本原因。
  
  二、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的缺陷
  
  1、利润最大化本身隐含短视
   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就是利润高于一切,企业会更加关注当前利润,导致企业具有短期化行为倾向。在企业内部,当利润与质量、服务、诚信、创新等发生矛盾时,企业往往选择利润而放弃其他;在企业外部,企业不仅“无心对社会作出贡献”,而且不惜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以次充好,以确保企业利润的实现。
  2、企业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往往会变成贪婪
   企业不可抗拒的欲望与诱惑就是利润,对利润的无限追求是企业“贪婪”的本质,企业贪婪就会逾越法律、道德、审美的界限。例如:美国AIG公司曾在网站上挂出“We know money”的标语,正是AIG公司对金钱的贪婪及“在最广泛的领域满足所有人的任何要求”的野心,推动AIG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保险公司,但这种贪婪在企业经历巨大的成功之后在一夜之间便溃败了。
  3、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会滋生出极端主义
   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往往会采取极端手段。极端利己的企业必然产生极端利己的员工:员工不仅会有利就干、无利不干,甚至会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受阻时对企业采取极端手段来达到利己的目的。
  4、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又会使企业失去理性
   企业的利己行为是理性的表现,而贪婪的利己追求往往又使企业失去理性。企业的每一决策都暗含着风险,对风险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最稳妥的决策。而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价值理念引导下,决策往往缺乏科学性,不能有效分析面临的风险,给企业带来重大灾难。
  5、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缺乏社会责任
   亚当・斯密认为,人只要做“理性经济人”就可以了,“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作出贡献,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做出的大”。人生来缺乏社会责任,企业也是如此,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也仅仅是一种乔装的利润最大行为。社会责任不过是一个虚幻的公共关系概念,不过是企业在追求利润目标的同时显示或标榜出的某种社会意识。正如美国运通公司的一位职业经理所说:“社会责任是一个很好的营销诱饵。”这种文化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利益优先,社会利益、责任是企业利润的副产品。
  6、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最终会导致生态恶化
   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意味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利益的驱动,而这种利益驱动日益破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当资源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超出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处理能力时,生态就会失衡。生态危机就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带来的社会所不能忍受的严重后果。
  
  三、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与完善、竞争规则的不断形成,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源相对不足日益明显、环境的自然承受与处理能力日趋不足,公民意识加强,社会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越来越不能容忍,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受到了严重挑战。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的价值指向是社会利益最大化,这种社会利益最大化是发自企业内心的、主动的,这种社会利益最大化可以赢得社会的认可与信任,将促使社会回报企业,从而推动企业发展。也就是企业在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增进了企业利益,且增进的企业利益远远大于企业对单纯的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1、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是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价值指向
   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认为,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可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其认为利己不一定损人,利己实际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也就是为社会作出贡献、增进社会利益的过程;企业利润增加,向政府交纳的税收增加,用利润进行投资扩大了就业规模,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就是增进了社会福利。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是把增进社会利益作为利润最大化的副产品而存在的,因此,当利润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会为了企业利益而放弃甚至损害社会利益。
   而以超越利润最大化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超越了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始终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的行动指南,彻底避免了企业放弃或者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企业的这种行为理念是执着地为社会奉献,处处为社会着想、时时为大众考虑,这样社会必然会回报企业,对社会负责其实就是对企业负责。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认为,社会利益最大化是“主产品”,利润最大化是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过程中的“副产品”。因此,企业文化由利润最大化向超越利润最大化转变,企业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由被动到主动、由“副产品”到“主产品”的转变,是质的飞跃。

  2、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公民文化
   这种企业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把自己视为社会公民,企业追求的是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高社会知名度、美誉度、认可度与支持度,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都体现了做优秀企业公民的核心价值观。如西门子公司声称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企业公民”。这些文化理念凸显了企业作为一个法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当社会利益的追求和社会责任承担植根于企业文化之中成为核心理念时,这样的企业文化就会变成社会道德的自我约束机制。
  3、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是诚信文化
   诚信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条件。企业只有承担对环境、社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才能赢得社会信誉和广泛认同,才能实现企业与社会、自然的良性互动。企业有诚信才有品牌,才有社会信誉,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体现了诚信的价值观。
  4、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是服务文化
   服务文化就是指企业把增加服务对象的附加价值及满意度作为追求目标的价值理念。中国服务文化网认为:我们已经走进“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的“新经济”时代。企业应把单纯为社会提供产品的理念转变为同时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的新理念。更好地为顾客服务、为社会服务应是企业始终如一追求的目标,切实做到“一切为了顾客”、“顾客是上帝”。
  5、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是社会利益优先文化
   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倡导的是企业利益优先的情况下社会利益增加的正相关的价值理念,事实上,资源丰富、经济规模小、社会可以容忍度平衡了企业和社会利益的负相关。当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资源面临枯竭时,社会对企业与社会利益的负相关将逐渐无法容忍。而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倡导的是社会利益优先的情况下企业利益增加的正相关的价值理念,这种理念是以公民社会、诚信社会为条件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与企业利益正相关关系。
  6、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是利他文化
   亚当・斯密认为,人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会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行事。企业作为“利己经济人”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所以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是“利己”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对于“利己”文化指导下的企业行为,社会愈来愈不能接受和容忍,“利己”文化必然导致企业社会信任度与美誉度的降低,企业最终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只有从“利己”转向“利他”,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社会才会回报企业,企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河南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及水平提升问题研究”成果,基金项目编号:SKL-2006-2134。)
  
  【参考文献】
  [1] 陈凌云:利润点:优化企业赢利模式的黄金指引[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2] 多克特斯等著,江林等译:利润最大化战略:精明的定价与品牌塑造[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3] 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责任编辑:朱 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26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