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旭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银行业也开始了与国际惯例、国际准则接轨。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的信用卡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信用卡业如何通过对信用卡风险的分析和管理,制定出适于中国的信用卡风险防范对策及发展战略,以提高中国信用卡业在信用卡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保持信用卡业发展的健康与稳定。
【关键词】 信用卡 风险管理 中国银行业
一、信用卡风险的表现
作为信贷消费业务的一种,信用卡与其他消费信贷业务相比,免担保无抵押,在申请和使用上更灵活、更方便快捷,更适于消费者的日常随机消费。这种特性也决定了信用卡的风险性比其他一般信贷消费要高。其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用卡的恶意透支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频繁透支,积少成多型。持卡人以极高的频率,在相距很近的信用卡营业点,反复支取现金,即在短时间内占用银行大量现金。第二,多卡透支,“拆东墙补西墙”型。持卡人向多家发卡银行提出申请,多头开户,并且往往以新透支偿还旧透支,造成多重债务,最终导致无力偿还。第三,相互勾结透支型。其中包括:持卡人之间相互交叉担保,分别在不同银行申办信用卡进行多头透支;持卡人与特约商户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以假消费等方式套取银行资金;持卡人与银行员工内外勾结利用信用卡透支。
2、信用卡的变造和伪造
在信用卡的寄送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信用卡的变造和伪造风险,这是由于大多不法分子窃取和盗用信用卡资料,并利用信用卡资料来制造和贩卖假卡,牟取暴利、侵吞银行资金,给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使得持卡人对于信用卡的安全感降低,使信用卡的推广受到阻碍。这样,利用伪卡来实施犯罪,不仅损害了发卡行和持卡人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商家的经济利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
3、信用卡的网上欺诈
随着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的普及发展,犯罪分子利用黑客软件或钓鱼网站,盗走持卡人的关键信息,从而盗用信用卡持有人的资金。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信用卡的网上欺诈,也正呈现着上升趋势。据调查,网上交易仍然在不断上升,目前信用卡的网上交易虽然只占到信用卡交易总额的3%―4%,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信用卡网上欺诈交易的比例却是普通交易的12倍。
二、形成信用卡风险的原因
1、信用卡自身的风险
其中包括持卡人信用风险、循环贷款风险和追加额度的增加所带来的风险。首先,持卡人的信用风险主要是因为申请信用卡不必提供担保或是抵押,并且申请表格内容过于简单,导致审批时很难全面掌握安全尺度,容易引发道德风险,致使在持卡人信用出现问题时,发卡行不可能通过变卖抵押品补偿欠款,甚至找不到持卡人。其次,循环贷款的风险主要是由于信用卡的还款方式采用弹性制。持卡人只需在还款期限内,按照发卡行所设定的最低还款额还款,并且贷款的总数额未达到发卡行核定的信用额度,便可继续消费。而在最低还款额以上的大部分欠款没有一个固定的还款时间,持卡人的信用记录也不受到影响,这就有可能使持卡人同时持有多张信用卡,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维持信用,随时间和持卡人的财务状况的变化,债务成倍增长,导致信贷风险的提高,甚至形成恶意透支和欺诈。再次,追加额度所带来的风险是指发卡银行在其核准的信用额度之外,再给予一定范围、金额上的浮动,有时这种追加额度甚至不必申请,发卡行会把它当作一种营销策略在特定时期内统一提高持卡人的信用额度,这就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发卡行所承担的风险。
2、信用卡管理流程中产生的风险
信用卡的风险管理,即通过量化在信用卡发行过程的各个阶段,在一定影响下导致资金损失情况的水平,就可以利用各种技巧、工具和技术来减少资金损失的发生,从而提供一个符合公司利润目标和资产质量目标的风险水平。根据风险管理的组成元素则可分为:法律和规定、信用政策、分析技术、产品管理、信用操作、催收操作和欺诈操作七个领域。这七个领域也是信贷流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管理流程的设计中存在漏洞,而导致了恶意透支、欺诈等损失的发生。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由于对申领信用卡的审核不严,部分发卡银行只为追求发卡数量而放松了信用卡申领的审核要求,对于申领人的资信调查流于形式,并且对于申领人的真实身份没有通过多种的方式进行核查,这样就放松了对伪造身份证冒名领卡以骗取银行信用的行为的有效遏制。其次,对于因信用卡透支造成的不良资产催收不力,一旦持卡人形成透支,发卡银行对透支款的催收相当困难。再次,信用卡的账户管理网络发展相对于业务发展滞后,如:发卡银行在扩大营业范围的同时,信用卡业务的联网却没有及时跟上,持卡人极易达到恶意透支取现的目的。
3、信用卡科技含量不高造成的风险
磁条卡技术自身的缺陷已构成银行卡犯罪的主要因素,因为犯罪分子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设备盗取磁条上的资料,再复制到新的卡片上。在近几年的东南亚,利用磁条卡的技术缺陷,信用卡盗卡犯罪非常猖獗,不法商户和伪卡制造人勾结,当持卡人在这些商户刷卡消费时,犯罪分子利用装载在刷卡器上的读卡装置复制持卡人资料,并即时传送给世界某一地的伪卡制造商,达到盗取他人资金的目的。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磁条卡已经不再适应现代银行卡发展的需要。
三、信用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为了使风险与回报对称,实现高的盈利率。信用卡业必然需要一套规范科学的风险管理体制。而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就要通过对每个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调整,从而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根据信用卡业务流程和目前主要面临的风险,可以把分析调整的重心放在信用政策的制定、分析技术使用、催收操作和欺诈操作上,其原因如下。
1、完善信用卡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的确定主要是在发卡前的阶段,其中的几个重要步骤包括:第一,要建立审批指南,既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明确制定出确定信用额度的标准、证明文件的最低标准以及确定出检查指南与市场相适应的周期。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发挥信用卡自身优势的同时,避免市场开发的盲目性、信用卡循环信贷和追加额度风险的潜伏性等信用卡自身风险。第二,就是要建立客户的评分卡模型,即要确定信用卡的目标客户。因为能给发卡行带来真正收益的人,是那些不仅利用信用卡来贷款消费,而且需要支付利息的人。这就需要发卡行在庞大的客户群体中,有效的识别出优质客户。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提高收益。评分卡是基于统计学原理而设立的评分工具,是根据银行所提供的数据而开发的评分模型,其功能是对每个申请人的信贷风险进行目标明确的定量评估,即用分数定量表示信贷风险。因此,利用评分卡模型,不仅可以提高信贷决策的效率和精度,而且可以加强对客户业务的管理控制力。
2、加强技术分析的应用
分析技术方面,要实施数据挖掘。发卡行实施数据挖掘,可以充分利用客户的历史资料,并通过一定的数值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揭示各项因素与结果间的内在关系,是决策者将事后反应变成事前控制。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挖掘的实施,有利于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并加强实时监控。发卡行对于系统内储存的持卡人的各项资料,包括:信贷额度、预借现金额度、用款频率、还款时间等,可以进行归纳整理,建立数据库,进行专业的分析研究并进行分类,便可以了解例如开户资料、客户素质、消费偏好、透支期分布以及盈利模式等等。这样做不仅可以在控制风险的条件下兼顾积极的营销策略,还可以采用各种积极的手段来管理账户的收益能力。同时,对持卡人的有效跟踪监控也有助于预防风险的转化,对于发卡行来说及时有效的反应并标记出可疑持卡人,不仅有利于将自身的风险防范前移,在银行联网中,也可及时采取连动效应,即引起其他各关联行注意,减少损失的金额,有利于信用卡业的持续发展。
3、完善信用卡债务的控制和管理
催收策略的有效实施,是以客户的数据库资料的建立和系统资源的共享为基础的。并且,建立起一套与业务发展相配套的催收机制和流程,也可以降低业务风险,减少资金损失。但在催收业务中,如何识别出那些对于债权人来说的不可接受的风险账户,将成为关键。所以,相对于那些在评估后可能增加透支限额或努力使其透支额维持在其限额内的账户,更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能成为拖欠账户或有成为破产账户趋势的账户上。对这些问题账户采取相应的措施,是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总之,随着信用卡业的不断快速发展,催收业务作为信用卡风险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将不断的扩大。
欺诈控制的责任是控制和减少由于信用卡欺诈使用所造成的金融损失。而欺诈控制的有效性,则主要取决于政府法律法规的有效解释,以及技术分析和系统资源有效性等相关资源的结合。除了法律法规的保护与约束,利用技术分析方法对账户交易模式进行分析也是欺诈控制的手段之一。主要分为前摄性分析和反应性分析。前摄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对交易的金额、频率、账户信息的改变等非金融信息组合评价,得出持卡人的消费习惯,当交易出现明显异常的迹象,及时联系持卡人来确定账户情况,来避免损失的发生。目前广为推崇的就是神经网络系统,它通过学习机制来记以持卡人的交易模式,一旦异常情况出现,将预警以提示欺诈控制机构,发卡行因此可以判断交易是否合法。另一种是反应性分析,属于一种事后分析。当潜在的信用卡欺诈交易被发卡行探测发现后,而将信用卡账户止付,尽可能的限制信用卡交易来防止风险扩大。利用科学的分析模型来预防和控制欺诈的发生的同时,用法律来惩治欺诈行为,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地控制并降低欺诈风险的发生。
4、加快信用卡的EMV迁移
要防止信用卡盗卡、伪卡的产生,加大安全系数,就必须从银行卡自身技术上下手,以芯片代替磁条的EMV迁移,被公认为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EMV标准是国际银行卡组织共同发起制定的银行卡从磁条卡向智能IC卡转移的技术标准。相对于目前的磁条卡,CPU芯片具有独立运算、加解密和存储能力。该技术的采用能大大提高银行卡支付的安全性,并且减少欺诈行为。采用了新的数据加密技术和智能卡之后,ATM和电子收款系统的读卡器从芯片中读取信息,芯片上的一些控制安全程序可与收单系统相互验证,从而提高安全性。
5、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由于社会信用环境是当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因此尽快建立由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必然。而对于信用卡业来说,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有助于消除商业银行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风险,也有助于降低个人信用业务的成本和提高效率。另外,实现身份验证和电子签名的标准化,建立统一以身份证为识别标志的个人信用代码和相配套的电子签名的数据库,并通过一定手段来控制和约束个人基本资料的动态更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联网,以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查询服务。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信用卡业的健康发展,对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的建设发展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爱俭:信用理论与信用风险防范[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 王红革、边晓荣:贷记卡业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4(6).
[3] 楼芳: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J].上海金融,2004(2).
[4] 叶伟春:金卡工程[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5] 周宏亮、穆文全:信用卡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6] 陈景超:贷记卡业务的风险种类与控制策略[J].中国信用卡,2003(6).
[7] 陈伟:信用卡风险管理:问题与策略[J].中国信用卡,200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67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