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溪流域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万刚
[摘要]龙门溪是湖南省辰溪县重要的生态屏障.流域优艮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流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本文从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生态旅游产品和项目等方面论述龙门溪流域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旅游经济 可持续发展 龙门溪流域
生态旅游经济区建设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新走向,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尚缺乏有理论基础和操作性很强的方法来构建生态旅游经济区的建设,促进整个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以湖南省辰溪县龙门溪流域生态旅游区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旅游区建设基本原则入手,对资源、经济、社会、环境、体制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生态旅游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城乡复合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资源概况
龙门溪位于辰溪县小龙门乡中伙铺村,距县城28km,株六复线、S223线穿腹地纵贯南北,位居怀化-辰溪中心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龙门溪流域内有224km2的黄金水道,是该县最大、最长、最清、景点最多的溪流,此地处亚热带常绿叶林地带、湘西山区丘陵植被地区,区域内植被垂直分布明显,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67.8%。根据县林业局的普查资料,共发现乔木、灌木树种58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如杜种、红豆杉、银杏等50余种;有各类野生动物180多种,其中娃娃鱼、果子狸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0余种;龙门溪流域风光自古盛名,在《大清一流志》中,曾把龙门溪列入全国名胜之中。
二、发展优势
1、“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一体化新模式
龙门溪流域内的黄金水道,青山环抱,绿树成荫,溪水清澈,游鱼可见,岩石匪洞成群,俗有“小三峡”之美称。新模式特色为:第一,生态旅游意境幽远。此地文化遗产丰富灿烂,名胜古迹博大精深,境内共有古桥一座,寺庙七座,碑林遗志一处。经前期系统化、整体化和规模化地旅游开发,整个景区面貌焕然一新,来此地的游人络绎不绝,是城市游客度假的理想场所之一。第二,生态农业基地类型多样。目前,全示范区共建有5个规模的生态农业基地:分别是龙门溪畔300亩柑桔果木场;肖家溪村龙阳山700亩油桃、苹果桃、杂柑等优质水果场;100亩大红花油茶基地;19000羽土鸡的辰溪县畅通禽业有限公司;500只獭兔的振华兔场。第三,一体化模式新。县委、县政府在该地建设以生态旅游为龙头,变山体、林地、水域为生态景观用地,构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一体化的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开发区。此类建设模式,不仅保留了自然生态环境绿谷与生态走廊,而且形成了“点、线、带、面”立体的绿地系统与“显山、露水、见秀”的生态经济景观格局。
2、“城市一,村”生态经济一体化新模式
由于其是怀化一辰溪的中心地带与交界地端,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选用“新城市规模建设一乡村示范建设”的城乡生态经济一体化融合模式,即对新城市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的规划设计,其周边乡村进行生态经济示范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使未来新城市与周边乡村在经济、环境、信息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这种模式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空间上兼顾怀化市与周边乡村的发展利益,在时间上兼顾辰溪县当今与未来的发展利益,确定城乡融合合理的时空格局,消除城市与乡村对立的二元化结构。第二,在城乡结合部位,建成生态示范区,发展渔业、蔬菜、水果、农业休闲观光等生态农业产业,把乡村视为新城市规范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育功能互补、共生共荣的城乡协调发展的城乡网络结构。第三,保留乡村原有的历史文化古风貌、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系统生态功能。可见,这种构建模式,既体现出了城市的生产原料基地,也体现了未来新城市的生态功能的调控和城市生态系统新景观。
三、制约因素
1、管理体制较乱,利益相关者权益无保障
目前,龙门溪流域景区的主管部门比较混乱,没有明确规定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与分工,同一个景区常常会出现旅游局、林业局、建设局、环保局、文化局等多头管理的现象。各部门都希望管理景区,管理机关过多,看似加强了管理,实则管理缺位,政出多门现象突出。实践证明:旅游景区长期以来的政企不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经营管理体制会导致经营机制不灵活和市场化程度不高现象,而“两权分离”的管理体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策略。龙门溪流域生态旅游开发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理顺管理体制,兼顾政府、部门、投资者、当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促进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基础设施薄弱,生态旅游宣传力度不足
由于龙门溪流域生态旅游开发目前还处于前期开发阶段,政府部门可投资金不足,宣传力不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是整个流域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第一,系统开发滞后。目前,整个流域的开发只局限于部分景点,整体规划策略缺乏系统性,没有充分实现生态旅游活动的环境教育、生态保护及经济发展等功能。第二,景区道路交通不方便。流域内虽然有株六复线、S223线穿腹地纵贯南北,但流域内通往生态旅游景区的绝大多数道路质量差、等级低。如长冲村、肖家溪村龙阳山水果场的道路坡度大、弯道多,道路拐弯处缺少凸面反光镜,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柑橘场、土匪洞境内道路质量等级低,游览道路崎岖不平;通往虎地村、苗圃村的道路有待进一步改扩建。第三,生态旅游宣传力度不足。目前,整个景区的知名度还较低,主要是因为宣传广告上动作不大,缺乏联合宣传力度和措施,只仅见S223线公路上有其生态旅游宣传广告,没有通过电视、报刊、海报等途径深入宣传至城乡居民,完全打响其生态旅游品牌。
3、资源浪费严重,旅游商业整合力度不强
龙门溪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缺乏开发资金和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出现部分不良现象。主要体现在:第一,资源浪费严重。至今,由于受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流域内的景区各行其是,条块分割,占山为王的现象比较突出,这就容易失去监管,造成旅游景点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第二,旅游商业产品不发达。目前,整个景区没有一家具有规模的生态食品加工厂、生态旅游度假村、生态旅游象征性产品等,没有完全体现出龙门溪生态旅游文化特色和景观特色,不能令游客流连忘返,再向龙门溪行。
四、可持续发展策略
1、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理论依据:以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应用复合生态系统原理、生态控制原理、生态系统健康与保育原理、生态安全格局原理,保护复合生态系统与城乡生态支持系统,使生态旅游经济结构合理、功能最优,社会、经济再生产在自然再生产的负荷能力之内并能够良性地持续运行。
基本原则:人与自然和谐与协调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整体优化与协调共生的原则、功能高效与趋适开拓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
2、建立联动开发制。打通“赢”招牌
由于龙门溪流域跨越怀化市、中方县和辰溪县等辖区,在行政管理方面,没有能真正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信息互送、工作互助、线路互建、宣传互动和组团互惠等合作;在景区开发上,辰溪县政府虽然已经开始打造其生态旅游“金三角”,但要在近期成为旅游热点地区,实现双赢或多赢还相当困难。基于此,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建立联动开发制。此流域主要位于辰溪县辖区内,以辰溪县为经济、信息指挥中心,中方县、怀化市为互动组,三者联动互助制定整体规划开发方案。第二,建立共“赢”制。因为开发龙门溪流域的生态旅游业,能联体加快此地域内“一市二县”的经济发展速度,此三者是权益相关。因此,对其整体开发应以三者共“赢”的前提下,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系统协调地进行联合开发,而不能各自独立,独行其事,不顾他方权益。
3、建立自然保护区.打造“洞”名牌
生态旅游景区的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产品的主体,也是生态旅游业的核心要素和生态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因此,建立龙门溪自然保护区能直接影响其生态旅游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前景。第一,系统规划,建立自然保区。政府部门应对龙门溪整个流域的黄金水道进行系统规划,分区挂牌设立自然保护区,如肖家溪龙阳山生态水果林场、龙门溪“娃娃鱼”生活区、小渡溪村怪石洞群、梅州村白鹭生活区等。第二,开发“土匪洞”,打造“洞”名牌。由于龙门溪的谷地是峡谷,多悬崖峭壁,多洞穴岩洞,大小岩石洞有几十个。如,龙须洞、龙角洞、五梅洞、莲花洞、穿龙洞等,其中一个因居住过土匪而名为“土匪洞”,相当有名,极为神奇。其位于石壁半腰中,下临绿水迢迢,从洞门口到龙门溪面四十多米,垂直不可攀缘,洞门上面是数百米飞岩陡山。整个山势铜墙铁壁、森严壁垒,其生态旅游开发价值非常可观。
4、建立生态水公园,打拼“水”品牌
龙门溪流域景区的开发注重突出人文历史的同时,应强做“水”上文章。应先对该流域内黄金水道设立生态水公园,再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开发水上生态漂流。由于流域内上游和下游水流较湍急,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景区上游虎地村,下游的长冲村、梅州村等地开发水上生态漂流,必将成为该流域内生态旅游景区的亮点。第二,开发生态水产品。现在,龙门溪河床中生活着国家级保护动物“娃娃鱼”,说明该流域内水质极佳,生态环境极优。基于此,应充分利用其优良水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养殖产业,可设立“娃娃鱼”养殖区和观光区、生态渔业养殖区、锤钓区等。第三,开发水上娱乐城。龙门溪流域景区历史悠久,自古美其名日,应接合其历史人文典故,恢复历史遗迹,开发水上娱乐城,发展“一点两线”的旅游新格局,即以中伙铺村古桥为中心点,用快艇、渔船、脚踏船等为工具,“一网收尽”全县生态旅游资源,展现“独具特色、优势共生”风貌,必将使该流域内生态旅游业进人全新的发展阶段。
5、建立民俗旅游村,打响“村”金牌
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适合开发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景区居民应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景区管理、销售旅游商品等展示当地民俗文化,展现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应以村为中心,建设村文化,打响村金牌,以促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第一,建立生态民俗旅游村。龙门溪流域经过许多生态环境优良、民俗文化意境幽远的乡村,如中伙铺村、小渡溪村、梅州村、长冲村等,可根据它们的不同特性,进行生态民俗开发和改良,建立不同生态民俗风情的度假村,展现其独特民俗特色。第二,建立生态商业村。龙门溪流域现有五个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其附近的乡村可建立相关的生态食品生产企业、旅游记念品加工企业等。如建立獭兔食品加工厂、土鸡食品公司、油茶加工厂、生态旅游记念品加工厂等。第三,建立古文化生态长廊。中伙铺村现存有古桥一座、寺庙七座和清代碑林遗志一处,可对这些重点古文化遗址进行保护和维修,以此为中心,建立古文化生态长廊,展现其独特风貌,以吸引更多游客眼球。
五、结束语
龙门溪流域优良的自然生态为流域内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其应顺势而行,制定整体发展战略,以生态民俗村旅游、生态水公园旅游、土匪洞旅游、自然保护区旅游等为主要抓手,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流域内生态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合作,实现流域上中下游生态旅游联动开发,提高游客的可进入性,促进流域内生态旅游经济科学、健康、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课题,项目编号:0809BZZl07。)
[参考文献]
[1]李爱贞、何佳梅: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M]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
[2]祝光耀: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J]环境保护,2000(5)
[3]程淑兰、潘宝林:安徽省岳西县生态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度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0(3)
[4]王如松:论复合生态系统与生态示范区[J]科技导报,2000(6).
[5]葛大兵、邹冬生:生态示范区建设理论思考[J]环境科学动态,2005(1).
[6]胡碧玉:流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制度创新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7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