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德文

  【摘要】低碳经济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政府热议的话题,发达国家一般都经历了高碳经济发展工业的阶段,工业文明带来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因此,国际上出现了碳减排的国际合作机制,发展中国家准备加入这些制度安排。本文对低碳经济的由来,定义及发展阶段加以分析后,认为中国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是在相关国际合作制度安排下,利用新技术和新政策发展低碳工业和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业转型服务化
  
  一、低碳经济的由来与内涵
  
  低碳经济的提出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尽管后者还存在不确定性。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累尼乌斯早在1896年就提出“化石燃料燃烧将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导致全球变暖”假说。最新的科研报告也再次证明了这一推断。并用90%的可信度认为,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的后果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深度触及了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深深地依赖于廉价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把它们作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物质基础。过去的发展模式具有典型的“高碳经济”的特点。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伴随着资源耗竭以及极大的环境负外部性,产生了气候变化这一典型的市场失灵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气候变化问题对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边界以及分析范式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全球变暖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签署,1994年生效)到《京都议定书》(1997年签署,2005年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2005年启动),反映出国际社会在努力寻求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良策。其中《京都议定书》是国际上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旨在防止全球气候变暖而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条约。国际上正在努力寻求有效的调控政策和管理制度。
  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之后,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共识。为打破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僵局,着眼于国际气候制度建设,英国于2003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经济指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缓气候变化。进一步说,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二、低碳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发展路径
  
  从碳排放的标准来划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话,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农业社会
  它是基于碳水化合物利用之上的低碳经济。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处于生态食物链高端的人类,一方面从绿色植物获取碳水化合物中的植物蛋白等糖类化合物,又从食草动物中获取动物蛋白,以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从碳水化合物中的纤维素获得生物质能。太阳能不仅是清洁能源,而且通过太阳能与植物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还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因此,可以说农业社会是一个原始的低水平二氧化碳排放的社会。当然,农业社会的低碳排放量也是低经济发展水平的标识。
  
  2、工业社会
  它是基于碳氢化合物使用基础上的高碳经济。工业文明的标识是人类对碳氢化合物的发现和使用。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是自然界经历几百万年逐渐形成的化石燃料(能源)的物质基础,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近代科技革命,使人类掌握了开发和利用化石能源的手段和方法,直接导致了近代工业革命――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除了水电和核能,在工业社会的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碳氢化合物通过充分燃烧能产生巨大能量,同时,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结果,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社会已悄然地把人类带入了“高碳经济”体系。
  在化石能源体系的支撑下,人类形成了火电、石化、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工业、并由此衍生出汽车、船舶、航空、机械、电子、化工、建筑等行业,这些高能耗的工业都可称之为高碳工业,即化石能源密集型产业。甚至连传统的低碳农业也演变成高碳农业,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化肥和农药都是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
  
  3、未来社会
  它是基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的低碳经济。正如前文所述,遏制全球气候暖化,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共识,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为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有效途径。推动未来社会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动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环境容量有限性的认识。二是对化石能源有限性的认识。发展基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的低碳经济是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全球范围逐渐获得认同。
  未来社会是以什么产业为主的社会呢?根据发达国家的产业演变的经验,工业将让位于服务业(或者说第三产业),服务经济成为了社会经济的标志。服务经济位于产业价值链的下游,或者嵌入制造业中,一般具有碳消费或排放较少的特点。所以,从产业政策上讲,国家鼓励服务经济的发展,正好适应了低碳经济的要求。
  
  三、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产业发展转型建议
  
  低碳经济与前些年我们已经开始提倡的循环经济有许多共同之处,两者都是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中西部地区省份,大多还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前期,加速工业化仍然是将来几年的工作重点,在引入低碳经济规则中,势必面临许多矛盾,在促使三大产业调整和转型上,可考虑以下几点建议。
  
  1、发展低碳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限制高碳产业准入
   众所周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属于低碳行业,如信息产业的能耗和物耗是十分有限的,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IT产业是低碳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又如现代服务业也是一个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低碳产业,它包括金融、保险、物流、咨询、广告、旅游、新闻、出版、医疗、家政、教育、文化、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
  值得中国注意的是,随着国外低碳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会把碳密集产业和高能耗项目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样的道理,要防止东部沿海地区的碳密集产业向中西部扩散转移。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碳产业准入的市场门槛,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中西部理应如此。
  
  2、发展低碳农业: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
  现代农业甚至可以称之为“高碳农业”。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一是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有用量;二是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三是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在农村普及太阳能集热器是发展低碳农村的有效途径。
  

  3、发展低碳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让服务业纳入低碳经济发展
  对国内大多欠发达区域来说,要追赶东部沿海城市,实现城市经济的跨越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跨越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低碳经济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是增长方式的转型附加标准。由于中西部均处于工业化中前期,工业化增长伴随碳排放的减少并不容易,而实行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不可不谓是一条新的路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区域的服务业并不仅仅控制于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而更多地来自于区域外或境外的需求。通过服务外包促进服务业的超前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打破服务业发展的线性思维,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让更多的人早日享受到未来社会低碳经济的好处。
  
  4、通过制度安排、技术途径和环保政策解决高碳经济问题
  发展中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走向完全的低碳经济尚有许多市场和制度障碍,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征途中,发达国家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且,发展中国家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和技术能力。中国既要争取发达国家的碳减排技术转让,也要发展本国的技术创新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总的来说,低碳经济发展取决于市场机制和国家制度安排的双重作用,国家或政府一方面要建立一整套的政策和规则,比如征收碳税,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来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但不能限制太多,否则势必影响企业等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但也不能太少,否则会带来气候和生态环境的灾难。
  
  【参考文献】
  [1] Guiyang Zhuang:How Will China Move towards Becoming a Low Carbon Economy[J].China & World Economy,2008(3).
  [2] 弗里德希・亨特布尔格等:生态经济政策:在生态专制和环境专制之间[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 鲍健强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4] 邓梁春: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J].世界环境,2009(1).
  [5] 王军:气候变化经济学的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2008(8).
  [6] 邢继俊等: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10).
  [7] 张坤民等:低碳经济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8] 周宏春: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J].绿叶,2009(1).
  [9] 庄贵阳: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J].绿叶,200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7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