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数据泄密利益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斯通
从经济各部委到金融机构,从经济学界到财经媒体圈,数据曝光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背后是真金白银的巨额利益。
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发布5月宏观经济数据,但与往常一样,在此之前早有多家媒体和证券机构即已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核心数据作出了精准预测。
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上涨5.5%,涨幅创下近34个月来新高。这与6月8日英国路透社抢先发布的5月CPI同比上涨5.4%仅相差0.1个百分点,而与美国彭博社及4家国内外证券机构的“预测”完全一致。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市场“竞猜”宏观经济数据了,以路透社为代表的外国媒体及相关机构对中国经济数据的预测准确度相当之高。至今,路透社2008年以来已累计7次精准地“猜”对了中国的月度CPI数据。
宏观数据屡屡“被猜中”,数据的保密及统计局权威发布的公信力受到极大质疑。而对于那些提前获得经济数据的机构和人士来说,这些数据更可能意味着可观的经济利益。如何防止数据泄密,已引起政府高层的重视。
数据预测的“水晶球”
过去两年的资料和报道显示,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疑似泄密并不是新鲜事。
最为典型的事件发生在今年3月。当时,由于央行在2月份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宣布加息,业内普遍预计1月份CPI可能破5%才迫使央行采取行动。但在数据发布前的2月14日,路透社援引两位市场人士透露,由于中国官方调整了2011年CPI的权重,1月CPI同比上涨4.9%,环比涨幅约在0.9%,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等到2月15日国家统计局网上公布经济数据时,其中的CPI数据正是4.9%。
而从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路透社另外还5次精准“猜”中了中国的月度CPI数据(右图)。
除了路透社令人匪夷所思的“预知”之外,今年4月份,有香港媒体援引不具名消息称,中国3月CPI同比增长5.3%-5.4%。同时公布的数据称,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800亿元人民币,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幅为16.6%。这两个数据惊人地吻合了实际数据。
国内一些中字头的顶级券商也表现出了惊人的预测能力。中信证券在其今年1月初的月度数据前瞻报告中预计,去年12月食品价格将有所回落,但非食品价格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CPI将达4.6%。中金公司的宏观报告预判,估计去年12月食品CPI环比下降0.1%,非食品CPI环比还会维持一定涨幅,使得整体CPI回落至4.5%。而今年1月20日,统计局公布的去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4.6%,PPI(工业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9%。数据可谓高度吻合。
潜伏的“鼹鼠”
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经济数据在正式发布前,会被提前提供给相关的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和领导层进行参考。除了数据的生产环节,涉及到数据传递链条上的各个部门也都可能是数据泄密的风险点。
据媒体分析,在众多生产环节中,政府部委的机要部门的人员获得信息要相对容易一些。以央行研究局为例,其主要职能是,围绕货币政策决策,对经济增长及运行进行分析与预测;研究跟踪金融法规;跟踪研究中国产业政策和其他部门经济动态以及货币信贷、利率、汇率、金融市场等重大政策的执行情况等。其中,研究局的一个处室承担了编制央行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的职能,该处室的工作人员接触到的统计资料相对较早。
此外,券商与部分政府官员的密切关系也有可能让部分证券机构提前获得经济数据。据了解,许多券商乐于聘请政府宏观部门的官员在公司担任职务,不少券商的首席经济学家也多有政府背景。
就在6月14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运来承认,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工作人员因涉嫌泄密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另有媒体报道,央行研究局一名副研究员也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其原因是涉嫌提前泄露宏观经济数据并从中获益。6月20日最新消息则指,目前北京市检察院已对涉及国家宏观经济数据泄密事件的5人进行立案侦查,涉案的5人来自不同部门,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一场风暴似正袭来。
据称,一系列的数据泄密事件的幕后黑手都指向了某些国内券商,包括一些中字头的顶级券商。涉事券商一般都是通过中间人向那些潜伏的“鼹鼠”收买资料。
绕不开的利益链
包括CPI、PPI在内的宏观经济数据是影响金融产品价格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尤其明显的是在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事先预知数据往往成为投资者进行套利交易的主要工具。券商投行等市场主体可以在数据发布之前提早布局,利用所获数据与市场预期的差异博取巨额收益,将市场风险转化给信息不对称的其他投资者。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称:“以CPI为例,由于这一数据和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收益率密切相关,因此从事债券交易、研究的人员都会紧盯这一数据。大多时候,机构在正式数据公布之前,就会根据提前得知的消息布局市场,这也是众多机构、人员不惜代价提前获取数据的原因所在。”
一名曾从事过基金行业的人士则表示,能提前拿到数据无论是对于券商还是研究员都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如果一家券商的研究报告对于宏观数据总是能准确地预测,就可以获得基金更多的“分仓”收入,相关的研究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派点”。
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这些消息泄露的前后,市场都发生了较大波动。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如果机构利用这些数据在市场套利,普通投资者将蒙受巨大损失。
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表示,数据泄露在当前虚拟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会造成市场不公平,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所谓的信息优势无异于“公然抢劫”。
有评论更指,事实上,无论是CPI、新增贷款等关键数据,还是央行的历次货币政策调整,乃至4万亿刺激计划出台之前,消息灵通人士都得以提前获知。
经济数据和重大政策出台的频频泄密,其根源在于经济金融生态圈的整体恶化。从经济各部委到金融机构,从经济学界到财经媒体圈,数据曝光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其价值早已超过了专家学者“神算子”式的精英傲慢,而是真金白银的巨额利益。
孱弱的数据反腐
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要真正阻止信息泄密,数据反腐有必要成为中国反腐领域的重要一环。在美国,所有核心数据均是同一时间对媒体披露,然后在限定时间内由媒体报道。媒体不可能(他们所有的信息工具被收走)提前披露宏观经济数据,相关机构的人士更无胆量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前披露数据。她认为,数据反腐一靠监管,二靠惩戒。
同时,缩短数据传递链条以降低数据泄密的可能性,是各国宏观经济数据部门采取的一个有效措施。德国和英国近年来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英国国家统计局在2008年就将其向部分官员通告数据的时间窗口从40.5小时调整到24小时。
在4月15日国家统计局一季度数据发布会上,盛来运表示,要进一步缩短数据生产到发布的时间,尽可能减少数据被泄露的风险。有媒体称,统计局已将CPI数据生产和发布的时间差从72小时缩短到48小时,并正在考虑和论证进一步缩短的可行性。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以往每次数据泄密事件被曝光,有关部门都“严厉谴责”,之后却难见任何调查结果公布,也没有涉事官员被处罚,此番随着数条“小鱼”落马,官方似乎有开始清理的迹象,但事实是,其严重性绝非如此所能震慑的。
虽然《刑法》第398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如果泄密以小惩戒的代价获得大收益,还能获得券商数百万元薪酬的首席经济学家的前景,泄密者当然前赴后继。因为制度激励机制正在鼓励这样的行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3427.htm